2023-08-17 21:11徐世海赵普河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江村乡音天涯

徐世海 赵普河

【意象解读】

“家”是中国人心中内涵最丰富的汉字之一,也是人们万千情愫生发的基点。它融思念、感恩、牵挂、祝福、热爱等为一体,被赋予深广的含义。古代诗词中的“家”,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真挚而细腻的画卷。

1.家是清冷的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抬头看那天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2.家是执着的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年时离开了家乡,如今到老才还乡,乡音虽未改变,鬓发却已稀疏斑白,写出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喻自伤之情,蕴藏着诗人深深的感慨。

3.家是伤感的眼泪。“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向东遥望家园,思乡之泪湿了双袖也难以擦干,真切地再现了诗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流露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渐渐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4.家是珍贵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战争无情,家书难得,一封信抵得上万两黄金,包含着多少心酸、多少期盼。“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烽火连绵的时代,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伤心折肠,表达了诗人对离散兄弟的担忧和深深的思念。

5.家是人生的欢欣。“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赵显宏《满庭芳·渔》)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全家老幼齐聚一堂,度过闲逸的时光,“无牵挂”是看不见的心理活动,“恣意喧哗”是外溢的真情,道出了家是一日、三餐、四季的其乐融融,是柴米油盐碰撞出的幸福。

6.家是炽热的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体现了爱国、报国之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兴衰,匹夫有责。

【诗歌鉴赏】

江 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平生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家”。在这首诗中,他以村为“家”,借景抒怀,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江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景;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作钓钩,各得其乐,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字句精炼,刻画细致,画面感十足,颇有生活情趣。

自 叹

◎〔南宋〕文天祥

海阔南风慢,天昏北斗斜。

孤臣伤失国,游子叹无家。

官饭身如寄,征衣鬓欲华。

越王台上望,家国在天涯。

◆赏析

《宋史·文天祥传》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诗人兵败被俘,但依然家国在心,以诗明志。诗作以眼前之景入笔,海天浑茫、南风悠悠,抬眼望去,却是乌云遮日、天昏星掩;回看现实,游子无家,孤臣失国,凄怆之感油然而生;但诗人使命在身,家未失,国未灭,天涯为证,要“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以家国情怀为支撑,慷慨悲壮。

猜你喜欢
江村乡音天涯
撑一竹伞走天涯
魅力南江村
乡音永久
乡音如歌
西热江村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乡音
乡音
执笔为马,行走天涯
天涯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