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评价与命题导向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2023-08-17 21:11李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命题新课标

李超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化了对考试评价和试题命制的指导,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有关考试评价和试题命制的内容描述: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要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增强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意识;学业水平考试要强化育人导向,体现考试评价对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试题应体现核心素养立意,确保准确考查学生对物理内容的理解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试题命制应反映物理学科本质,重视物理内容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 要设计能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问题;要设计便于探究和实践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科技发展的新成就等。

……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选取恰当的评价方法,引导试题创新,设计合适的问题任务;试题命制要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提取变量、分析综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挥不同题型的测试功能, 特别是发挥综合、探究、论述等题型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

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试题比例适当;……

从以上课标节选中可以看出, 新课标对考试评价与命题提出了一些显性要求,呈现出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强化了依标命题的导向

依标命题是考试评价和命题的一个硬性要求。不仅是课标要求,也是政策要求。

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初中阶段要“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不断提高命题水平”;2019 年11 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要求“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2022 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 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再次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

根据政策要求可以看出,首先在政策层面,就已经确立了课标作为考试评价和命题依据的权威性,依据课程标准进中考命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教育部评价改革的重点举措。其次,新课标的颁布,为切实落实依标命题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因为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标命题”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依据。

二、更加注重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学、考都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考试也要体现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然的情感,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和最新发展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理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重视情境创设,突出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

根据新课标理念,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体现在对真实问题的解决中,真实问题需要以情境来呈现,所以情境是考查素养的载体。新课标提倡情境多样化,既要包含“生活实践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又要包含“学习探索情境”,再现物理理论真实的研究过程,考查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课程标准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育人蓝图,代表未来教育教学的方向,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结合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加强学习,转变理念

教师理念的转变才会带来教学追求的改变和教学行为上的转变。新课标学习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评进行一种更为专业化的理解, 帮助思考今后改进的理念、策略和方向,快速适应新的变革。

二、构建体系,形成观念

新课标强调运用大观念统摄碎片化的知识与孤立的解题技能, 倡导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保持整体教学观,转变碎片化、关注单一知识点的教学思路,转向系统化、科学化的复习模式,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完整的物理观念。比如,在复习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分类列表、整理知识树、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构建知识框架,获得系统性认知。

三、重视实验,培养思维

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 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特别是,新课标将“实验探究”调整为了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进一步强调了学科的实践性。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实验探究,强化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

四、基于情境,解決问题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否综合运用学科观念和思维以及探究技能解决真实问题,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更关注“学生怎么学的”以及“学到了什么之后能干什么”。所以,教师在理念上要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生解决问题,由考“解题”转向考“解决问题”,由考“做题”转向考“做人做事”。

五、关注热点,面向社会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生活、实践和应用,倡导引领学生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最新科技成就等。特别是在新增的“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中,明确要求要把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渗透在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应特别关注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发现、重要事件、最新科技成果等热点,挖掘其蕴含的物理知识并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面向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命题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