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监督“第一线”代表履职“最前沿”

2023-08-19 14:32张润,杨耀
人民与权力 2023年6期
关键词:解纷联络评议

随着桌子中间的屏幕缓缓升起,新一年度代表听庭评议活动正式开始,代表们可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对多个法庭庭审情况进行监督,实现了司法监督集成化、数字化、现代化的转变。

自2022 年8 月份涟水县法院人大代表“数字化联络中心”成立以来,共迎接了14批128名人大代表来此开展接待群众、听评庭审、监督执行、履职评价等活动,将代表“解纷优势”注入矛盾的“集散地”,监督实效得到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法律实施和公正司法。

阵地建在“一线”

在联络中心的代表履职区,代表们可随时在线调阅案卷材料、观看庭审录像、线上旁听庭审,做到线上与位于其他镇街的人民法庭联络点实现即时信息互通、同步监督法庭庭审,甚至还可以连线执行指挥中心和干警执行记录仪,见证并督导一线执行工作。

中心通过升级软硬件设施,以六个远程终端为载体,打造了诉讼体验和代表履职两大区域,诉讼体验区主要围绕群众模拟诉讼体验、当事人诉讼风险提示、音画视频同步普法三大板块,可视化展示诉讼流程、诉前风险提示、普法宣传等功能;代表履职区由庭审监督、执行督导以及人民法庭可视化三大板块组成。人大监督窗口的前移,进一步延伸联络工作触角,为联系服务代表开展司法监督提供便利直观的平台,是一次助力司法公正、助推司法为民的有力实践。

制度立在“一线”

作为一种新型代表联络站,涟水法院人大代表“数字化联络中心”紧紧结合“解纷站、宣传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构建了“1234”工作制度,即紧扣“发挥代表作用”这1条主线,推进“制度建设、工作流程”2项优化,围绕“代表培训交流、司法履职监督、群众来访接待”3大定位,实现“阵地建设、功能作用、履职管理、代表素质”4个提升,全力将该平台建设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以及汇集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渠道。

县人大常委会内司委主任胡建明表示:“人大代表‘数字化联络中心’的技术革新,带动了政法专业代表小组工作制度的变化。”根据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和岗位优势参与到法庭案件的调解中,政法专业代表小组探索建立了“法官+代表”的解纷机制,政法专业代表的法律保障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人大代表纵深监督、履职为民提供全新途径。

活动办在“一线”

依托人大代表“数字化联络中心”的可视化板块,可以随时切换同一时间的所有庭审现场,增强了千名代表评庭审、千名代表助执行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代表更加深入地参与司法监督活动。

通过庭审评判反馈机制,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制定了具体评判细则,由代表在听庭评审时进行量化评议,评议结果汇总后及时书面反馈至法院检察院,作为法官检察官年度履职评价、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借助“线上+线下”“定时+不定时”的模式,调动人民陪审员查阅案卷、庭审提问和合议庭评议时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对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将司法资源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最末端。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目标,涟水县人大常委会将在三个镇街基层特色法庭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将司法监督的战线继续向基层推进,树立融合、沟通、精细、服务的理念,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司法监督实践,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贡献人大力量。

猜你喜欢
解纷联络评议
多元解纷促和谐——兴隆县人民法院联合多部门成功化解行政纠纷
加强多元解纷 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近Hermite流形上联络的关系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的回报模式分析
论信访与法治的相容性
清真寺的社区功能及其在解纷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