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的档案叙事理论与实践考察

2023-08-19 18:17董韶华
档案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

董韶华

关键词:档案叙事;档案展览;国际档案日;讲好中国故事;公众参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叙事即是对人物、事情等关键元素加以描述和表达。档案是客观记录社会活动与社会记忆的载体,因而已具备叙事的条件。叙事表达是连接档案与公众的桥梁,也是对社会记忆的讲述和传承。[1]档案承载了优秀的中国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传统文化的教科书,也是重要的叙事资源和叙事载体。国际档案日是档案叙事表达的重要契机,因而要充分利用如国际档案日的活动,借助新媒介讲好档案故事,扩大档案的影响力和传承中国文化。

1 档案叙事理论与叙事特点

档案叙事是一种叙事过程,也是建构性过程,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结构、叙事过程都作用于档案叙事。档案叙事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档案内容,而是受到技术、认知等相关因素影响。[2]档案叙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叙事主体多元化拓宽了故事解读层次。档案部门作为叙事主体之一,在传播档案文化的过程中对档案中的故事内容进行理解和探究,并建构叙事的主题与场景,利用统一延展的叙事逻辑带给档案用户更好的体验。同时,档案用户作为另一个叙事主体,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参与到言语交流和情感互动的过程中,公众在了解故事的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其丰富的联想与探索的兴趣。[3]

二是叙事客体更加立体,扩大了故事解读的角度。叙事主体可以借助不同的平台表现出更多的细节和要素,并基于不同的平台进一步挖掘和分析档案叙事要素,也丰富了档案的内涵。对于档案用户来说,不同的解读方向也会出现不同的叙事角度,并从多个视角创造出特定的社会环境,以讲述格外生动的档案故事。同时,通过建构叙事逻辑与利用用户的参与反馈,从而将那些分散而又不同的档案信息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承载了历史记忆的故事。

三是叙事过程更为连续,进一步延展故事的解读空间。档案叙事过程不仅建构了故事,并且还原了场景,也有联系紧密的角色和情节,从而生动地展现了复杂的故事脉络。不同平台故事的传播、互动扩大了档案的影响力,从而提升了档案用户的体验感与参与感。[4]

2 国际档案日展览评析

早在200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从2013年开始,国家档案局将每年的国际档案日定为档案机构开展大型宣传活动的日子。笔者结合近几年国际档案日各地区档案展览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档案叙事的主要特点。

2.1 活动主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从近几年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在国际档案日举办的活动来看,基本都围绕固定的主题开展。国家档案局每年都会发布档案工作要点,对于国际档案日档案活动的主题、形式都会做出相应的规定。[5]通过档案日的活动,为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展现了中国档案事业始终围绕国家发展、融入国家大事、传递中国声音的特点,实现了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

2.2 多个活动主体联合讲中国故事。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国际档案日是为扩大档案事业影响力,我国也在不断探索档案活动的有效形式,会出现多主体联合、跨地区、跨部门的档案活动,以扩大国际档案日的影响力。譬如,2022年5月,四川省档案局根据国家档案局的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发动省内的各级档案馆以“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为主题,开展了“百千万”大型宣传活动。这一活动受到了各级主流媒体的支持,通过各级档案馆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平台的大力宣传,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四川省档案局开展的“千人读档”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广泛互动等多种形式,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多个单位联合发起,并和知名媒体、公众号合作,专门拍摄了读档案的微视频。此外,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还组织了档案展览、档案知识讲座等活动,国际档案日活动一直持续到党的二十大召开。通过这些活动将档案中的故事呈现给公众,在全社会形成了宣传红色档案文化的合力。[6]2.3 选好档案故事的内容。在国际档案日活动中,各地档案部门在确定档案主题后,通过进一步精耕细作活动内容,以更好的故事内容吸引更多公众。例如,河南省档案馆在2021年的国际档案日专门制作了《家庭档案 人人必需 一生“伴侣”》动漫宣传片,并在郑州的各个地铁、车站等移动播放,拉近档案内容和公众的距离,使广大市民感受到档案的魅力。此外,河南省档案馆将国际档案日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不仅确定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主题,还制作了《焦作煤矿工人运动纪实》文献纪录片和《档案里的黄河故事(河南篇)》微纪录片,展出了包括《毛泽东手稿》的档案535件等。河南省档案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力求选取经典的内容,讲述各种中国故事,充分做到了“材尽其用”,提升了档案的吸引力。[7]

2.4 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扩大档案的影响力。国际档案日是一个档案宣传的良好契机,档案部门通过开展比较正式、隆重的活动,如档案展览、档案知识宣讲等形式,扩大了档案的影响力。有的档案部门已经重视现代技术的运用,为档案活动注入新鲜血液,使档案活动具有更多活力。例如,2021年的档案馆日,广东省档案馆利用三维模拟技术推出广东脱贫攻坚档案文献展,使现场的参观者对档案有了深度体验,由此赋予了档案展览新的生机。

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档案讲中国故事则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尤其是利用微博、微信等在公众群体中占有量较大的微媒体,从小处着手宣传档案内容。国家档案局的微信公众号在2019年国际档案日连续推出了有趣而又图文并茂的特别节目,以这种方式向社会讲述档案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国际档案日也推出了“科苑档案表情包”,通过这种轻松的交互方式,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公众的档案意识。

3 优化档案叙事模式的策略

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在国际档案日前后开展的各种档案活动,有利于讲好档案故事,有利于扩大档案的影响力。针对档案部门在国际档案日开展宣传活动的现状来看,还要进行优化,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3.1 不断拓宽档案叙事的参与主体。为了进一步优化档案叙事模式,提升档案的影响力,档案馆需要寻找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国际档案日的相关活动,从而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叙事及社会力量参与叙事的格局。[8]

一是要加强与其他文化部门合作。从近几年来看,有些地区国际档案日活动规模很大,有的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大型活动都是众多主体联合参与的。通过与文化属性相同的文化部门的合作,档案馆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同时也为叙事提供了细节补充,尤其在完善活动的整体叙事和构建逻辑性场景等方面有重要影响。通过营造形象而又立体的历史语境,为广大档案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叙事服务,使其充分感受档案的魅力。

二是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文化企业合作。这些机构都拥有一定的档案资源,通过与其合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国际档案日活动中来。有了更多力量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国际档案日档案活动的叙事深度,确保整个活动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为档案用户获取完整的资料提供支持。[9]

三是加强与档案形成、传播有密切关系的主体联系。档案部门要邀请包括普通用户在内的更多主体参与到国际档案日活动中来,基于不同叙事视角切入,讲述最真实、最生动的档案故事,从而突破档案人员在认知上的局限,以弥补宏大叙事场景的缺失。[10]

3.2 不断丰富档案的叙事表达内涵。在开发档案资源时,要重视对其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提升档案叙事的吸引力。

一方面,要立足馆藏资源,深挖叙事元素。档案部门要围绕叙事的逻辑、内容梳理所需要的素材,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从而建构严谨的叙事结构和完整的故事链,最大程度还原故事场景,增强叙事表达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在过去几年的国际档案日活动中,有的档案部门拍摄的纪录片都是在充分研读档案的基础上完成的,既重视经典故事、人物这些大画面的刻画,也重视对故事细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挖掘,从而将档案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确保档案叙事更有深度、温度及厚度。[11 ]

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区的特点,打造经典的叙事品牌。我国有丰富的档案资源,而不同地区的档案资源都是在本地特色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档案部门要在立足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叙事,以讲好当地的特色故事,传播区域文化。[12]档案部门要基于当地的文化特色凝练出区域文化符号,并将其融入档案产品开发中,增强地方档案资源开发成果的特色和纪念意义,以打造文化叙事品牌。

3.3 不断创新档案的叙事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为档案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了档案事业发展,也为国际档案日的活动提供了新场景。要创新国际档案日档案叙事形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首先,利用技术实现档案内容数字化。国际档案日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图文内容进行补充,将叙事内容以微纪录片、动画片等形式展现,使档案所承载的故事内容更加视觉化。例如,对非遗档案进行数字加工,从而使非遗表演场景、传承人访谈、非遗内容解说都可以以影音形式呈现出来。

其次,要利用技术实现档案内容互动。例如,档案展览时可以通过VR体验、现场互动等形式,增强现场观众的视听享受,给予档案用户多维体验,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再次,要利用技术实现档案空间情境化。档案活动现场环境的设计对活动效果有重要影响,充分利用空间布局、光线色彩来建构相应的叙事空间,并创设沉浸式的展览情境,利用各种艺术手法加以修饰,可以实现内容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完美融合,充分激发观众的兴趣。[13]例如,通过复原红色档案中描写的战争场面和古建筑原貌等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档案叙事空间的情境化。

最后,要利用技术实现人际互动。档案活动现场,讲解员成为连接观众与档案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对其要求很高。讲解员要充分掌握档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艺术向观众讲述档案故事,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方法,结合其他活动,一步步引导观众参与到整个叙事过程中来,以拉近观众和档案的距离,消除观众对档案的陌生感。[14]除进行讲解外,档案部门还可以组织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实现档案人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近距离互动交流,可以真实感受观众的体验与文化需求,为后期优化档案叙事的全过程奠定基础。

4 结语

国际档案日作为提升公众的档案意识、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时间节点,在档案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仅是增强公众对档案和档案部门认同度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现档案工作意义和风貌的重要方式。随着国际档案日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将叙事表达融入档案活动中,利用新兴技术將中国故事传递给了更多的群体,扩大了中国故事的影响力。面对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媒介融合与数字赋能的时代,希冀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能运用多样化的叙事表达,讲好档案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发挥档案基于历史而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发展策略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困境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