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综述

2023-08-21 09:40陈扬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民族地区教师

陈扬

摘 要: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适应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民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对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面临困境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究文化适应的本质,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群体和不同个体的关注,从而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42

为了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对口支援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以及地方省份出台的“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发现具有异文化背景的教师会存在文化适应问题。因此,研究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帮助教师更好地渡过冲突期,实现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 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的内涵

以“教师”和“文化适应”为标题和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笔者发现我国学者关注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的时间较晚,且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我国较早关注“教师文化适应”是在2007年,马文超讨论了西安市外籍教师的文化适应问题;次年,王鉴和黄维海讨论了民族地区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

在英文语境中,鲍威尔(Powell)将“acculturation”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贝瑞(Berry)从人类学角度对文化适应的概念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认为应包含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前者是通过文化接触之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后者是个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通过文化接触之后个体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在我国,万明钢教授对文化适应的解释更加具体,他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该解释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指出不同文化作用于个体时,个体有意识做出的主动调整,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明确文化适应概念的基础上,杜洪琳、刘小强将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理解为通过有针对性地培训,形成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师跨文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强调民族教师文化适应的生活适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也有研究是将民族地区、外来教师和文化适应分别进行界定。在本研究中所探讨的民族地区教师是指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教师。

2 影响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

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适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的因素除了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之外,还有社会文化和教师自身,其中社会文化因素包含生活变化(如语言、饮食、当地的文化氛围等)、社会支持(如家人、亲戚、朋友等,在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关系)、工作时间、文化距离、歧视与偏见等;影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个体因素包括文化认知、人格(控制点、外向性、灵活性、自我效能感等)、知识与技能欠缺、态度、人口统计学(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情感的依托等。

3 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外来教师对当地文化的适应还是当地教师对外来文化的适应,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适应困难和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3.1 环境适应困難

环境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区域文化环境适应困难和学校文化环境适应困难两个方面。其中,区域文化环境包括语言、气候、自然环境和饮食等方面的冲突。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可能会引起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患身体疾病;语言不通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教师不能融入主流文化之中;饮食及风俗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认同困难等。学校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管理、学校工作和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冲突。教师会因为对异文化的不适应,导致对对方的价值观点产生误解,这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不理解。这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当现实环境与自己预想的状况落差较大时可能会产生失落、压抑、想家等负面情绪。

3.2 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教学适应困难,导致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阿呷热哈莫以西南民族地区特岗教师为对象,指出教师会因语言问题导致教学困难,因为对工作环境的认识不足造成心理适应出现问题。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会存在障碍,教育理念与管理体制、个人专业发展空间、学生管理、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专业认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班克斯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之下将跨文化适应教师分为四类“内部—局内人”“内部—局外人”“外部—局内人”和“外部—局外人”。郭国艳以班克斯这一理论为基础,通过在新疆做实证研究,指出“外部—局外人”这种类型的教师对异文化适应更为困难,面对这种困难也没有主动学习的想法和行动,经反思,教师认为语言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教育教学方面的不适,其次就是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面不擅长,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影响了自我效能感。此外,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也会给民族地区教师造成适应困难。

4 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我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民族地区教师更需要做好文化适应。

4.1 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整合型态度。贝瑞认为文化适应的应对方式主要分为四类: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我国学者根据这一分类,提出教师文化适应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化整合,文化分离和边缘化是不可取的。张艳燕认为,教师应该坚定地认同自己本民族文化,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粗取精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张海清、杨明宏提出类似观点,树立多元民族文化认同感。文化冲突更多地是由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自己观念上的偏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促进教师多元文化素养发展。张艳莉提出教师应重新审视教师职业价值,提高工作成就感。王鉴、黄维海等人提出,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引导教师遇到困难进行合理的归因,减少由于失败而造成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适应水平。

4.2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构建合理的培训课程,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选择上,可以向老师介绍民族教育及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技能方面,加强教师的语言训练,解决由语言所造成的教师障碍;在师生互动方面,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唐安奎、肖蓓强调要将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发展作为藏区教师培训的基本目标。叶倩提出应对少数民族地区新任教师进行民俗培训、“师徒结对”。赵凌宙、刘玉杰提出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了解教师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形式和手段、倡导教师科研,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

在校本培训中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团队中,有相同经历的教师之间会有一种情感支持,同时也会为新教师提供情感支持,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或建议,帮助他们更有勇气来面对困难、迎接挑战、适应新环境。

4.3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和学校援助体系

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能力,需要加强非本土新入职教师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新教师入职适应心理辅导工作、发挥老教师的“同伴扶助”作用。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配偶及家属提供可能的跨文化适应支持训练,比如可以定期举行教学体验活动和开放日活动,加强配偶及家人的认识。马欣从心理学角度对具有抑郁情况的教师进行研究,提出学校应建立新入职教师心理测评系统,及时掌握新入职教师心理适应情况,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建立校内支持系统,为新入职教师做好文化适应提供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的社会支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实施本土化师资培养战略,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给予外部支持,帮助民族地区教师顺利实现文化适应。

5 研究反思

探究文化适应的本质,加强理论研究。文化适应与“同化”“跨文化适应”“涵化”“濡化”等概念存在混用现象。因此,从词源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追根溯源,厘清认知,准确把握文化适应的深刻内涵,对于解决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拓展研究视野,关注不同群体。每个民族都有各自发展的具体情况,例如有的民族有语言有文字而有的民族有语言没文字,这些差異性都会影响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适应,因此,分地区、分族群有针对性地对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综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分析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的具体困境。研究者需要进入田野做调查,可以针对个体做质性研究,了解民族地区教师个体的价值观、职业规划、婚姻状况、家庭情况、家人支持状况、社会评价、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更清楚地了解发生个人身上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以及社会的结构性困境。

参考文献

[1]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2]杜洪琳,刘小强.民族地区教师文化适应能力培育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106109.

[3]唐婉琳.边境民族地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4]阿呷热哈莫.特岗教师文化适应问题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J].教育导刊,2016,(07):7174.

[5]程东亚,卢玲.民族地区汉族教师的跨文化适应个案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6):5457.

[6]班克斯(Jams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8.

[7]郭国燕.文化适应视角下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与问题——基于新疆南疆某市中学的田野工作[J].当代教师教育,2017,(04):8085.

[8]张艳燕.跨文化视角下的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探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137140.

[9]张海清,杨明宏.少数民族文化震惊与适应——边疆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0,(05):136140.

[10]张艳莉.西藏中小学汉族教师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6.

[11]王鉴,黄维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05):510.

[12]唐安奎,肖蓓.藏区教师培训文化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0):4144+96.

[13]叶倩.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新任教师跨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14]赵凌宙,刘玉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文化适应性研究——以新疆南疆地区为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1):4245.

[15]马欣.新疆高校新入职教师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学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7,(01):9699.

[16]李欢.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17]蔡火林.甘孜藏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民族地区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