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2023-08-24 10:47黄斌宋洪明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黄斌 宋洪明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类型之一,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而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备受大学生的喜爱。目前,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武术选项课程,该课程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承都大有裨益。本文通过总结目前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武术选项课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发展对策,以弥补高职院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发展,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方法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人才培养

伴随《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目标、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而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国粹。习练武术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体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同时可以让其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开展武术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强身健体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与走访,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发展对策。通过查阅科技文献和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后,根据问卷设计的相关原则,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大学生和授课教师进行了问卷编制。向河南省30所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大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97份,问卷有效率为91.42%。向武术授课教师发放調查问卷79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问卷有效率为91.14%。

1.1高职院校对武术选项课重视程度调查分析

根据回收的72份武术授课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发现,认为高职院校领导层对武术选项课不太重视的有10人,占比13.88%;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一般的有49人,占比68.06%;认为学校重视武术选项课的有11人,占比15.28%,认为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武术选项课的仅有2人,占比2.78%。如表1所示。

被调查的高职院校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的现象。武术选项课属于大学公共体育课,该门课的成绩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率影响较小,高职院校多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第一要务,而体育教学容易被忽略。被调查的30所高职院校中,仅有1所对武术选项课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修建运动场所及武术器材的购置和日常维护等;两所高职院校学生组队参加武术比赛,费用由学校参赛经费支出;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如果想获取经费支持,需要武术教师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经费管理比较严格。

1.2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授课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对高职院校武术授课教师进行相关情况调查,从教师的性别、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专业及运动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72位接受调查的武术授课教师中,49名为男性教师,占比为68.06%;23名为女性教师,占比为31.94%。从年龄结构上看,27岁以下的有4人,占比为5.56%;27-55岁的教师有60人,占比83.33%;55岁以上的为8人,占比为11.11%。可见,高职院校武术教师中青年教师占到了一半以上,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趋势,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在学历结构方面,被调查的教师中20人为本科学历,50人为研究生学历,2人为博士研究生学历。高职院校武术授课教师的学历水平比较高,硕士研究生成为高职院校武术授课教师的主力军。其中5位教师获得教授职称,12人获得副教授职称,36人为讲师职称,11人为助教职称,8人无职称。如表2所示。

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是工作成绩、业务能力、学识水平的综合标志,同时能够反映出武术教师的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高职院校要衡量武术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和学术水平,高校职称是比学历和学位更为直接的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获得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武术授课教师分别占16.67%和6.94%,比例相对较小,讲师占比为50%,助教和无职称的武术教师达到26.39%。因此,提升高职院校武术授课教师的职称层次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

1.3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大学生选课动机调查分析

大学生的武术选课动机非常关键,在公共体育选修课中,大学生选择武术课的原因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高职院校接受调查的1097名大学生中,有803人选择武术课是因为好奇或者喜欢武术,占总人数的73.20%;209名大学生希望通过练习武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占比为19.05%;85名大学生因无其他课可选或随便选课来上武术选项课,占比为7.75%。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武术课的原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可见,在大部分学生心中,武术课还是有学习价值的。但从调查问卷也可以发现,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课相联系的大学生占比非常少,这说明多数大学生对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不够深入,高职院校要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加大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做到立德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另外,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进行调查,发现189名大学生选择学习不认真,占比为17.23%;287名大学生选择一般,占比为26.16%,582名大学生选择认真,占比为53.05%;39名大学生选择非常认真,占比为3.56%。由于练习场地和专业课程的安排,包括大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限制,学生课下主动学习和练习得不太多,大多数学生仍以武术课为主。如表3所示。

2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发展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调查现状,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提出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发展的策略,以助力高职院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2.1学校层面: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加强师资建设

高职院校的武术选项课上课场地多为室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学校要购置足够的场地器材,加大经费投入,建设武术场馆,尽量提供室内场地用于教学。同时,学校要有长远目光,紧跟国家的最新政策和趋势,根据国家出台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文件,把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要未雨绸缪,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要配备足够的武术教师,提升武术选项课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对高职院校和武术授课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政策,提高武術授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对武术选项课的开展是大有好处的,同时也是武术教师提升人格魅力和个人形象的需要。提升武术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是保证高职院校武术授课质量的关键。

2.2教师层面: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而言,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教材关系到教学内容,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几乎选用同一本体育教材,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武术授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综合考虑,注重挖掘教材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信息,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选用适用的教材,转变观念,也可以结合教学和学校特点自编武术选项课的教材。

在信息化时代,作为武术授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行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社会活动,形成课内外和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同时,教师要精心策划并认真实施,积极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式。

3结语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重要使命。无论是从传承文化,还是培养人才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开展武术选项课的教学改革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武术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和武术授课教师要重视公共体育选项课的重要性,加强对武术授课教师的培养和相关资源建设,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建设武术课的场馆和互联网资源。教师要充分承担起传播武术文化的责任,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模式,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和武术选项课融合,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武术选项课中。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