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08-24 20:21朱治林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多球训练

朱治林

摘要:对乒乓球训练来说,学生自身素质、技术能力等要素,是满足乒乓球比赛客观需求的基础。如何保证协调配合训练科目、训练量,是提升乒乓球训练效果的重点。鉴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多球训练模式优化乒乓球训练教学的方案,从多球训练法理论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多球训练的应用价值,从坚持训练的科学性原则、提高多球训练的针对性、积极创新训练手法、及时分析训练效果入手,提出多球训练的实际应用,为调整高校乒乓球教学提供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多球训练;竞技比赛;创新训练手法

乒乓球训练采取多球训练法,其目的是根据训练目标,在较广的内容范围,针对性地设计和优化乒乓球训练模式,进一步提升训练内容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本文从多球训练法理论解析、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将多球训练法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从而有效提升高校乒乓球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借助乒乓球运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1多球训练法的应用概述

乒乓球训练强调可靠性与实用性,强调要综合分析学生的不同运动状态、实际乒乓球技术水平,选择应用多球训练法,为学生提供高密度、高强度的反复式训练,此种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乒乓球技术、步法灵活性等。与单球训练相比,多球训练在相同情况下,具有更好的训练效果的原因是,训练次数有所增加、训练负荷有所增长。除此之外,在进行多球训练期间,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不间断的击球练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帮助、引导学生对基本乒乓球技术进行巩固,同时也能提高应变能力,其以技术训练的针对性、步法训练的高效性,有助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规范击球动作、发球动作等。实施多球训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也能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养。

2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2.1提升乒乓球训练效果

在实际开展乒乓球训练的时候,配合使用多球训练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乒乓球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为后续展开相关训练奠定基础,即通过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大幅度提高训练成效、训练质量、训练体验。此外,为了提升乒乓球训练的效果,在乒乓球训练环节,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热情,让兴趣转化成动力。多球训练法与以往乒乓球训练模式相比更有新颖性,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训练方法和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训练内容足够丰富的前提下,结合学生需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同步满足训练需求、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2.2弥补传统训练的不足

乒乓球运动应用多球训练法,不仅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训练体验,还具有弥补传统训练方法的缺陷和不足的作用,有助于解决原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容单一、教育目标模糊、教学方法陈旧等一系列问题。在开展各项乒乓球训练课程时,教师还需要整合、分析多重要素,帮助学生了解乒乓球知识与乒乓球技能,感悟乒乓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借此充分发挥多球训练法的价值。

2.3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多球训练法与单球训练法相比,在训练强度上更高一些,但是在难度上却要低一些。因此,实施多球训练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性,发挥着提高学生技术水平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励学生开展自主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反应速度。此外,在多球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与巩固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不仅可以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同时对单球训练也会感到轻松和放松。总体来说,在反复进行多球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不断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移动速度,学生自身的速度也会逐渐有所提高,因而具有更加灵活应对与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2.4提升学生运用比赛战术的能力

在势均力敌的乒乓球比赛中,战术决定了比赛的成败。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提升学生运用战术的能力。展开来讲,在开展多球训练法时,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要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分析与感悟战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在进行基本技术训练,并且结合擅长打法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需求的戰术。此外,考虑到乒乓球运动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的运动,在多球训练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考虑学生的运动特点和基础,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力求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3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3.1坚持科学性训练

在具体进行乒乓球训练时,需要合理化安排训练的时间与强度。高校需要明确设置乒乓球教学课程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此项运动的特点,学习并掌握与乒乓球运动有关的基本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时,高校为了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一般会选择多球训练法展开训练。但是,普通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相比,缺少相关运动基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特别考虑。展开来讲,首先要遵守乒乓球运动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承认并尊重大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后,结合多球训练的方式,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活动。因为,该种训练方式具有强度大、密度大的特点,虽然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但对学生基础技能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在开展多球训练时,体育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初步判断学生的体力、技能水平,设计好不同技能水平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内容。教师还需要合理安排训练的时间,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及强度,减少训练时间过短导致达不到预期训练效果的问题,减少出现由于训练时间过长造成学生运动疲惫与损伤的情况。

3.2分阶段训练

步入不同训练阶段时,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目标应该有所不同。因此,要想达到乒乓球技能水平提高的目的,进行针对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乒乓球教学活动初期,部分学生情绪过度紧张,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步伐不稳、身体不协调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建立对乒乓球教学活动的正确认知,未能对大脑皮层内的抑制功能进行有效锻炼,因而会造成运动感知能力差。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多球训练中,教师需要通过足够正规、足够基础且难度较低的乒乓球训练,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进而提高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动作的成功率,提升其运动感知能力。

3.3训练手法的积极创新

在乒乓球训练中,虽然多球训练法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多球训练法绝对不是万能的,单球训练法也有其独特的训练优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外,还要合理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能力,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巧妙地将多种教学训练方法进行结合,如实现灵活训练与针对训练相结合。同时,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效果,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打球的习惯和行为。例如,对学生打球习惯进行训练时,教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握拍动作、击球动作。此外,在学生完成动作训练后,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实战,即利用交流与切磋的方式,让技术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比赛,通过体验真實赛场的感觉,使学生逐渐爱上这项运动,形成自己的打球风格。

3.4训练效果的厦时分析

在乒乓球的很多训练活动环节中,训练效果分析是乒乓球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想要完善乒乓球教学工作,就需要结合发展性、形成性的评价,对相关教学进行及时的反馈工作。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针对乒乓球教学训练效果积极进行分析与讨论,配合构建科学性的多球训练评价体系,查漏补缺,及时发现与解决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高校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技术掌握情况、学生进步情况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确保实施高标准乒乓球教学活动,实现提高乒乓球教学质量的目的,达到提升学生运动素养的目标。

除此之外,还应该明确一点:虽然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多球训练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效果,但在详细规划多球训练内容时,还需要明确乒乓球运动的实战需求,即在设定相关训练内容时,需要以竞技比赛的需求为核心。因此,在日常训练中,除了要有意识地体现对抗式训练要求外,还需要重视提升学生阶段性训练的效果,希望可以突破学生技术瓶颈。如果学生在训练时出现身体不适的状态或者长时间技术能力得不到提升,则有理由认为存在训练对抗强度过高和不足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状况,调整多球训练内容,通过阶段性调整的方法,保证训练内容的契合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多球训练法优化配置乒乓球训练内容,从学生多项技能培养层面人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这说明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想要寻求最佳的多球训练方案,需要结合学生的技术训练、体能训练、耐力训练等组合训练内容。同时,为提供更加完善的综合训练支持,还需要强调乒乓球竞技比赛的特征需求,结合多个角度进行训练内容的具体设置工作,从而有效保证提高多球训练法的具体性和精准性。

猜你喜欢
多球训练
浅谈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中的多球训练
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研究
浅谈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的作用
浅谈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的作用
多球训练法对羽毛球初学者技术的影响
高校乒乓球队使用40+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
实践性、协调性—谈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运用
多球训练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网前技术的研究
多球练习在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球训练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