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2023-08-25 01:42谢文玉吴劲松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恶心胃肠道穴位

谢文玉 吴劲松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但同时也对机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又以恶心、呕吐较为突出。据相关[1,2]统计,有70%~80%的患者在化疗期间或(和)化疗结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引起患者的消极应对,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控制并减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显得尤为重要。针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易行、局限小、疗效高等优点,常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穴位贴敷也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无创无痛、操作简便,在中国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笔者将二者联合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控制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金溪县中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6例,男、女分别46、50例;年龄25~70岁。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男、女各21、27例,试验组(48例)男、女各25、23例。2组间性别、年龄、KP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手术或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明确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即结直肠癌、胃癌,诊断标准符合《实用肿瘤内科学》[3]中相关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评分)≥70 分;②首次化疗,化疗方案包括mFOLFOX6、FOLFIRI、XELOX及其他;③化疗后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④心、肝、肾等功能无明显异常。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认知功能异常;③伴有尚未控制的感染或代谢性疾病;④存在针刺、穴位贴敷禁忌证;⑤依从性差。

1.4 方法

1.4.1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少食多餐,应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生冷及坚硬的食物;保证食物色、香、味俱全,以增进食欲;多饮水,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化疗前后勿大量进食,饭后1~2 h不宜躺。积极与患者沟通,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状况,针对负面情绪及时予以干预。为患者创建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康复环境。呕吐时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污染。保证充足睡眠,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下,可适当运动。遵医嘱予以止吐药物等。

试验组于上述基础上施以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针刺:患者仰卧,医用酒精消毒患者内关(双)、足三里(双)穴,穴位定位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4]。一次性0.35 mm×40 mm无菌毫针针刺上穴,得气后平补平泻 1 min,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2次。穴位贴敷:贴敷方由科室自制,由筠姜、广陈皮、生晒参、法半夏、丁香、吴茱萸、肉桂按10∶5∶5∶2∶1∶1∶1比例,研磨成粉后加入适量蜂蜜混合制成,置入4~8 ℃、无菌环境中备用。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清洁肚脐后,将上述膏药贴敷于神阙。每日1次,每次4~6 h,持续1周。

1.4.2 观察指标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化疗反应不良事件评定标准(NCI-CTCAE 4.0.3标准)[5]对患者较为突出的胃肠道反应进行评估:①恶心:包括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2个维度。症状严重程度采取4级评分制,0级代表无恶心,记为0分;I级为轻度恶心,不影响进食,记为1分;依次类推,III级为重度恶心,完全不能进食,记为3分。评估时点为护理前、护理第5天及第7天。症状发生频率由患者自行记录,7 d后医护人员汇总,计算日恶心次数平均值。②呕吐:包括症状严重程度:0分为无呕吐;1分为轻微,呕吐量很少,<1杯;2分为中度呕吐,呕吐量中等,1~2杯;3分为呕吐严重,呕吐量较多,2~3杯;4分为难以忍受的呕吐,呕吐量非常多,>4杯。呕吐频率方法同恶心。③食欲:0分为食量正常;1分为食量略少,>正常食量50%;2分为食量为正常食量50%;3分为食量<正常食量50%;4分为几乎不进食。

2 结果

2.1 恶心情况2组护理前恶心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第5天及第7天恶心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试验组上述时间点恶心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恶心次数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恶心情况比较 (例,

2.2 呕吐情况2组护理前呕吐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第5天及第7天呕吐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试验组上述时间点呕吐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呕吐次数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呕吐情况比较 (例,

2.3 食欲情况2组护理前食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第5天及第7天食欲较护理前好转(P<0.05),且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食欲情况比较 (分,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化疗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重要方法,可阻止癌细胞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但在杀灭癌细胞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在诸多毒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居榜首。常规护理多从饮食、心理、药物护理等方面入手以避免或减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但效果不太理想,仍有一定数量患者深受其扰。

中医认为, 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与脾失健运,胃气上逆有关。化疗药物皆属攻伐之品,易损伤人体脏腑之正气,导致脾胃不和,气机升降失调,气机上逆,故出现恶心、呕吐、纳呆等症状[6]。针刺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技术之一,具有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内关通于阴维脉,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是止吐要穴,可利膈降逆,疏通三焦。三焦之中脾胃属中焦,针刺内关可激发中焦之气,使上逆之胃气平降,达到和胃止呕的目的。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要穴,胃下合穴,主治胃肠病证,能通调腑气、降逆止呕、补益胃气。针刺足三里可调畅胃肠气机,健脾和胃止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内关、足三里均可改善胃动力,促进胃动素分泌[7,8]。王群等[9]通过揿针刺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发现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胃肠功能显著改善。穴位贴敷是将中药配制成丸、散、膏等剂型,直接贴敷于穴位上,利用中药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来辅助治疗疾病的一项中医特色技术,具有调理脏腑、防病治病等作用。本次贴敷之穴位神阙为元神之门户,具有固本培元,回阳救逆之功效,又因该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故还能健脾和胃、理肠止泻。有关此穴贴敷药物以保健治病的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若烦闷凑满者……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此次研究所用贴敷方以筠姜、广陈皮为君,取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之功。法半夏、生晒参及吴茱萸共为臣,其中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晒参大补元气,吴茱萸温中、理气、止呕。丁香、肉桂辛温走散,芳香健胃,可引药入里,为佐使。蜂蜜补中润燥,解毒和中,兼调和药性。诸药配伍,温中止呕、和胃降逆,配合神阙穴穴位贴敷刺激,固本培元、和胃理肠,可有效缓解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等。此研究结果与蒋梅等[10]研究一致。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护理后恶心、呕吐及食欲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可明显减轻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可显著缓解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此外,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患者接受度高和耐受性好,可以贯穿肿瘤患者的治疗始终,体现了中医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优势及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恶心胃肠道穴位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夏季穴位养心
题出的太恶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