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止咳汤治疗支原体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2023-08-25 01:42许维洁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宣肺支气管炎支原体

许维洁

支气管炎临床发生率高,常由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所致,近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肺炎支原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肺炎支原体由口、鼻分泌物传播,病菌吸附在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上面,产生过氧化氢损伤局部组织。此病多发于儿童,引起咳嗽、支气管分泌物增加等症状[3]。由于小儿呼吸道较狭窄,咳嗽与排痰困难,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常致病情加重[4]。针对支原体性支气管炎,西医主要采用止咳、化痰、抗支原体感染等对症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疗效不佳,且疗程长,易反复发作。中医学将此病归于“咳嗽”范畴,认为肺气失宣为其关键病机,加减宣肺止咳汤为中药制剂,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效。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加减宣肺止咳汤在支原体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的90例支原体性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5.89±0.64)岁;病程5~18 d,平均病程(12.89±1.76)d。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93±0.67)岁;病程6~19 d,平均病程(12.94±1.78)d。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支原体性支气管炎西医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中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有关标准:患儿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为干咳少痰,部分兼气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以及呕吐、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听诊仅双肺呼吸音粗,或可闻及散在干鸣音或痰鸣音;血液肺炎支原体IgM检测:≥1∶80;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粗、紊乱,无斑片影;既往无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史。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呼吸病学》[6]中相关标准:症见发热、咳嗽,伴咽痒或痛、或鼻塞流涕,舌苔薄白或黄,脉浮。属外邪客肺,内有痰湿证者。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由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气管异物、肺结核等所导致的咳嗽患儿。合并有支原体肺炎者。伴有中、重度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患有精神疾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对本方案使用的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所有患儿入组后,均施以口服西药止咳、化痰、平喘对症治疗。对照组于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希舒美)口服,剂量10 mg/(kg·d),共3 d;停4 d后如前法再服3 d,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宣肺止咳汤,主方为:麻黄2~6 g,杏仁4~6 g,甘草3~6 g,蝉蜕3~6 g,射干4~9 g,桔梗4~6 g,清半夏4~8 g,蜜百部5~10 g。以水煎煮2遍,取汁150~200 ml,1剂/d,于早中晚分3次口服。加减:流涕者,加淡豆豉、辛夷;高烧者,加石膏、青蒿;咽红肿痛甚者,去清半夏,加僵蚕、元参;咳吐黄痰者,加浙贝母、瓜蒌皮;喘促甚者,加紫苏子、葶苈子;便结不通者,加槟榔、莱菔子、大黄;纳差者,加焦神曲、焦麦芽;咳引胸痛者,加郁金、枳壳;咳引呕吐者加旋覆花;后期喘咳不甚者去麻黄、射干。服用疗程为10 d。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于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显效: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无异常,血液支原体抗体阴性;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肺部听诊无啰音,支原体阴性或弱阳性;无效:症状未消失,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记录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③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集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获取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IL-6水平。④免疫球蛋白水平: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抽取患儿3 ml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其IgA、IgG水平。⑤不良反应:记录头痛、恶心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症状消退时间观察组咳嗽、气喘、肺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对比

2.3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2组TNF-α、IL-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例,

2.4 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前,2组IgA、Ig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2.5 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头痛、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观察组1例头痛、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2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673)。

3 讨论

支原体性支气管炎为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好发于6个月到6岁小儿,以2~3岁幼儿最为常见,以冬春季节多见。小儿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成人;小儿更易遭受室内污染物影响;饮食结构不合理存在隐形营养不良;活动量大且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原因造成小儿发生支气管炎几率远高于成人。小儿呼吸道较短且细,气管内的纤毛摆动能力较差,黏膜脆弱,血管密集,一旦发生感染,病情很容易短时间内加重,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易造成病情迁延,影响预后[7]。支原体为一种无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阿奇霉素为其首选治疗药物,通过阻止细菌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作用。但近年来由于药物滥用等,耐药率不断攀升,导致许多患儿病情反复发作、症状消退缓慢,甚至完全无效。

中医学将支原体支气管炎归为“咳嗽”范畴。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邪侵于肺;内因责于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上贮于肺,内外合而犯肺,则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气逆而咳。本研究中患者选取外邪客肺,内有痰湿证型,治疗应解表宣肺,化痰止咳。宣肺止咳汤中麻黄、杏仁、甘草三药相伍,即“三拗汤”,麻黄宣肺解表,杏仁肃降肺气,二者相伍辛宣苦降,肺气得平;射干、桔梗、蝉衣解毒利咽,若加僵蚕、大黄,又为升降散之意,取其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用;桔梗宣提肺气,载药上行;清半夏燥湿,桔梗利咽祛痰排脓,合而化痰;炙百部润肺止咳。诸药配伍,共奏解表宣肺、化痰平喘等作用。因感受邪气之不同,患儿禀赋之各异,病有寒化热化之变,知其顺逆,随证加减,从而加快患儿症状消退。相较于抗生素,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有独到优势:作用靶点不在病原微生物,而在于提高人体正气,达到邪退正安,着眼人体内环境,调整气血阴阳平衡,使机体发挥自我抗病的主观能动性;中草药配伍成分复杂,剂量变化灵活,使得病原体耐药非常困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气喘、肺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gA、IgG高于对照组;TNF-α、IL-6低于对照组。提示加减宣肺止咳汤能够加快肺炎支原体性支气管炎患儿症状缓解,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力。其与阿奇霉素联用,可标本兼治、协同增效,减少抗生素耐药,取得稳定的较长期疗效,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加减宣肺止咳汤在肺炎支原体性支管炎患儿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力,加速临床症状缓解,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宣肺支气管炎支原体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