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五心穴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2023-08-25 01:42张继海王建刚李晓敏刘爱芹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任脉艾司督脉

张继海 王建刚 李晓敏 刘爱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患病率逐年上升,中国失眠综合率约为15.0%[1]。失眠表现为患者自觉难以入睡、睡眠维持时间不足或对睡眠质量不满足,持续时间至少为1个月,可伴有头痛、健忘、多梦等症状,与患者自身情绪、疲劳程度、身体情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相关研究揭示,中国人群失眠率达30%[3]。失眠轻则导致患者日间疲劳,影响个人情绪,重则诱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损伤[4]。失眠直接或者间接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影响,包括药物成本、生产力下降、缺勤率、事故率以及住院率的增加,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及发展与失眠也有一定的关系[5,6]。当代医学治疗失眠主要是口服抗抑郁以及镇静催眠药物,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的同时,仍存在不良作用多、依赖性大、长期服用存在剂量依赖等不足,临床上不建议长期服用西药治疗失眠。针灸治疗失眠临床报道多,效果好,不良作用少。“五心穴”包括天突、巨阙、中脘、关元以及命门5个穴位,潍坊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刘爱芹主任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治疗失眠特效穴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潍坊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与病房收治的80例失眠患者。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24~63岁;病程0.6~21年,平均病程(5.44±3.66)年。将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治疗程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艾司唑仑+非有效穴位浅刺治疗,男18例,女22例)、治疗组(艾司唑仑+针刺五心穴治疗,男20例,女20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方案(2017版)》[7]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相关标准。排除标准:外界因素导致失眠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肺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复发性疾病者;中途退出者等。

1.3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艾司唑仑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7023047,1 mg/片),临睡前口服1片。治疗组(针刺五心穴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的基础上,选取天突、巨阙、中脘、关元以及命门进行针刺。针具: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0.25×25 mm(1寸)、0.25×40 mm(1.5寸)(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操作:常规消毒所选取穴位,针具快速刺入所选穴位。天突穴直刺0.2~0.3寸,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1寸;中脘、关元、命门直刺1.5寸,以局部得气为度。平补平泻手法,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对照组(非有效穴位浅刺组):口服艾司唑仑的基础上,选取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在选取穴位旁开1寸浅刺进入皮肤,但不能刺在所属经脉之上,余同治疗组。各组每周6次,连续8周,女性月经第1~3天不治疗。2组患者按预约方式进行独立的治疗,确保患者之间无接触。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表(PSQI):参考《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9]关于不寐(失眠)诊疗方案及其相关标准,用PSQI积分评估疗效,分值在0~21分,分值大则失眠严重。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使用HAMA评分对失眠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评价,评分共0~56分,<7分认为受试者没有焦虑,7~14分认为受试者为可疑焦虑,15~21分认为受试者为轻度焦虑,22~29分认为受试者为中度焦虑,≥30分认为受试者为重度焦虑。分值高则焦虑严重。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法用以评定睡眠前、后睡眠质量,分值高表示睡眠质量差,评分≥12分判定为睡眠障碍。评价时间点:PSQI评分、HAMA评分以及SPIEGEL评分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进行填写。

2 结果

2.1 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8周治疗之后,2组PSQI评分同治疗前比较,P<0.01,说明治疗后,2组PSQI降低明显。治疗组在治疗后以及随访期内PSQI积分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除了在改善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值得注意的是,对照组在经过8周的药物干预后,除了睡眠时间、日间功能方面具有改善外(P<0.05),其余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之后,治疗组HAMA评分同治疗前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积分比较,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HAMA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之后,治疗组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同治疗前比较,P<0.01,说明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效果。治疗组在治疗后SPIEGEL睡眠量表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SPIEGEL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8周治疗,2组之间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得知,其中治疗组中治愈占5.0%,显效占20.0%,有效占52.5%,无效占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治愈占2.5%,显效占22.5%,有效占45.0%,无效占30.0%,总有效率为70.0%。见表4。

表4 2组治疗8周后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神动出于舍则寤”“神静则寐”。人体卫气昼行于三阳经而“寤”,夜行于三阴经入五脏则“寐”[10]。《类证治裁·不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失眠的根本病机为阴阳失调,任脉与督脉、神失所藏及脏腑失调与不寐亦有关联。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节阴经气血[11];督脉为阳脉之海,统帅阳经气血。任督两脉调节全身阴经及阳经经气[12],使得阴阳平衡,从而睡眠无碍。而督脉的循行联络于脑,与脑、髓的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治疗神志方面的疾患;任脉与脑的关系同样密切,任脉“上颐循面入目”,“督脉、任脉和诸阳皆起于头”。任督脉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心的功能调节心神,研究显示通过针刺任督脉经穴可治疗失眠[13-16]。

“五心穴”穴位主要为任脉(天突、巨阙、中脘、关元)以及督脉(命门)穴位。失眠多为阳盛阴衰、阴阳失衡所致,因此,五心穴取穴多为任脉腧穴,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对任脉腧穴进行针刺,能够调动阴经气血运行,推动阴精产生、增强阴经镇静、安神的作用;取督脉穴位寓意有二,一为调整全身阳气,一为阳中求阴,以平衡阴阳。上取、前取天突,下取、后取命门,为上下取穴、前后取穴配伍,能够充分调动全身经气交互运行;天突是任脉、阴维脉的交会穴,可以充分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巨阙是心之募穴,心主神明,针刺巨阙能够安神宁心、宽胸理气;中脘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胃不和则卧不安”,针刺中脘能够健脾和胃、补中安神;关元是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为人元阴以及元阳交互之处针刺关元,可以调动全身阴经经气、固元补肾。命门穴居督脉,两肾俞之间,气通于肾,可培元固本、振奋阳气,寓意阳中求阴。以上诸穴配合使用用,共奏平衡阴阳、安神定志、宁心和胃之功,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刺五心穴组有效率为92.5%,口服艾司唑仑片有效率为70.0%,2组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PSQI评分、HAMA评分以及SPIEGEL评分方面,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组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

综上,在服用艾司唑仑的基础上针刺五心穴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且针灸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势,且远期效果较单纯口服艾司唑仑好,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但是针刺五心穴的理论及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任脉艾司督脉
任脉释名浅析*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艾司奥美拉唑钠结构研究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老年失眠症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失匹性负波观察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
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