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联合情志护理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3-08-25 01:42郭秀娟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贲门癌药膳营养状况

郭秀娟

食管癌与贲门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两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持续性钝痛、梗阻、呕血/便血、身体质量下降等。目前,食管贲门癌可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方式进行干预,临床决策时需结合肿瘤位置、浸润深度、转移情况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无肿瘤转移或转移局限于周围淋巴结组织的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与外周淋巴结彻底清扫,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1]。在术后恢复阶段,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心理状况仍可影响病情的控制效果,营养不良的持续,以及过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可导致康复期延长。早期行肠内营养是既往改善术后营养状态的重要方法,而临床实践中,受术前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欠佳、手术应激反应所致高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能面临非正常终止肠内营养问题[2]。中医药膳发源于中国传统饮食与中医食疗文化,是中医理论与烹调经验相结合,具有防病治病及改善营养状况等作用。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多来源于对恶性肿瘤的恐惧以及对手术的过度担忧,既往常通过健康宣教、针对性疏导等方式,逐步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情志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表情、语言、态度、气质、行为等影响并改善情绪的干预方式,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解除其烦劳与顾虑。本研究对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应用中医药膳联合情志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联合干预对患者住院时间、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等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13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37~68岁,平均(48.75±6.12)岁;病种:食管癌38例,贲门癌27例;病理类型:鳞癌47例,腺癌18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38~70岁,平均(49.53±7.06)岁;病种:食管癌40例,贲门癌25例;病理类型:鳞癌46例,腺癌19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术前行胃镜、影像学检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4],确诊为食管癌或贲门癌;②未见肿瘤转移,或转移局限于周围淋巴结组织;③经综合评估,患者可耐受手术治疗,择期行手术切除;④精神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耐受手术者;②存在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重要器官实质性病变;③肿瘤外侵周围器官,或发现远处转移证据;④合并精神疾病。

1.3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①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进程,采取床旁口头宣教、多媒体宣教等方式,告知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式,详细交待住院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②完善术前准备,具体包括心理调节、对症护理、营养支持、胃肠道准备等,考虑患者术前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根据其进食能力进行营养支持,并积极围绕梗阻、疼痛、负面情绪等问题进行干预,促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③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评估麻醉情况,清洗后取半卧位,以促进肺膨胀,并持续进行吸氧护理,观察、记录呼吸情况,必要时行辅助排痰,以确保呼吸道通畅;④持续负压吸引期间,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与总量变化,并做好引流管的维护;⑤加强饮食护理,禁食禁饮期间采取静脉营养方式,胃肠道功能恢复后14 h开始进行饮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患者的进食能力,次日开始安排半量流质饮食,4~6次/d,后逐渐向全量流食、半流食、普食过度;⑥重视早期下床活动,若术后恢复尚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全程由家属或护士陪同,提供必要的协助,以不出现明显疲倦感或其他不适为度,合理控制运动量。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膳与情志护理:中医药膳。①痰多、呕吐症状严重且伴有抑郁表现者,用参薏粥。北沙参9 g,莱菔子、旋覆花各6 g混合后煎汁,去除残渣;加入生薏苡仁20 g,熬制约10~15 min,直至可打成匀浆,煮沸。②进食后有疼痛加剧,或有口苦心烦表现者,用蛇莓龙葵半枝莲猪肉汤。准备蜜枣4个,瘦猪肉约250 g,龙葵、白英、蛇莓、半枝莲各40 g。提前洗净备用;将所有食材、药材置入瓦煲之中,加入适量清水,至完全没过所有材料,煮沸后改中火煲2 h。③吞咽梗塞或伴肿痛者,用四汁饮。提前准备适量雪梨、甘蔗、藕片与荸荠,洗净后捣碎,分别榨制成汁,各取100 g,混合后加水约100 g,置入瓦煲中煮沸。④有气血虚证者,用猴菇汤。提前准备高汤,并浸泡适量干海带丝;干猴头菇30 g,温水泡发后削去底部,切成约一指宽厚片;熟地黄15 g,当归12 g,桃仁9 g,红花6 g,四味药煎汤,去除药渣;将猴头菇片、发猴头菇所用温水、海带丝、高汤、药汁同煮,至所有食材完全熟透。⑤有口干咽燥、大便燥结、胸背疼痛等表现者,用柿霜麦冬甘蔗雪梨汁。麦冬、橙皮各20 g,清水洗净后备用;甘蔗约500 g,斩成长1~2 cm小段,雪梨约500 g,去皮、去核后切片,分别用榨汁机榨制成汁;将上述所有材料置入炖盅内,加适量冰糖水(血糖偏高者加清水),熬煮约90 min。上述药膳均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调味,术前开始指导患者饮用或食用,术后根据患者的进食条件,合理安排药膳。情志护理。①情志转移法。借住语言或实物示意,用间接、含蓄的引导方式,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况转移至他处,通过另一种积极的情志或信念,影响并改变患者的言行。转移情志的具体措施包括畅聊患者喜好之事、播放舒缓且患者感兴趣的音乐、与患者对弈等。②以情胜情法。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五志、五脏制约理论,在全面评估患者对各种情志敏感程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激起与现阶段负面情绪表现相对应的情志,通过暂时性情志变化克服、消除负面情绪,以恢复平衡。对思虑过度者,按“怒胜思”治,引导患者以恰当的方式宣泄情感,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对悲痛剧烈者,按“喜胜忧”治,通过讲笑话、观看娱乐节目等方式,激起喜悦情绪,暂时性遗忘病痛,并逐步适应病情带来的变化。③宁静神志法。对情绪紧张、私心杂念严重者,指导患者通过静坐、静立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逐步放松身心,并最终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境界。

1.4 观察指标①时间。记录患者进食时间、下床活动开始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长。②营养状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测定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浓度(HGB)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测定方法:清晨采集3 ml静脉血,采用迈瑞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C-5000进行定量测定。③心理状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测定患者的心理状况,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估工具,得分越高,则对应负面情绪越严重。④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时间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时间比较

2.2 营养状况干预前,2组体重指数、HGB与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体重指数、HGB与Alb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例,

2.3 心理状况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SDS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分,

2.4 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早期食管贲门癌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以及突发疾病、手术应激反应等导致的负面情绪,可对术后康复情况产生负面影响。在营养干预方面,中医药膳是通过中药、食物合理配伍,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烹饪经验与中医药理论、营养学理论等进行有机结合的特色技术,兼具治病、防病、养生等多种作用。经过长期实践,食疗药膳的理论逐步完善。与既往中药汤剂相比,药膳的运用也需注重整体与证型分析,在全面评估病情、健康状况、季节时令等因素的情况下,遵循药膳配伍的基本原则,合理选材,但后者所用药材多属平和之品。不仅如此,药膳可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调味,有效避免了中药汤剂的苦味所致用药依从性较差等问题。针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前评估其营养状况,结合病症表现,选择有助于改善症状并调节机体营养的药膳,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提升患者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承受能力方面也有重要价值。在心理干预方面,中医学认为,负面情绪的出现提示患者存有情志内伤,而情志因素可严重影响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与阴阳平衡,长期发展可能对脏腑功能造成损害。中医情志疗法根植于中医文化,以转移病患的注意力、增强信念等为出发点,蕴含五行生克制约、阴阳对立与统一等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了情志疗法。因此,从理论层面看,将中医药膳与情志护理进行结合,有望改善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的预后。

目前,关于食管贲门癌患者采取中医药膳的系统性论述与临床试验报道偏少,实际应用也局限于经验偏方。以食管癌为例,中医称其为“噎嗝”,在高发地区,有医者尝试使用大黄鱼鱼鳔、猪肝、胡萝卜等进行食疗,对应食管癌患者的证型与病症,而将药材与食材进行合理配伍的研究则较为缺乏。本研究从以往经验出发,对食管贲门癌患者常见证型与症状表现出发,选取若干药膳。以蛇莓龙葵半枝莲猪肉汤为例,配方中涉及3味中药材,蛇莓全草均有药用价值,可起消肿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呕血等症,《上海常用中草药》记载,蛇莓“治癌肿疔疮”,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蛇莓中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5];龙葵最早记载于《药性论》,有消肿、散结、清热等功效,《本草纲目》云:“疗痈疽肿毒,跌扑损伤”,表明龙葵用于肿瘤防治的时间较早;半枝莲有化瘀利尿的功效,《泉州本草》记载,半枝莲外用可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内服可治“吐血、衄血”。将上述药材与蜜枣、瘦猪肉同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痛症状。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厌食、反流、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整体营养状况较好,而中医药膳方案罗列的配方中,有部分药材对应患者的气血虚证与厌食等表现,考虑药膳在调节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控制不良反应风险方面有积极作用。

情志护理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中医护理研究的重点。冯南南等[6]指出,情志护理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心境状态;赵晶晶等[7]研究发现,情志护理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情绪调节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从食管贲门癌患者常见情绪表现出发,选取情志转移法、以情胜情法、宁静神志法3种干预方式。其中,情志转移的侧重点是通过含蓄、间接的引导方式,暂时性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逐步改变其行为与情绪;以情胜情法适用于偏激情志的控制,《奇症汇》《儒门事亲》等著作中均有通过“情志相胜”成功克服心理障碍的案例;宁静神志法倾向于患者对身心状态进行自我调节,《黄帝内经》中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通过静坐、静立等方式放松身心,达到内外统一境界后,外界刺激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可大幅减弱。本研究发现,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情志护理能够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情绪表现,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等问题阻碍早期康复。本研究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时间指标更优,提示2种干预方式的结合,能够加快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护理期间,中医药膳联合情志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负性情绪,降低厌食、反流等不良反应风险,促进早期康复。

猜你喜欢
贲门癌药膳营养状况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