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高血压患者BMI 血脂 脂肪肝关系及护理方案分析

2023-08-25 01:42姚明洁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

姚明洁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与饮食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肥胖人群愈发庞大,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也愈发多见,尤其是高血压病[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2]显示,中国高血压病患病人数高达2.45亿,且在老年化进程加剧的现状下患病人数增长势头难遏,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明确中老年高血压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MI)与之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才能在临床护理中做到有的放矢[3]。鉴于此,本研究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脂肪肝患病状况展开调查,并分析BMI与血脂指标、脂肪肝发病率间的关系,为临床探讨相关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中心接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9月,共420例。按照《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防治指南》[4]将入组患者分为3组: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其中,肥胖组中男52例(76.47%),女16例(23.53%),共计68例;年龄45~78岁,平均(61.18±9.68)岁;病程1~8年,平均(4.23±2.02)年。超重组中男106例(61.63%),女66例(38.37%),共计172例;年龄46~79岁,平均(62.10±9.66)岁;病程2~9年,平均(4.19±2.01)年。正常组中男108例(60.00%),女72例(40.00%),共计180例;年龄45~80岁,平均(62.41±8.93)岁;病程1~10年,平均(4.31±2.07)年。各组间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45~80岁,性别不限;确诊为高血压病;病程≥1年;沟通与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史;沟通困难或精神异常。

1.3 方法

1.3.1 实验室指标检测体检者均在检查前严格禁食与禁饮10 h。具体为:①BMI计算:测量身高、身体质量,并计算BMI值,分组标准:BMI≥28 kg/m2者纳入肥胖组,24 kg/m2≤BMI<28 kg/m2者纳入超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者纳入正常组。②血压测量: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采用迈瑞mindrayVS-800血压计,患者静坐20 min后进行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舒张压(DBP)≥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和)收缩压(SBP)≥140 mm Hg判定为高血压病。③血脂测定: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6],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四项,三酰甘油(TG)>1.7 mmol/L或(和)总胆固醇(TC)>5.2 mmol/L或(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3.42 mmol/L或(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则诊断为高血脂症。④脂肪肝检查:体检时通过腹部B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并嘱其全身放松,医生将耦合剂涂抹于患者腹部进行B超检查,扫描时可见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减弱等影像特征便可据此确诊。

1.3.2 护理方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门诊综合护理干预。①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登记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等,病历资料包括BMI、血压状况、血脂状况、脂肪肝指标、合并症以及复查情况等。②健康宣教:加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关于自身疾病与相关疾病的疾病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体质量升高所带来的影响,并运用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向其说明肥胖、超重与高血压、高血脂与脂肪肝之间相关性,促使患者深刻认识到控制体质量的必要性,引导其戒烟酒,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即远离高盐、高脂食品,多进食蔬果并注意营养均衡,从而逐渐降低BMI至正常值。④运动指导:肥胖是引起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指导患者最为正确、健康的减肥方法,包括合理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打乒乓球、打太极等,同时戒烟限酒、调节心理状态。⑤注重自护能力的提高:首先让患者意识到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其次是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定时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最后预防低血压发生。

1.4 观察指标①统计各组患者血压(SBP、DBP)、血脂(TG、TC、HDL-C)及脂肪肝发病率等指标,比较不同BMI组上述指标水平;②不同性别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比较;③对比护理前、护理3个月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BMI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42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观察指标均选用SPSS 25.0统计软件展开对比分析,发病率等对比经χ2检验,BMI、血压、血脂等指标值对比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高血脂症 脂肪肝发病率比较42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脂、脂肪肝分别为150例(35.71%)、145例(34.52%);女性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13.57%、13.33%)均低于男性(22.14%、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8、9.077,均P<0.01),女性45~54岁、55~64岁年龄段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均低于男性,但55~64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65~74岁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伴随年龄增长,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亦随之升高,但75岁以后出现下降。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高血脂证 脂肪肝发病率比较 (例,%)

2.2 不同BMI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相较于正常组的SBP、DBP,肥胖组与超重组更高(P<0.05),超重组与超重组的SBP、DBP水平相近(P>0.05)。见表2。

表2 不同BMI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 (例,

2.3 不同BMI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与正常组对比,肥胖组与超重组TC、TG、LDL-C明显更高,而HDL-C则相反(P<0.05);肥胖组HDL-C远低于超重组,而LDL-C、TG2项指标远高于超重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BMI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例,

2.4 不同BMI组患者脂肪肝发病率比较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的脂肪肝发病率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升高,脂肪肝发病率呈依附性上升,两者呈正相关(r=0.357,P<0.05)。见表4。

表4 不同BMI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例,%)

2.5 不同BMI组患者血压与BMI变化比较经过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3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BMI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BMI组患者血压与BMI变化比较 (例,

2.6 不同BMI组患者血脂变化比较经过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3组患者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不同BMI组患者血脂变化比较

3 讨论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户外运动的缺乏、生活工作的高压等因素下,中国肥胖人群数量持续攀升。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7]显示,国内肥胖人数高达2.3亿人。肥胖不仅对人们生活与工作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8]。相对于正常人,肥胖者的周围脂肪明显更多,由于肝内堆积了过多脂肪而导致肝脏运转失调,若肥胖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与干预,将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同时肥胖者会出现脂质代谢紊乱,而脂质代谢紊乱可使脂肪合成增加,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最终可诱发高脂血症。除此之外,肥胖还是诱发高血压的罪魁,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肥胖患者存在血压异常升高的情况,而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肥胖者占比明显较正常人群要高。

此次调查研究显示,420例患者中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分别为35.71%、34.52%,女性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13.57%、13.33%)都明显低于男性(22.14%、21.19%)。与研究调查结果相近[9,10]。在不同年龄段里,女性45~54岁年龄段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低于男性(P<0.05),55~64岁开始反超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74岁年龄段时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反超男性(P<0.05)。这主要与中年男性吸烟、喝酒行为多于女性等有关,而女性55~74岁反超男性,原因为老年女性更年期之后雌激素分泌日渐减少,故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升高。本研究调查显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的脂肪肝发病率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升高,脂肪肝发病率呈依附性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表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BMI与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显著关系。BMI升高说明患者摄入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多,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后使体内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的释放量大幅度增加,长此以往脂肪持续堆积,当超出肝脏代谢能力时又会堆积在肝脏内,最终形成脂肪肝。肥胖组与超重组的SBP、DBP、TC、TG、LDL-C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低于正常组(P<0.05),另外相较于超重组,肥胖组LDL-C、TG水平更高,HDL-C水平更低(P<0.05)。提示BMI越高,血脂指标水平异常改变越明显。综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BMI与血脂、脂肪肝之间呈现明显相关性。

高血压病、肥胖、高血脂及脂肪肝无一不是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未能予以有效措施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故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很有必要。本研究实施门诊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后,血压、血脂水平及BMI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及BMI,对预防脂肪肝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老年高血压患者BMI、血脂、脂肪肝之间呈现明显相关性,应从健康宣教、饮食与运动指导、自护能力等多方面着手,加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控制其体质量与防治高血脂症、脂肪肝的临床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高血脂脂肪肝发病率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