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3-08-25 09:05李海燕温淑媛陈喜梅邱吉明宋祥优刘慧珍匡小龙谢贻洁顾丽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16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针对性疗法

李海燕,温淑媛,陈喜梅,邱吉明,宋祥优,刘慧珍,匡小龙,谢贻洁,顾丽琴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江西赣州 341000

抑郁症患者会产生悲观、厌世想法,甚至产生自杀行为,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药物治疗抑郁症具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服药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失眠等不良反应,加重患者身心痛苦,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4]。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原理,通过先进、灵敏的电子设备,将生物学信息转变为光、声信息讯号,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针对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制订整体化护理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对抑郁症患者予以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护理,并探讨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5]中抑郁症诊断标准;均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排除标准:伴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存在严重交流障碍;合并其他精神疾病。92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高中29例,专科及以上11例;年龄26~68岁,平均(49.98±5.21)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高中28例,专科及以上11例;年龄26~69岁,平均(49.95±5.18)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生物反馈疗法:采用广州市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BB-1A型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将电极放置距眉弓约2.5 cm,采集脑电活动数据,依据反馈数据设置滤波为0.5~60.0 Hz,时间常数为0.2 s,仪器设置结束后进行α波和θ波训练,训练过程中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皮温、心率、肌电等数值,及时调整反馈,嘱患者保持注意力集中,当患者注意力集中,则会看到清楚的动画,即一个前进的飞镖击中靶心,当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时,嘱患者放松,保持缓慢均匀呼吸,摒除杂念,等待动画出现,每次30 min,每天1次。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讲解抑郁症有关知识,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接受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1)治疗前护理。①健康教育。宣讲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流程、治疗目的、预期效果,强调生物反馈治疗的重要性,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嘱患者治疗前排空膀胱,取下金银首饰。②心理疏导。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主动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每日组织患者进行手工制作、绘画、戏曲欣赏等集体活动,邀请精神症状控制良好的患者分享自身患病经过和护理经验,及时给予患者肯定和嘉奖。(2)治疗中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有节律地缓慢呼吸,依照头部、面部、胸部、背部等顺序,放松身体各个部位,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处理。(3)治疗后护理。让患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聆听舒缓音乐、饲养宠物、看故事书等,鼓励患者依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进行打太极、跑步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15~20 min,每天1~2次;睡前采用喝温牛奶、热水泡脚等方式,缓解睡眠障碍,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患者日常饮食指导,保证患者每日食物摄入量为主食250~400 g、谷物50~150 g、蔬菜300~500 g、水果200~350 g等,注意三餐合理搭配;嘱家属对患者进行严密看管,在房间内使用护栏,患者活动时有家属陪护。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严重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1)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6]从有罪感、抑郁情绪等17个项目评价患者抑郁情绪,采用5级(0~4分)评分法评分,总分<7分代表正常;7~<17分代表轻度抑郁,17~<24分代表中度抑郁,≥24分代表重度抑郁,得分越高则抑郁情绪越严重。(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7]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7个维度,采用4级(0~3分)评分法评分,总分21分,得分与睡眠障碍呈负相关。(3)护理前后采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8]评价不良反应严重性,包括行为的不良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等34项,严重程度按照5级(0~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反应越严重。(4)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9]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共36个条目,满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5)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10]评价患者满意度,包括健康指导、护理安全、安全管理、操作技术、沟通态度等19个项目,采用5级(1~5分)评分法评分,总分19~95分,≥77分表示非常满意,58~<77分表示满意,39~<58分表示一般满意,<39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HAMD、PSQI、TE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HAMD、PSQI、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D、PSQI、TE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D、PSQI、TES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4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抑郁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多数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缺乏了解,治疗依从性不高,需采取相应护理干预。

针对性护理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旨在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HAMD、PSQI、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减轻不良反应严重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和满意度提高。在抑郁症患者中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时,利用患者大脑自主意识主导,帮助心理作用影响机体生理变化,并依据患者实际反馈及时调整仪器参数范围,能够增加患者α脑电波活动,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生物反馈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物的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治疗前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可消除其对于生物反馈疗法的陌生感,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11-12]。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密切关注,采取针对性放松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治疗后通过运动指导、睡眠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改变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严重性,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针对性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