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雕塑,不同的故事

2023-08-26 19:18赵汗青
大学生 2023年8期
关键词:美术学院背影美术馆

赵汗青

虽然四川美术学院的名称里带有“四川”这两个字,但是川美并不在四川省内。这就引发了一些有趣的误会,比如5月末,我计划6月初要去四川美术学院看毕业展,正巧我的一位朋友打算去成都旅游,他邀请我与他一同出行。当我告诉他我要去的城市是重庆时,他极为惊讶,以为我在诓骗他,我强调了几次他都不相信,在网上查阅了相关的介绍以后,他说:“搞不懂为啥四川美院不在四川,那应该叫重庆美院才对嘛!”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季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开放的6月。近很多年,川美都将自己的毕业展览放在了六月,这也表达了学校的态度,将毕业展打造成一个开放自由的教学平台,欢迎社会上喜欢艺术的人来四川美术学院进行学习与交流。

6月的重庆已经算炎热了,即便这样也没挡住人们想看艺术的热情。在看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的当天,幸好我很早就到了美术馆,如果中午再去的话,恐怕就要在门口排队半个小时以上才能进场了。

观展前,我没有想到的是除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其他的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在当地也这么受欢迎。更令我意外的是,美术馆的接待游客安排及观展流程也是令人愉悦舒服的。

无论是网上预约、美术馆检票,还是游客分流甚至现场秩序的维护,四川美术学院都彰显出了极高的专业性。能把美术馆观展流程做得舒服,仅这一点就能体现出四川美术学院对其毕业展的重视程度。高校毕竟不是专业的旅游景点,川美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

川美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学校将展览流程做得越合理,美术馆的客流量就会越大,毕业生作品的网络流量就会越大,对于毕业生未来的发展也就越好。

整个毕业展在我看来,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开放。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四川美术学院的校园规划以及建设上窥探一二。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外墙被涂鸦包裹着,这样大胆的涂鸦建筑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讲都是非常超前的。这是川美校领导及老师对于审美的包容,对于学生勇敢创作的鼓励,还有整个学校所秉持的开放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表达能力更强,作品的叙事性也更足。

今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上,我最感兴趣的是雕塑类型的作品。毕业生作品的面貌是非常多样的,而且每个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

本科毕业生王鹏的这一组雕塑作品《目送》(图1),打破了一些人对于雕塑作品的固有认知。区别于常规较为厚重的雕塑作品,王鹏的这件作品将雕塑扁平化贴放在了墙面上,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墙面上贴满了一片又一片饼干。除了形状神似,它的颜色也非常像饼干,走近看才发现扁平化的形象全都是一个个人物背影。作品的外在形象是新奇的,但我觉得今年川美毕业展上的作品的内核才是最打动人的。

那该如何欣赏这件作品呢?“目送”二字結合了背影与目送这两个关键词,作品当中所有背景都是目送他人离开的背影。他们的双脚都处于驻足的状态,他们在目送着自己的亲人、朋友远去,在看着别人的背影离去。而我们站在观众的角度,正在看着他们的背影。作品当中有年长人的背影,他们可能是在目送自己的孩子走向远方奔赴理想。也有小孩的身影,他们可能在目送自己的父母离开,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他们的父母被迫远离家庭为生存奔波。有的背影是年轻人,可能在目送自己的朋友远去,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的分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相遇。我们都以为,离你逐渐远去的那个背影是最伤感的。其实站在原地目送别人离开的背影,才更加令人动容。

罗春荣的作品《定格》(图2),看起来是一个花花绿绿的装置,里面封存了很多能代表回忆的东西:小孩子第一次获得的喜欢的玩具、第一次去游乐园的门票、小霸王游戏机卡碟、第一次满分试卷、录取通知书、校徽胸针以及运动会金牌等等。这些看似渺小的物品,却在很多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代表着不会被忘掉的瞬间。每个小格子里都是一个独特的瞬间与故事。

这件雕塑作品(图3)其实不出自川美雕塑学院。现在的美术学院不同于之前,版画系就画版画,油画系就画油画,雕塑系就做雕塑。现在各个院系作品的呈现方式是相互打通的,油画系可以做装置艺术,摄影系也可以做雕塑。

这件呈粉红肉色的作品,外形是由骨瘦如柴的躯体做成的一把凳子。有人说这个作品不美观,甚至会给人一些生理上的不适,这能算优秀的艺术作品吗?

其实从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开始,艺术作品不单单只有审美,还有审丑。作品可以带来反思,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共鸣,那从艺术的表达力上,它就是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

作品当中的讽刺意味也特别足。即使被虐到了骨瘦如柴,也要化成椅子形状,被压迫者坐在屁股下面。凳子的两个前腿,双手紧紧握拳砸向地面,表现出了被压迫的愤苦。

作品《惊梦》(图4)是今年川美毕业展上雕塑专业作品中技法上我最喜欢的一件。厚厚的棉被包裹着在睡梦中被惊醒的女孩子,她的双眼没有恐惧,没有烦躁,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迷离感。为什么它最能打动我?是因为作品在棉被褶皱上的细腻处理。虽然是石头,但是白色且细腻的质感,像极了真实的白色棉被。

要说毕业展上最有趣的作品,还属陈昌同学的《聚》(图5),他将一堆雕塑人围绕在一起,一起看向中间的某个东西,因为聚集的雕塑人太多,观众看不清中间他们争相想看的是什么?当我们争先恐后地想看看这一圈雕塑人究竟在看什么的时候,我们也成为了这个作品当中的一分子。也就是说,作品突破了静态雕塑的概念,将观众也当成了作品当中的一个部分,它可以算是一件雕塑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件交互式作品。

川美雕塑专业的功底可以说相当扎实。李相心同学的《只识弯弓射大雕》(图6),用圆润饱满的雕塑手法刻画出了一代帝王成吉思汗的人物形象。赵国付同学的《1877年秋》(图7)用极具能量的雕塑手法,刻画出了一群清末的苦难人民,尤其每个人物脸部的细节刻画彰显出来了他的功力。于子阳的作品《拥抱》(图8)用非常朴实的雕塑手法,歌颂了爱情。唐鑫的《八音盒》(图9),将动态美赋于雕塑,很考验艺术家的功底。这些作品都能反映四川美院雕塑系在日常教学上对于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美术学院背影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两个背影
背影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
山里的背影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