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信息战”

2023-08-26 19:18李林
大学生 2023年8期
关键词:信息战黄某老同学

李林

刚指导研究生的那几年,我很紧张。每年考研调剂期间,总有各种人找我打听消息或是推荐学生,均被我一一婉拒了。我们的专业比较火热,很少有调剂名额。有一年我们专业第一志愿上线人数竟然不够,准备招两个调剂名额,导师们都特别好奇调剂到我们专业的学生会来自哪个学校?他们第一志愿报考了什么学校?考试总分多少?

不请自来的老同学

一天,一位许久不联系的大学同学突然来校看我,他拉着我好一番感慨,几句片汤话下肚,才切入了正题,原来他的干儿子黄某想调剂到我校。巧的是,这黄某本科读的就是我们专业,所以对我的研究方向十分感兴趣,虽然他考研取得了近400分的好成绩,却不能保证被第一志愿录取。

老同学口若悬河,不惜溢美之词把黄某本科时期的学习成绩、所获荣誉、参加的活动,甚至他的父母、女朋友事无巨细地给我做了一番介绍。他还反复强调,黄某是多么期待成为我的学生。我却陷入纠结,虽然,黄某的分数和去年录取线相比是较高的,但目前我确实不知道他能否成功调剂到我校,更无法保证他是否能进我们专业,我的名下。出于礼貌,我真诚相告,关于研究生调剂名单,学校是有原则的,导师也有保密义务,我真诚地请老同学转告黄某,无论报哪个学校都要好好准备。

“好学生”黄某

让我万万没想到,第二天上午,黄某竟出现在我的课堂上!作为老师,有学生过来蹭课,也挺正常。虽然我心里感到有點怪怪的,却也不好说什么。

放学后,黄某自告奋勇,认真地向我做了自我介绍,还把我发表的文章一一打印出来,从中挑出了好几篇,谈了他的看法与观点。说实话,黄某的有些看法确实挺深入,看起来,他努力钻研了我的研究方向。这次带学生,竟能碰到这样爱钻研且用心的孩子,我心中窃喜。黄某很健谈,他告诉我自己喜欢这个专业的原因,还谈了他的读研规划、未来志向等等,言语中,黄某一直旁敲侧击,想要打听我们专业调剂的信息。总之,他是有备而来的。我劝他别想得太多,更不用来蹭课,回去安心准备复试。

这之后,老同学对我展开了电话轰炸,他借各种理由,各种事情,最后总能落到黄某身上。我郁闷到一度想要拉黑他,犹豫再三,我只好“剖白”:黄某不错,好好准备复试,如果被我校录取,选我当导师,我很乐意。除此之外,别再拐弯抹角地打听了。

在我的再三警告之下,老同学终于不再“缠”我。可黄某依然经常背着书包出现在校园里,看着他和我们学院其他准备复试的同学一起复习,我甚至有些小感动,这孩子为了能调剂到我们专业真是太拼了。我心里默默期待,复试的名单中有他,希望他能成为我的学生。

果然,黄某凭借高分顺利进入到复试环节。他再次找到了我:“老师,我对您的研究特别感兴趣,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成为您的学生。”我能觉察出黄某的欲言又止,但作为即将参与面试的老师,慎重起见,我拒绝了他想继续沟通的眼神。虽然我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但心里已不自觉为他画像,黄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么强,如果他能成为我的学生,和他沟通问题应该很容易,不用担心他的导学关系、心理问题,他应该是个让老师省心的学生。作为老师,谁能拒绝一个好学生呢?如果我是他的导师,我要在理论深度方面指导他。他善于发现问题,但研究能力还需加强,可以给他提供几个方向,让他深度去研究一下,再给他开个书单,有几本书建议他看看

没过多久,黄某的复试笔试成绩出来了,依旧名列前茅!看来,这孩子被录取是意料之中了,真是个好消息,我很为他高兴。

黄某还是一如既往地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偶尔碰上也会聊几句,他告诉我,他正在积极准备面试,还咨询了已经读研的同学,导师面试爱提什么样的问题。我在心里感叹,这么努力的学生,不录取他都不合理!

“我有可选的学校了”

调剂面试中,黄某一如既往表现喜人,在场的老师没有不喜欢他的,态度彬彬有礼,专业问题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综合得分第一名!果然,英雄所见略同!真庆幸,我没看错人!

当晚,我们就决定拟予录取黄某等同学。为了确保拟录取的同学不反悔,科研秘书在发预录取通知书前会逐一给学生打电话,确认每位学生的真实想法,以防浪费了宝贵的招生名额。我和其他几个年轻的老师一边在办公室。聊着天,一边等待好消息。

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地记起科研秘书气呼呼的模样:“那个第一名的黄同学,我问他是否真心愿意调剂到我们学校?他竟说自己有可选的学校了,既然有可选的学校,又为啥浪费我们的时间?”

“小黄不是天天来学校吗?他那么用心,那么勤勤恳恳,为什么突然不来了?”在诧异和失落的双重情绪之下,我给小黄拨去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小黄异常平静,他大概早料到会迎来我的质问。小黄告诉我,他被报考的第一志愿录取了。“老师,我不是存心欺骗您和学校,当初因为我报考的学校迟迟未公布结果,怕自己没学上,为了稳妥,我才选择了调剂。谁知,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还没等来您这边调剂的面试结果,却被第一志愿录取了。”电话里,他语气诚恳并一再表示,是真对我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也做了许多功课,无奈天不遂人愿。

的确,如小黄所言,如今的考研志愿填报,简直是一场高校间的抢人大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考研调剂和高考的补录环节很相似,基本是在录取工作接近尾声时才会出现。但这几年,为了录取到更多优秀人才,研究生的调剂时间也“卷”了起来。一些学校甚至在考研的初试阶段就放出了调剂信息。

2月下旬,随着考研分数的公布,一些高校想通过调剂的方式吸纳优秀人才,会加快第一志愿的录取速度。然后迅速启动第二批次的调剂工作。

而一些名校为了留住好学生则反其道而行之,迟迟不开展第一志愿的录取工作。这样,如果他们的第一志愿没录取完,学生在时间上,也无法参加其他学校的调剂。最后还坚守第一志愿的,基本都是高分学生了。

对考生而言,考研调剂变成了一场残酷的心理战,自己已经报名的大学当然是最理想的学校,但如果分数没有明显优势,只能与往年的分数线做对比,进行预估。如果害怕自己漏报,一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大概率会参加其他学校的调剂,也很有可能和自己的第一志愿失之交臂。

而且在这场“信息战”中,院校公布调剂信息,也有一种集中爆发的趋势,大批院校会不约而同地相继公布调剂信息,这使得学生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必须尽快做决定。

在调剂信息公布的最开始,基本上名校会率先公布,这些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更大的。一些普通学校由于缺乏竞争力,则会在公布的时间点上延后、捡漏。从4月起,周围的各大院校都已陆陆续续开始考研面试和调剂面试,而我校直到5月才开始启动调剂信息!

复盘了整个过程,我在心里感叹,或许是我们都不够真诚吧!小黄一次次试图从我这里探听消息,但我爱惜羽毛,不敢多说一句,怕泄露了复试的机密,怕别人觉察我们的“关系”。站在小黄的角度,我能理解他怕失去了读研的机会。如果我们能更坦诚,更早共享信息。如果招录机制能更优化,结果公布得更及时点,给学生的选择时间更充分点,也许就不存在这些“道德风险”,而我也不会被“放鸽子”了。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信息战黄某老同学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姜 末
老夫老妻老同学
黄某的行为是包养情妇还是通奸?
永远的怀念——忆老同学陈启南先生
美军信息战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沈伟光——信息战理论首创者
台湾信息战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