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活动”撬动单篇课文任务群教学的支点

2023-08-27 02:24赵文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

赵文英

摘  要:语文学习任务群热潮下,单篇课文教学仍是阅读教学的主流和必要的教学方式,是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有力支撑点。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把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引入,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学习任务,开展实践活动,能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初探单篇课文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任务群教学;情境创设;任务布置;活动组织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文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学习任务群”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热词。专家指出“学习任务群”实质上就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意在以学习任务统领课堂教学活动,再造课堂教学流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这是通过教学内容撬动教学方式的变革。虽然愿景非常美好,但义务教育的语文教材不像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任务、情境、活动都是现成的,这对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习惯于用“讲、研、习”的教學方法的一线教师来说,如何确定大单元的教学内容、情境创设、任务形式、组织活动等都是不小的挑战。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初探单篇课文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情境创设: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相关联

“新课标”特别强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情境是语言运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真实有意义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深层动机,贯穿行动的始终,统领学习与创造的自主化进程。当学生的学习情境与之生活经历高度相似时,那么语文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也就产生了联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以大大提高。

例如,执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可创设如下情境:

号外!号位!学校“小脚丫丈量大世界”社团要为两周后到来的“走进灵山胜境”主题春游活动招募一批小导游,闯关成功的“金牌小导游”将作为每个班的领队,挥舞导游旗带领我们畅游灵山胜境。这节课我们将结合叶圣陶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进行闯关选拔,预祝大家成功。

(一)联结文本思想内容确定主题

“新课标”强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情境的创设自然也要围绕特定的主题,即情境主题。情境主题要以文本为基础,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了解文本中反映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同时要联结单元主题。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所处的单元主题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即介绍一处美景,文本内容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两者结合就确定了“以游记的形式介绍美景,抒发对美丽山河的喜爱之情”的情境主题。

(二)遵循学生生活逻辑创设场景

“新课标”指出要构建真实、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场景是学生日常或将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创设一个将来可能会面对的真实或拟真的生活场景,就是把学习变成一个主动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创设的“选拔小导游”,人们旅游时都有导游介绍美景的经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同时联想到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即将到来,结合学校多彩的课后服务社团,教师通过情景想象、语境营造,设置了“选拔小导游”的虚拟场景。这样遵循学生生活逻辑所创设出的场景,唤醒了学生的经验与想象,使其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方法,积累资源,增长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情境才是真实而富有现实意义的。

(三)顺应儿童心理逻辑设计角色

情境设计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还要顺应学生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角色形象激发其内在情感需要,如故事大王、小小辩论家、探险家、演讲达人等学生乐于代入的角色。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金牌导游”一角,带领队伍,手举小旗子,佩戴扩音小喇叭,侃侃而谈,令人自豪。这样的角色设计增加其责任感,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起到唤醒、激励和鼓舞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学习情境不是以往的场景导入,如用故事、图片、音乐等形式吸引学生沉浸文本的单一环节,而是结合学习的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中,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始终。课程内容情境化扎根在教学现场,激发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的“情”,引导学生浸于探究发现的“境”,让学习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二、任务布置:学科本质和学生本色相融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学习任务就是运用语文核心知识来做事,以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好的驱动性任务,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为例,围绕情境设置“竞选小导游”的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总任务,设计一连串相关联的任务来落实。

第一关:画线路。作为小导游必须清楚游览的线路,请借助文本,绘制金华双龙洞的游览线路图,比比谁的线路图直观形象。

第二关:说线路。选一位小导游给我们游客来介绍双龙洞的游览线路。

第三关:创线路。小组合作绘制灵山胜境的游览线路,并派一个代表来介绍。

第四关:荐奇景。在这些景点中,小导游们你最想推荐的是哪个,请你向游客介绍。

第五关:写美景。小导游们,需要大家为灵山胜境中的九龙灌浴推荐词,要想让游客心动,你可以像叶圣陶一样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落实语文要素,体现学科本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里的语文要素不再是传统的语文的知识点、读写训练等,而是指向学科本质规律、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即未来可以普遍迁移和运用的概念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如对《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深度解读文本后,语文要素就是“学会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并把重点景物写清楚。”即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景物,从而逐步构建“观察与表达”策略的新知识。教师把这些知识统整在“选拔最佳小导游”的情境下。第一关是绘制双龙洞的游览线路图,此项任务指向学生掌握游记的游览顺序。想把这个游览图画好,学生就必须细读文本,了解作者游览路线的几处景点。第二关则是小导游介绍游览线路,为了说清楚顺序,驱动学生再次认真研读文本,画出过渡句,不仅能明确先后顺序,同时也学会如何过渡更自然巧妙。第三关就要通过研读文本,学生明白了通过所见、所感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景的特点,更让人身临其境……这些任务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整合,从内容到形式、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吸收到表达输出,组成了一个彼此关联、富有逻辑的整体,共同服务于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任务不仅落实了语文要素,又应和了文本深度理解的需求,体现出语文学科本质。

(二)增加任务开放性,契合儿童本质

教師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和“学”的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为学生明确任务,促使他们思考、参与和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模式就会随之转变,因此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第一关“绘制双龙洞的游览线路图”,并没有指定用哪种方式呈现,开放性的任务具有挑战性,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好胜心,引发多元深度思考。学生呈现的作品不局限于课后习题中的填空式,还出现了2.0升级版游览线路图。不仅画出了正确的路线图,还图文并茂,外洞的宽大、孔隙的狭小、内洞大奇黑的特点,甚至一条暗线“溪水”都呈现了出来,游览图绘制得更加全面和出众。这些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处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可以到达的合理区间。增加任务开放性,契合儿童本质,更有利于驱动学生去研读文本,通过探究、分析与梳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知识建构、语境运用和反思改进,实现观念的改变和知识的迁移,真正做到了把“讲”变成“学”。

三、活动组织:典型设计和多元操作相联结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如果说学习情境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隐载体,它能够为语文学习任务的实施指引正确的方向,那么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外显载体,它能够为落实语文任务开辟有效路径。因此,教师还要基于情境任务,设计典型、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

(一)成果导向,倒序设计,联结进阶

语文学习任务的成果,或是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创造一份真实的语言作品,如一次演讲、一首小诗、一个故事、一个产品说明……要遵循成果导向即学习作品的逆向思维,紧扣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综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设计语文活动,如在读一读、画一画、讲一讲、写一写、评一评等言语实践中,锻炼言语思维,夯实言语能力,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学习活动要有逻辑,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合理和恰当,有关联和层递,形成联结进阶的任务链,让实践更加充分,洞察不断深入,最终实现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布置情境任务是“小导游们,先给我们游客介绍双龙洞的游览线路图吧”。基于此情境任务,立足于文本设计“画线路:默读文章,绘制金华双龙洞的游览线路图”“说线路:默读圈画出过渡句,借助过渡句有条理地说线路”“创线路:通过小组合作绘制灵山胜境的游览线路,并仿照课文利用老师提供的词语支架,有条理地介绍线路”等,持续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既可以激励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努力,也可以让学生借此自我评价,以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激发学习活动向纵深推进。同时学生将作者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进行迁移、转化,最终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鲜活生长。

(二)试学为先,支架助学,互学共进

根据学生学习的逻辑,一般学习活动要经历“试学—助学—互学”的过程。首先从“试学”起步,学生先自己去探究,以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就会遇到知识盲点、思维堵点,这时需要教师为其搭建不同功能、形式多样的“助学”支架,如引入图片、表格等工具来帮助他们突破自主学习的瓶颈,打开思维,发现语言规律,实现学习的提升。最后开展小组合作“互学”,师生互学,以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试学—助学—互学”的活动过程,既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和认知的发展,又力求全员深度参与和动态发展。当然这个过程和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调整。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在“揣摩表达:学用方法介绍游览线路”活动中,设计活动1:自学质疑,品悟过渡之法。教师引导阅读思考:叶圣陶用了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游览顺序?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句子。通过“试学”学生发现作者运用过渡句巧妙地将各个景点无痕串联,如此学生就能获得习作锦囊。只有学生自主发现和产出的知识才会真正根植于内心,生长言语智慧,焕发学习价值。设计活动2:合作探究,制订游览路线。教师布置情境任务:假如你要带领同学们游玩灵山胜境,你会怎样有条理地介绍本次行程呢?小组合作:制订出游览计划,组内交流。支架赋能:仿照课文的方法,说一说游览灵山胜境的游览线路,可以用下面的一些词语“进入……映入眼帘的是……绕过……就来到了……”基于学生积累的过渡词语并不多,容易造成解说时的呆板无趣,教师可提供词语支架,不仅让学生相对容易地完成此任务,也为今后的介绍游记积累了过渡语。

参考文献:

[1]吴欣歆. 指向学习任务群目标的单篇课文教学[J]. 语文学习,2021(12):22-23.

[2]刘金玉. 单篇课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思考——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J]. 初中生世界,2022(48):50-52.

[3]赵福楼. 任务型教学与课文教学:“相容”还是“排他”?[J]. 语文建设,2021(17):78-80.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设计与分析
纳情境教学之川,汇素质教育之洋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