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调查》与“三大法宝”生成逻辑的文本解释

2023-09-01 13:36王凤华
现代交际 2023年5期
关键词:寻乌土地革命富农

□陈 波 王凤华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1]。回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中国发展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深刻的理论学习和扎实的实践探索。毛泽东作为这条道路的开辟者、引领者和践行者,自青年时期就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他的一生可以称为调查研究的一生。其中,1930年5月在江西寻乌所做的寻乌调查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调查研究,也是他调查研究活动的一个里程碑。基于此次调查形成的《寻乌调查》文本意义重大。这份调查材料客观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提供了有效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正是在这些调查研究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产生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例如,1939年10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实践的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探索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寻乌调查》与“三大法宝”看似相互独立,实则密切关联。从宏观角度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漫征途中,任何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必定是调查实践和理论总结的双重构建。寻乌调查及《寻乌调查》文本在“三大法宝”的双重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毛泽东正是通过寻乌调查的实践及《寻乌调查》文本的总结分析提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理论。《寻乌调查》通过对富农问题的深入挖掘,回应了土地革命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政策;通过对农村和城市问题的深入剖析,回应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核心问题,充实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通过对党内思想问题的深入探索,回应了党的建设的基础问题,丰富了党建理论的实践。不断完善的土地革命理论、根据地建设理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调查研究理论、党建理论等对于“三大法宝”的提出起到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发展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实步履中徐徐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稳步推进。

一、《寻乌调查》文本中统一战线策略缘起

在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下,“联合谁,打击谁”是革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社会的阶级成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现成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探索,开展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理论文本。在寻乌调查之前,毛泽东曾到湘潭、长沙等地实地考察著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井冈山、宁冈等地调查研究写就《井冈山土地法》等。1930年,毛泽东根据寻乌当地的实际状况完成《寻乌调查》。《寻乌调查》 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对寻乌的农村和县城各个阶级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出各个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回答了中国革命“联合谁,打击谁”的问题,为土地革命路线的制定和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渊源。

1.《寻乌调查》明确了中国革命各阶级和阶层的政治地位

在寻乌城乡人口和旧有土地关系调查中,《寻乌调查》研究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革命态度。贫农是寻乌城人数最多的阶级,同时也是最底层的阶级。在《寻乌调查》中,贫农阶级又被剖解为四个阶层,这四个阶层全部“不够食”[2]199。其中,最富有的是半自耕农,最穷困的是“佃农中之最穷的”[2]200,他们甚至连衣衫都是讨要来的,这一阶层的人数占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占贫农阶级全人口的百分之十,“是一个并不很小的群众”[2]200。在经济方面,他们长期受到地方重租重利的盘剥,导致“禾头根下毛饭吃”[2]204,地主无情逼债,贫农无钱无粮,甚至出现“卖奶子”①的情形。由此,毛泽东感慨:“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2]218在文化教育方面,小地主、大地主、富农家庭的子弟占高小学生群体的大多数,而贫农子弟基本没有读书的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的贫农阶层具有强烈的反抗心理,他们迫切需要通过革命争取自身利益从而改变悲惨现状,而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关键,打倒剥削阶级把土地分配给贫农才能满足此阶层的利益诉求,因而要调动起贫农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争取其对革命的支持拥护。拥有土地的贫农阶级必将成为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富农问题是《寻乌调查》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地政策中关键的一环。《寻乌调查》中将富农阶级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半地主性质的富农”,这部分富农霸占肥田又放高利贷,毛泽东认为他们“是农村中最恶劣的敌人阶级,在贫农眼里没有什么理由不把它打倒的”[2]198。第二种是自耕农,这一阶层是相对复杂的阶层。一方面,他们的劳动所得不是剥削所得,不具有半地主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高利盘剥者”,因此大批贫农要求对其“平田”和“彻底废债”。富农阶级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富农政策的复杂性,富农阶级的人数决定了富农政策的重要性。由此,考虑到部分富农是通过自我奋斗实现的阶层上升,并且出于保护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的考虑,对富农不能实行严格过激的打压政策,以免造成革命阻力,因此提出采取废债和“抽肥减瘦”的办法加以限制。富农阶级既是革命的对象,也可以是合作的同盟军。关于地主阶级。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把地主分为公共地主和个人地主,其中个人地主又分为大地主、中地主和小地主三个阶层。大中地主虽然受到“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本质依然固守封建地主性,属于反革命的阵营,是革命的对象。小地主占地主阶级的绝大多数,在政治生活中“很难过问”[2]195,受到中地主阶级的统治;在经济生活中,小地主受到资本主义的侵蚀和大中地主的压迫。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决定了这部分小地主愿意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与贫农阶级合作。正如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的总结:随着革命的发展,小地主“日益接受无产阶级意识的指导,与贫民阶级结合起来,形成近来的土地革命斗争”[2]196。在土地革命中,对待大中地主这种彻底的反革命者,应在经济上实行消灭政策,同时给予生活出路以防止其走向敌对阵营。对于小地主,“他们的革命要求与活动如此迫切与猛进”[2]195,我们应该予以联合,将其拉入革命队伍,形成革命的统一战线。《寻乌调查》中的小商人、手工业者由于面临恶劣的经济生存条件,大部分具有革命诉求,是革命可靠的同盟军,必须对他们采取争取、保护的措施。至于游民和娼妓等失业人员,针对其不稳定性的特点,《寻乌调查》中根据耕种能力、劳动人口等因素分给他们土地,重视和争取他们,激发其蕴含的巨大革命动力,引导其走上革命道路,为统一战线的形成扩大群众基础。

2.《寻乌调查》提供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思想源泉

我们的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是为了推进中国革命胜利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和一切可能的革命阶层结成的政治联盟。由此可见,共同的利益是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一场涉及利益关系的变革。[3]这场变革的初衷是消灭封建剥削关系,壮大革命队伍。这场变革的原则是协调各方利益,平衡革命队伍。《寻乌调查》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巧用这场利益变革,通过调整土地革命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协调各方的利益,汇聚广泛的人心,为统一战线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工作要“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1]。《寻乌调查》从职业入手解剖寻乌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明确了各种阶级的状况和不同阶级的相互关系,“摸清了情况,找准了问题”,从而揭示出不同阶级的政治诉求和革命态度,进行正确的阶级估量,确定革命斗争的主力、同盟者和打击对象,争取到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制定出真正扎根中国大地的土地革命政策,真正做到了“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1]。这些政策使人民群众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作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实现了革命队伍的利益平衡和政治团结,孕育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同时,统一战线形成的革命合力,使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可能,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和实施准备了基本的条件,促进中国革命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寻乌调查》文本中武装斗争战术进路

理论的诞生是对一定时代的把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诞生得益于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宏大时代背景的深刻认识,《寻乌调查》 在此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寻乌调查》立足寻乌实际,以小见大,深刻把握中国革命的现实脉络,展示了中国革命的时代图景;通过对寻乌人口结构的分析,深刻认识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即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农民蕴含着巨大的革命潜力;通过对寻乌土地斗争情况的分析,深刻认识到农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即只有通过土地革命让农民得到土地,才能激发革命斗志。基于以上科学认识,毛泽东决定“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否走得通、如何走得远,关键在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1.《寻乌调查》深化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科学认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党的根据地建设理论。根据地建设主要包括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两方面。其中,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又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关键就在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开展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生产,积蓄革命力量。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要务就是了解农村,尤其是农民和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的情况。《寻乌调查》文本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全县土地斗争情况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多项主张。在土地分配方面,毛泽东指出,分富农土地时,不仅要“抽多补少”,还要“抽肥减瘦”,同时也提到了分配山林、池塘、房屋及实行废债。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帮助农民子弟读书、帮助妇女解放等。这些主张使党和红军得到了寻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后在古柏等同志的帮助下建立起了红色根据地。《寻乌调查》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措施将革命与群众生活进行了有效联系,使贫民的生活得以改善,使富农也能维持生计,激发起农民用武装斗争保卫红色政权的积极性,在农村建立起坚强可靠的革命堡垒,最终实现了依托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的目标。伴随着根据地的发展与扩大,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也得以壮大,在巩固根据地的同时有计划地建设政权,武装斗争的道路越走越宽。《寻乌调查》从寻乌土地斗争实际情况切入,抓住革命道路的中心问题——农村,通过对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三个基本内容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互动逻辑的分析,论证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性地位,展示了武装斗争战略的进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认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础问题是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而经济建设同样需要重视。解决经济建设问题需要对城市进行分析。城市是红军经济的主要来源,城市问题的分析关乎根据地与红军的发展,关乎武装斗争能否顺利推进。此时,毛泽东对城市问题的了解并不全面,体现在对该问题的认识没有放入革命道路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正如毛泽东自己在《寻乌调查》中谈的,“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2]118;他还谈到自己是“下决心要了解城市问题的一个人”[2]131。于是,《寻乌调查》对寻乌城内生产状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分析。《寻乌调查》的文本一共8万多字,其中有2.7万多字观照到寻乌的商业状况。文本中涉及二十几个行业,例如盐、杂货、酒、裁缝、伞、木器、圩场、娼妓等。通过对寻乌城诸多行业的生产生活及人口结构的了解,毛泽东深刻感受到中国城市阶级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例如,通过对十二家收租的地主和五家商人兼地主的家庭进行调查后发现,城市中的统治阶级中反动派只占少数,另一部分是中间派及同情革命者,而游民并非全部支持革命和保持中立,这个阶层也存在着部分统治者的走狗;另外,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人口并非界限明确,这导致一些城市的地主和大商人同时也是乡村中的大地主,城市中的许多游民和小商人来自农村。[4]24毛泽东通过对以上问题的了解,对中国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并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得出农村的土地革命与城市的阶级斗争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联系。《寻乌调查》实现了调查研究与深化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结合,对寻乌城市人口阶级估量与革命态度的分析为制定正确的城市阶级斗争及工商业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加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为红军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实现了武装斗争的有利发展。

2.《寻乌调查》推进了中国革命基本武器的有效运用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我们要想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拿起枪杆进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武器。中国的武装斗争依靠谁、依托什么?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寻乌调查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之际一次举足轻重的调查研究,而在此基础上著成的《寻乌调查》作为实践论和认识论结合的产物,对于武装斗争的动力和平台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1]。《寻乌调查》深入了解土地革命斗争开展的实际状况,正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积极探索认知盲区,主动回应现实问题,将武装斗争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农村和城市问题重新放入革命道路的框架内进行深刻剖析,为制定正确的城市工商业政策以及实现农村土地革命与城市阶级斗争有机结合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另外,《寻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验证发展了党的根据地建设、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若干理论,从而动员了农村革命力量。庞大数量的农民和城市的工商业者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劲动力,使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拥有了坚实的人力物力保障。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为武装斗争提供了坚强的战略阵地和有效的战斗平台,化解了矛盾和难题,武装斗争之路在此基础上得以走得通、走得远。

三、《寻乌调查》文本中党的建设战略理路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把“党的建设”这一科学命题作为一项“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发展党的建设工作,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党建理论走向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重要时期。《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作为这一革命时期毛泽东重要的理论文献,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认识国情、形成正确思想提供了经典教材。这两本著作蕴含党的建设理论的萌芽,尤其在思想建设方面为我们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为后续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1.基于《寻乌调查》文本的诞生视角理解其与党的建设的关联

20世纪20—30年代,党领导的革命事业遭受多种错误思想的严重干扰,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具体表现为:对农村的富农、城市的中间阶级不加区分,全部当作敌人进行打击;盲目坚持“城市中心论”,在城市发动武装暴动,否认在农村建设根据地的重要性。毛泽东此时深知,如果任由这些错误思想蔓延,会使我们党彻底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必须尽快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5]115,“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5]109。为了纠正思想错误、了解革命实际,毛泽东开启了寻乌调查。《寻乌调查》通过对农村各个阶级的剖析和对寻乌南、北半县土地分配快慢情况的了解总结得出:农村土地斗争的关键问题是肥瘦分配问题,这也是贫农与富农在土地斗争中的分歧所在。由此,毛泽东在对待贫下中农、富农方面的政策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提出“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原则,调和了贫农与富农的矛盾。通过对城市工商业和城市贫民的剖析,毛泽东在制定城市工商业政策方面做出调整。1930年,在《告商人书》中,红军对城市的政策调整为“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这些政策正是毛泽东和党内其他领导人基于对中国客观实际的调查获得的正确认知。《寻乌调查》的诞生为理论与现实的连接提供了有效的桥梁,有力地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回归到正确的思想路线上,党的建设与发展步入正轨。

2.基于《寻乌调查》文本的内容视角理解其与党的建设的关联

从内容上看,《寻乌调查》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回溯文本可以发现,《寻乌调查》是践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典案例,是群众路线工作路线的标准教材,是独立自主指导原则的理论雏形,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好党的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有效范本。《寻乌调查》深刻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毛泽东基于当时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思想和自身对于商业和富农问题了解匮乏的实际确定调查主题和内容,遵循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在《寻乌调查》的开篇,毛泽东指出:“关于中国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2]118《寻乌调查》基于实地调查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正革命政策,彰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寻乌调查》中,大批贫农要求对自耕农或中农进行“平田”和“彻底废债”,毛泽东认为在土地革命中必须打倒这部分半地主性质的富农,对其“平田、废债、分谷”。基于文本中提到的内容缺陷,即没有分析中农、雇农、流氓的不足,毛泽东在一年后以《兴国调查》进行补充和回应。从《寻乌调查》到《兴国调查》,著作内容始终尊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情,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土地革命实践,坚持与时代同步,不断检验理论,升华理论,严格遵循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为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提供了光辉典范。《寻乌调查》生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了《寻乌调查》能够更全面地展示寻乌城和寻乌开展土地革命的情况,毛泽东在调查过程中深入基层、走街过巷,召开座谈会、总结调查会,进行田头调查,致力于与群众的直接交流接触,走进商铺与老板攀谈,迈进田间与农民同劳作,实现了调查由“走马观花”到“下马观花”,从而掌握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在《寻乌调查》“房屋分配问题”章节中,毛泽东意识到贫农妇女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而难以拥有好的生育环境,提出“把地主的房屋也完全照地主的田地一样加以分配”[2]231,充分保障了贫农的利益,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实现了调研活动为了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价值取向。《寻乌调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作原则。《寻乌调查》作为《反对本本主义》的理论先导,为《反对本本主义》中关于“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阐述提供了直接动力。《反对本本主义》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5]115,在此,“独立自主”思想的雏形已经显现。在科学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挣脱了“本本”束缚,立足实际,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依靠中国人民的革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种子播撒到中国革命的土壤中。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中国共产党确立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寻乌调查》文本的发展视角理解其与党的建设的关联

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高层次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良好的思想理论修养。《寻乌调查》凭借真实有效的调查根基,在诸多理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大厦添砖加瓦。此文本充实了调查研究理论,发展了党的土地革命理论,探索了党的根据地建设理论,丰富了党建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修养。拥有强大理论武装头脑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成长中不断审视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发展。同时,《寻乌调查》实现了“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1],服务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决策,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成了不同时代赋予党的各项使命与任务。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最基础的工作,其开展应该紧紧围绕党的思想路线。《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从中国大地的实际出发,指引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四、《寻乌调查》文本中三大法宝有机统一

正如前文所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视野下,《寻乌调查》与三大法宝理论密切关联。透过《寻乌调查》,不仅可以发掘出统一战线策略的缘起、武装斗争战术的进路、党的建设战略的理路,同时这三者在《寻乌调查》文本中也体现出内在的统一性。

1.《寻乌调查》窥见了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先决条件

一方面,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先决条件。没有“统一战线”难以开展“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武装斗争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主体力量。另一方面,统一战线是党的建设的先决条件。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关系密切,统一战线的组成影响党的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在《寻乌调查》第二章下设的第八项中,毛泽东提到通过“平田、废债、分谷”的方式去“争取贫民”,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进入革命队伍,增强革命力量。在此,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农民进行武装斗争的过程中给农民带来了实际利益——土地,这一举措回应了人民关切,满足了群众期盼,有效动员了武装斗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正如《寻乌调查》中农民唱的歌曲,“团结起来当红军,当到红军杀敌人”[2]206。

2.《寻乌调查》体现出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力量保障

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的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必须是广大的农民。唯有武装斗争才能战胜武装的敌人,唯有农民进行武装斗争才能由农村走向城市建立自己的阵地。如果离开武装斗争,将无法开辟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动员群众形成统一战线。《寻乌调查》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农村和城市进行深入探究[4]22,加深了对建立农民武装和农村政权的重要性的认识。无论是农村的土地革命还是城市斗争,在当时中国那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地上都必须选择立起武装斗争的旗帜。运用“武装斗争”这一“基本武器”,我国的革命者能够直接高效地组成统一战线,达成革命目标和利益诉求,在争取利益后更好地保障和捍卫胜利果实,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起到支撑作用。

3.《寻乌调查》揭示了党的建设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坚强支柱

一方面,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另一方面,党的建设关系到武装斗争问题能否得到正确处理。《寻乌调查》应问题而生,其答革命之问,有力纠正“左”倾错误,发展革命理论,推进党的建设。在一个正确科学的政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寻乌调查》第五章提到群众的关键分歧是“一个肥瘦分配的斗争”[2]236,并基于这些调查和分析,得出解决富农问题必须在抽多补少的基础上加上“抽肥补瘦”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贯彻正确的思想路线,不能根据土地革命开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与优化政策,那么贫农“非恨共产党”[2]199。贫农作为坚固的同盟军,如果自身利益诉求无法满足,就会导致革命动力的缺失,武装斗争难以推进。

五、结语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调查研究工作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商品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6]《寻乌调查》作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经典力作,其蕴含的思想精华历久弥新,始终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心为民的价值取向、坚决彻底的自我革命。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汲取《寻乌调查》中蕴含的精神养分和优秀经验,同时结合面临的新情况回应时代的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注 释】

①“奶子”为寻乌方言,意为“儿子”。“卖奶子”是寻乌部分农民为了偿还地主债务被迫卖儿子的现象。

猜你喜欢
寻乌土地革命富农
农民合作社带农富农作用增强
尉氏:葡萄产业富农家
2021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来了
春风里,奏响助农富农曲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张子炀
习仲勋与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探析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寻乌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