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油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9-02 14:40马欢欢孟创鸽郭桂英韩晓蓉杨振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渭南市盐碱地农艺

马欢欢 孟创鸽 郭桂英 韩晓蓉 许 亮 杨振平 徐 蕾

(1.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陕西 渭南 714000;2.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 渭南 714000)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每年可产出约520 万t 食用油,约占国内产油量的50%[1],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统计局数据统计,我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不足1 亿亩, 且近年来全国油菜的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21 年,陕西油菜种植面积已下降至50 万亩以下, 渭南市油菜产业发展更为缓慢,机械化水平处于空白状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食用油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供求矛盾也随之显著,这也为渭南市油菜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指明了方向[2]。 油菜作为优质养地作物,可显著改善渭南市盐碱地土壤环境,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和保障耕地面积具有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显著提升了油菜生产效益, 这为渭南市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 年是我国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筛选出适合渭南市盐碱地土壤土质、气候等因素的新优品种,做到保产保优和增产增效,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渭南市油菜生产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渭南市油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油菜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高效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推动渭南市油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渭南市油菜生产现状

1.1 种植模式及经济效益

多年来, 渭南当地油菜种植大多数都是零散粗放发展, 多数农民种植油菜仅仅只是为补充自身菜籽油消费。 油菜生产主要以人工为主,生产水平比较落后,管理粗放,产量处于较低水平,亩产100 kg 左右,成本过高,使油菜的经济效益处于亏损状态。 生产上高产、高油、高抗的油菜品种较少,配套的管理技术缺乏,机械化生产水平低下,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和油菜产业的发展[3]。

1.2 生态效益

渭南市盐碱地面积较大, 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下,有研究表明,油菜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能有效抵抗盐碱环境。 通过种植油菜渭南市土地荒芜面积大大减少,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因此发展盐碱地油菜产业对于改善盐碱地生态条件意义重大[4]。

2 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规模小,种植水平落后

渭南市耕地面积较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葡萄等果树为主,同时为响应国家“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政策,给大面积耕地集中种植和机械化生产造成了困扰,且农村劳动力较少,大多以传统的人工种植为主,基本无机械化生产模式, 从而造成渭南市油菜产业发展缓慢。

2.2 新品种推广难,农民接受能力差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可供选择的油菜品种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已培育出高产、高油、高抗、高适、高效及“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 但是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大力推广;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认知局限性,接受新品种能力较差,导致油菜种植品种单一、品质差,使新优油菜品种推广愈加困难。

2.3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缓慢,种植技术不相融合

渭南市油菜的种植时间一般宜在9 月中下旬至10 月中上旬。 多年来渭南市农民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栽种模式, 忽视了对油菜机械种植模式相关装备的应用与研究, 因此未形成与机械化生产相配套的农艺种植技术体系, 成为制约油菜种植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5]。

2.4 机具使用要求高,生产成本难控制

在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 对油菜生产机具和机械化操作的人员技能要求较高, 同时在油菜种植过程中人工费用和机械成本增长较快, 且技术人员操作不够成熟,导致机械成本和人工费用增加较多。

2.5 油菜籽精深加工不足,销售困难

目前,渭南市油菜籽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老化陈旧,且以商户分散经营为主,不同油菜籽品种进行混收,主要进行初加工、粗加工,增值率仅为40%~60%,而我国发达地区和欧美国家的精深加工水平较高,其增值率高达200%~400%。 同时由于交通不够便利, 油菜籽加工后主要在本地进行销售,难以扩大其销售区域, 这也严重挫伤了农民持续进行油菜生产的积极性。

3 油菜全程机械化发展建议

3.1 培育推广新优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积极联合高校、企业,共同加大对油菜优质新品种的开发力度, 培育出适合渭南市盐碱地大规模发展的高产、高抗的优质油菜新品种,从而满足市场对优质菜籽油的需求。 同时,为了提高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着力培育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系列品种,实现油菜绿色高效的机械化种植模式。

3.2 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模式, 提高生产效益

积极推广高新技术,采取轻简化种植方式、适当增加盐碱地种植密度;应用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高新技术, 减少肥药用量; 协调油菜个群关系,促进植株个体生长,增强油菜抗倒伏能力;推行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实现省工省时高产高效的目标, 充分发挥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有效提升本市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3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技服务

加快油菜产业的体制创新, 建立一支专业的油菜领域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先进典型,示范引导农民全程机械化种植优质油菜, 共同推进渭南市油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同时通过网络、报刊、微信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政策、技术等信息,及时发布油菜生产技术措施, 组织技术人员在油菜生产关键农时季节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及指导工作,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点、到户、到田。

3.4 加大政府对机收油菜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劳动力大量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使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对油菜产业中的农机化的需求更为依赖、 更为迫切。 政府一方面应加强油菜种植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应加强油菜产业购买机具补贴政策力度, 增大油菜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以此促进渭南市油菜产业健康优质发展,增加农民油菜种植收入,进一步缩小农民贫富差距[6]。

3.5 加大农机农艺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渭南地区盐碱地特性, 要加大农机农艺融合。 一是农艺最大化适应农机,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 建立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生产技术体系,同时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推进油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二是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相互平衡,根据地区、耕地环境、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和密度、生产方式等特点,因地制宜研发出更为适用的农机,同时优化机械化生产路线,做到农机农艺相结合,共同实现渭南市盐碱地油菜产业机械化生产高质量发展[7]。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油菜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筛选出适合渭南市盐碱地大规模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 探索油菜增产提质增效的生产技术, 是促进油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适合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技术体系, 制定具有实践科学性的生产标准和机械化种植规范, 促进工业与农业融合发展, 从而多方位推进渭南市油菜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渭南市盐碱地农艺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