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2023-09-03 14:01杨亚楠
客联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技术

杨亚楠

摘 要:如今,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如何运用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指导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社会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合理使用科技,会带来科技异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后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根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为我们早早揭示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认真研读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有利于中国不断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稳步前进。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科技异化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生产力概念最早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生产力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们作用于自然,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标志着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基础。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只有应用于生产,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马克思就是从这三方面来论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的。第一是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影响。在机器大工业之前,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投入的主要是体力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与科学技术没有直接的关系。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机器的大规模运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的出现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脑力劳动逐渐超过体力劳动,在促进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是科学技术对劳动工具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还表现在对劳动工具的改进和更新。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工具来说,新型劳动工具生产效率更高,操作也更简单。科学技术越发达,劳动工具就越先进,生产力就越强大。最后是科学技术对劳动对象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科研工具,使人们对自然的研究和认识更深入,探索出更多的新物质,并且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发现物质的新用途,大大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畴。

二、科学技术产生于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从一开始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不断改进技术,并发现了其蕴含的规律。“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以工业生产为例,工业的集中生产对产品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带来的是运输领域的变革。此外,生产组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某一部分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革,与此相应的科学技术也会得到发展。马克思在阐述纺织业的发展过程时,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说明。他指出:“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如果说生产和生活需要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因素,那么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则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机。追逐利益是资本生产的本质特征,而要想获得更高的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

三、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生产力对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指出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变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劳动方式的变革。劳动方式的变革是与劳动工具的革新联系在一起的。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和更新,进而带来劳动方式的变革。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逐渐代替手工劳动,成为生产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此外,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分工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机器的产生和改进,机器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使原有的分工进一步扩大,还产生了部门内部的分工。这种分工使得工人的工作更具体化和专业化,生产的众多领域和工人的劳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分工虽然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增强了工人对机器以及拥有机器的资本家的依赖,使工人不得不服从于资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机器的使用改变了生产方式,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取代了旧的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农民为代表的封建生产被工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所取代。

四、科学技术会发生异化

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物质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但是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实现发展的目的,即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的解放,反而成了发展的阻碍因素。马克思通过对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分析,提出了他的技术异化思想。虽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没有直接阐述科学技术异化理论,但是他所阐述的劳动异化的四个规定性正是资本家追逐利润将技术不断投入生产过程的结果。技术异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以私有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和人异化的结果。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科技异化问题,主要从人本身、社会和自然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第一是人本身的异化。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起初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自由,真正实现人的解放。然而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更加的不自由。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减少劳动时间,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了劳动时间,而这些极大地摧残了工人的身心健康。第二是社会的异化。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机器的应用缩短了产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工人在相同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更多,但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增加,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贬值。增加的剩余价值则成为资本家的资本。此外,工具理性的膨胀使得整个社会变成了经济主导的社会,一切的问题似乎都能通过科学技术得以解决。最后是自然的异化。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是人存在的必要物质基础,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的滥用必然会带来自然的报复。然而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使人们相信科学技术是万能的,无视自然规律,大肆掠夺自然资源,引发了环境、资源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危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科技异化的社会根源。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里,机器的特征是‘主人的机器,而机器职能的特征是生产过程中主人的职能。”因此解决科技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消灭。

参考文献:

[1]郭婷.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6]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

[7]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07.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马克思技术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