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双线双融五维”路径研究

2023-09-04 01:52于志山孟丽娟
法制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学院

于志山 孟丽娟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一、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路径的意义

(一)探索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实施路径的理论意义

1.丰富法治教育的效用研究,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020 年11 月16 日至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1]针对高职生群体而言,如何将法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锁定高职生群体,积极探索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2.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索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涵养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法治思维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而努力成长为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贯彻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体现。

(二)探索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实施路径的现实意义

1.提升学生法治思维水平,形成完善法治素养体系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学生的法治思维,在实践中敬畏和信仰法律,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专业学习、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等人生的不同阶段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拥有幸福人生。

2.为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2]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3]以上两个文件都对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在实施法治教育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法治校、以法育生是必然要求。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高职院校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学生违法犯罪呈显著上升趋势,恶性犯罪也频见报端,直接给社会稳定、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尤其是高职教育体系完善带来严重影响。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有利于助推高职院校尤其是W 职业学院、L技师学院、B 技师学院等高质量内涵发展,为B职业学院建成职业技术型大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践行教育使命

每位学生都肩负着家族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在我国普法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有效涵养,法治意识逐步觉醒。但在日常生活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存在具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法治精神相背离的情况,这体现了“法治知识”与“法治行为”上存在脱节的问题,折射出当代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并未在内心真正树立起法治信仰,自觉做法治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积极探索全面依法治国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而引导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更好地肩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进而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现状调查——以B职业学院为例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例如快手上的“罗翔说刑法”等。但从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甚至是刑事案件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普法教育上还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面向B 职业学院2020 级和2021 级学生共发放有关学生法律素养的问卷5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598 份,有效回收率91.96%。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法治知识碎片化、零散化严重,法治知识甚至严重匮乏

法治知识掌握的多少,能否自觉做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衡量一个人法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储备整体不足,法律知识结构不完善。调查数据显示有3.40%的高职学生表示对法治知识非常熟悉并能够自觉运用到生活中,有81.50%的高职学生对法治知识一知半解,有14.50%的高职学生表示不了解法治知识,有0.60%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高职学生的法治知识严重匮乏。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课程比重大、高职院校普法力度不够、课程开设单一,学生生源素质差、主动学习法治知识意愿低,“法盲”队伍庞大,遇到问题“意气用事”现象尤为突出。以上情况,对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法治意识淡薄,主动接受法治教育意愿低,漠视法治教育现象严重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堪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学生法治意识淡薄,主动接受法治教育意愿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漠视法治教育现象严重。最近几年发生的不法“校园贷”、校园欺凌事件、校园电信诈骗等恶性事件显示,大多数高职学生面对不法侵害时无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有的学生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尤以电信诈骗和“两卡”犯罪为重灾区。以B 职业学院为例,在当地派出所广泛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持续推进校园防范电信诈骗的前提下,每年仍有部分同学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甚至有的学生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针对B 职业学院2020 级和2021 级是否支持开设法律课程的调查中显示:69%的学生非常支持实施法治教育,认为有助于提高法治素养;1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反正自己不听;7%的学生认为无需实施,用处不大;5%的学生认为即使实施法治教育,也不会从中了解太多法律知识。

以上事实和数据都说明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对法治教育有一定的期待,主流是好的。但也反映出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法治信仰缺失,最终会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近几年,出现了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因为情感波折、日常琐事等大打出手、触犯刑法,留下一辈子的污点而饮恨终身的案件。这些事例都能够说明部分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现状。

三、高职院校实施法治教育“双线双融五维”路径

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素养现状,应从法治教育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融合,院校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社会法治环境(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五个维度协同推进,积极探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一)法治教育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以B 职业学院为例,线下部分院系专业开设《民法》《法学概论》等法学专业课程,同时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融入法治元素,线上依托公选课、中国大学慕课网,解决法治教育校本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情况,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线上线下资源,丰富法治教育资源。

(二)法治教育实施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融合

以B 职业学院为例,部分院系通过丰富线上和线下法治教育课程资源,实现对高职学生的显性法治知识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法治报告会”“以案说法”等主题活动,及“走进青少年法庭”等形式,达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力促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融合,实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自觉做到知行统一。

(三)院校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社会法治环境(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五个维度协同推进,构建大法治协同教育环境

在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应集合多部门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努力构建大法治协同教育环境,推进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入脑入心。以B 职业学院为例,学院从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五个角度进行调研,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实施法治教育。

1.顶层设计方面。以B 州职业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职院校在实施法治教育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努力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例如2022 年5 月,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积极组织全院师生开展“中国普法网”微信公众号“4· 15”全面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项答题活动、积极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申报,组织全院副县级以上干部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以B 职业学院为代表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围绕法治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20 年、2021年B 职业学院新引进的教师里面,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的达15 人,其中,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共8 人。这些都为大力实施法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3.发挥课堂主渠道方面。纵观B 职业学院相关专业,以党务工作者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积极融入法治元素,开设《民法》《法学概论》等相关课程,积极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师进行法治教育的素养和能力,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使法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B 职业学院也通过课程思政资料库和课程思政项目评定,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和法治元素,提升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

4.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方面。为营造法治教育的浓厚氛围,B 职业学院通过主题班会、法治教育报告会、手抄报比赛、微信公众号刊载法治宣传文章等方式,努力营造法治教育的浓厚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B 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在学院机电工程微信公众号上,先后推送学习《宪法》《民法典》,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征文活动、主题班会、“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也会积极主动地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5.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方面。B 职业学院还积极加强与驻地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联系,尽最大努力营造浓郁的法治教育氛围。驻地派出所先后多次到校开展反电信诈骗、反校园欺凌主题宣传活动。以B 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先后多次邀请律师事务所律师、法院法官到校开展专题法治报告会,敲响警钟,提高防范,引导学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B 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也组织学生参加该市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协同,B职业学院借助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增强法治教育的说服力。

高职院校法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应该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将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进行整合,形成合力,让学生真正对法治、生命有敬畏之心,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学院掠影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