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言民语”
——“民海拾贝”之限量版(下)

2023-09-05 03:18理/
钢琴艺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奏法触键手指

整 理/ 夏 宇

“稳稳的幸福”

在孩子学琴的进度问题上,关键在于目标,你的目标比较高远,那路途上还是要“一溜儿小跑”或“适度跨越”;如果没有那么宏大的目标,那就追求个“稳稳的幸福”吧!

关于“衔接”

从599到849,跨度确实不小,但主要问题不在这里,我是觉得都用车尔尼不太好,因为它的音乐风格和要求的声音特点较单一,导致奏法也比较单一,达不到更全面的训练效果。所以建议中间加入布格缪勒、海勒等教材;如果不想练那么多练习曲,舒曼、柴科夫斯基、巴托克等很多作曲家为儿童创作的作品也是很好的训练教材。

再谈“过渡”

如果是用重量入门,从单个音、单个手指巩固落奏到多个音、多个手指连奏的这个阶段,要多进行短连句的练习(如从两个音、三个音,再到四至五个音的连奏)。不要过分强调抬指,而要找到抬指、下键和重量转移之间的关系。

夏宇:李老师说的这个思路太重要了!很多练琴少或者几乎不练琴的学生,初学落奏时没找好重量的感觉,直接就往后学了,导致带着一堆问题、拖着沉重的脚步前行。庆幸部分家长能理解老师的用意—练习量太少,进度就得放得很慢。所以最近我用李老师巩固短连句的思路,先让学生把一个音的落奏站好,然后练习两个音的连奏(传递好重量,没传好再来),继而三个音……直到五个音的连奏,教会他们这种练琴的思路很重要(哪怕只是课堂上可怜的一两遍)。

@夏宇 是的,你理解到了。大家一到手指训练部分,就非常注意让学生抬指、下键,其实在此阶段应该多注意的是从落奏到连奏的过渡(否则前面的落奏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是说不要做过多的手指动作(即使是抬指,也是自然即可),重量在手指落下时即送到指尖。

当然,往后肯定是要练习抬指的,否则手指能力上不来。而“抬指”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什么时候练,二是过程如何把握。

什么时候练,就是在自然抬指动作做得很协调以后,同时重量也可以较好地跟着指尖走的时候。

至于如何把握过程,应先从两个音,再到三至五个音,逐渐动起来。不一定要再去找专门的训练内容,如果我们的作品里是“do-re-mi-fa-sol-fami-re-do”这样的一组音,就可以直接拆解为如“do-re、re-mi”这样相邻两音的二连音组合,然后再练相邻三个音的练习,继而是四连音、五连音。

总之,为了解决某个技术问题,大家不要总想找个对应的练习曲弹就行,而是要把手头正在弹的作品中的问题分解,才有可能就地解决这个问题。当你在课堂上用这样的方法帮他们解决问题后,一定要习惯性地对学生说“以后遇到这样的乐句,就这样练”。这样的好处是让学生慢慢知道自己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该怎样找到解决办法。

落奏到短连奏、短连奏到长跑句之间的过渡非常重要,是教学中的关键,因为其中的变数非常多,也是教学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前期不要过度强调独立性,抬指动作一定要自然(只动一个关节),手腕动作越小越好(但要放松)。等这些动作熟练了,再开始强调手指独立性方面的训练,这时也不建议强调高抬指,只是强调颗粒性出来,下键的速度加快一些(注意避免手腕加力)就可以了。这个阶段应该放在5、6岁以后,避免4岁的孩子做(因为这对他们而言太困难了)。

基本功

《哈农》的使用方法各种各样。就像我在课程里说的,《哈农》是“药”不是“饭”,如果有一些针对性的训练,练习一下还是可以的,比如独立性训练—当然论独立性练习可能施密特更好一些,但我不太赞同599阶段就用。这个阶段只需要把该练好的作品练好(是真的练扎实,不是练会或练熟),其实不需用《哈农》来强化。好比一个孩子缺少维生素,难道非要给他吃药吗?一般而言只要注意营养搭配就行了。而在这个阶段若使用《哈农》我觉得弊大于利—缺少乐感训练、曲目枯燥、技术单一、注意力不易集中……总之,大家至少要知道:基本功训练不是必须有的,《哈农》也不是非得用的。

肉肉妈妈:李老师,肉肉每天会练一点点《哈农》,因为要训练落奏和跳奏,所以每种奏法用《哈农》的谱面过一遍。他每天练一个小时的基本功,《哈农》只占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练施密特、天天练练和音阶琶音和弦了,这样安排可以吗?

@肉肉妈妈 这个年龄我还是不太建议过多练习基本功,还是应该放到正在学习的作品中练习。基本功太容易造成简单机械的训练,对于小孩子来讲会带来“惰性”练琴,听觉要求和形象刻画都有影响。其实只是给他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乐曲,然后要求把速度和技术指标达到标准就好了。

我发现很多老师在作品中遇到一个问题,马上去找练习曲练,练习曲有问题,马上找基本功练……其实我想说,大家要学会动脑:就在作品里练。

勿忘“音乐”

还是要在曲子中对涉及的技术进行分解训练。平时练再多基本功,都不能替代在乐曲中的音阶、长短跑句、句法和情绪变化所需要的用力、手指和触键的分解训练。

喜欢弹琴的孩子一定要真正地让他把音乐弹好,“弹得好才会有兴趣”。

成人学琴

对于成人来讲,太在意动作的对错(甚至都不是对错,几乎就是动作是否“好看”了),真的没有必要。很多人认为动作对了才会好听,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首先应该好听,如果发现不够好听,再看是不是动作的问题。至于动作在视频中看着“大”或“小”,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成人学习钢琴更“深入”的理论和理念,其实没有。因为真正弹琴的理念和理论不分“成人”或“儿童”,只是成人通常“脑子”走在“手”前面,而儿童大多数是“手”走在了“脑子”前面。所以成人弹琴只需要注意“自然”和“舒服”就好。当然,不是说“认真”不好,只是更需要先找到一个弹琴的总体状态,这时候过度注意手指和手形的一些“状态”并没有太大意义(这样反而容易影响整体技能的形成)。

其实,某种角度上讲,弹多了自然就协调和放松下来了。新司机和老司机最大的不同不是动作是否“正确”,而是是否“自然”和“协调”。新司机动作怎么练还是新司机的样子,不可能像老司机那样自然(这点大家一定有体会,我们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分出新老司机了)。

在“新司机”的阶段,大家都会遇到手腕、抬指等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刻意”去解决,有些问题熟练起来就好了—此时再看哪些是熟练后依然“没改变”的,才是需要上课再进一步解决的。成人弹琴无论怎样都不太可能像从小练的孩子那样自然,否则为何大家都要抓“童子功”呢?成人真的不要追求动作上的那些东西,只要把音乐表现出来,有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就好了。有时候有经验的老师恰恰是知道哪些问题现在“不用讲”。

均 匀

均匀不是“平均”,比如律动的均匀是指“均匀的律动”,里面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要均匀,而不是每个音的强弱都“平均”化—那就没有变化了。就像我的课里总强调的,音乐是一种语言,语言生动的基本特点就是“抑扬顿挫”(即声调和快慢的变化),只是它要在一定的规律中变化,而不是“意料之外”的“突变”。

致青年老师

很多年轻老师喜欢看一些讲得非常具体的课程,比如“第一课,前XX小节练习的是什么?注意什么?要做到什么?后XX小节要怎样去做?”这样的课非常实用,但太像“语音导航”了。若导航失灵,很多人就变得“寸步难行”。我开车也会用导航(很多时候除了方便更重要的是看看路况),但脑子里经常会去努力地记住一些路标,这是哪里、什么方向、什么路、哪条街,等等。然后回想如果不走这条路,还有没有别的路?有时候甚至故意去走另外的路尝试一下。用教材也是一样,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看到一首作品,就能自己分析音乐的特点、技术的难点、教学的要点,以及训练的方法和练习的步骤。

还有一点,就是经常想想有哪些曲子和它是相似的,可以共用和替换的,比这首更好一些或者更有挑战一些,等等。大家记住,脑子和胆子是“用出来”的,不懂原理的时候可能不太敢,但现在我给了大家方法,所以一定要大胆地尝试。我在大学的教学法课的考试就是让学生分析一套教材,我给成绩的第一原则就是越是新的、没人用过的教材分析,分数就越高,这其实是鼓励学生学会寻找、发现和分析新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

颗粒性(non legato)和连贯性(legato)

关于颗粒性(non legato)和连贯性(legato)的问题说复杂确实非常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把颗粒性(non legato)到连贯性(legato)想象成一个从0到100的无极调节开关,我们教学肯定重点抓0和100这两极,至于具体演奏时的数值就是演奏者本人如何选择的问题了。要记住:不可能0和100同时存在(而且0和100都是用得最少的,大多数情况下的调节数值应该是在30至70之间)。

若把这个数值想象成百分比:比如歌唱性是70%,那么就说明其中还包括了30%的颗粒性;反过来,如果强调颗粒性,也不能把颗粒性做到100%,可能是70%的颗粒性,那么其中的歌唱性自然就是30%。100%的歌唱性是不存在的,而100%的颗粒性就是跳音了。注意:此处探讨的都是带连线的(也就是说都是连奏)乐句奏法。

即使在落奏入门中,也需要有内在的歌唱性(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而入门奏法中,除了用连奏入门,一般是没有歌唱性奏法的内容的。不过一旦进入了短连线的学习,奏法上的歌唱性就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不太喜欢用各种“描绘性”的词语来界定这些奏法,因为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比如琵琶,我因为弹《夕阳箫鼓》,看过一篇分析琵琶奏法的文章,其中列举了琵琶的奏法,包括挑、双挑、小拂、拂、勾、临、剔、抹、分、摭、扣、扣双、倒分、滚、弹剔双、双抹,等等。后来问了琵琶演奏家,他说这些奏法的说法,其实关键的也就两三种。其他的都由这两三种衍生而来—这说到底是典型的把问题复杂化的现象。

“极连奏”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因为如果legato翻译成连奏,那么non legato就无法表现出连奏的概念,如果强调了non legato是“连奏”,那么legato就只能翻译成“极(更)连奏”,别为这个词困扰,还是用non legato和legato来表述吧,因为,这个概念在中文中“无解”。

关于“护眼”

保护眼睛的最好办法是把整个房间的照明变亮一些,然后用一个不太亮的灯照谱子。现在的那些钢琴灯大多数是不好的(都太亮),过度反射反而会伤眼睛。另外,可以考虑到复印店把要练的谱子复印在浅黄且不反光的纸上。

光源面积越大,漫反射效果越好,对眼睛伤害越小;光源越集中,照射越直接,反射点越强,相对就更容易刺激眼睛。

关于“下键”

下键实际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挥动”,一个是“触键”。挥动在前,触键在后,挥动可以有快慢,但触键没有。触键的速度低于某个“值”就不可能出声了。这是钢琴结构决定的。大家的误区在于把下键的两个部分动作作为一个动作整体来分析。大家说到敲钉子,想一下真的有“慢下敲钉子”吗?这个慢是真的慢吗?还是比慢快得多?我说的快触键是比慢慢触键快得多,但也可以是在快触键中慢触键,但不管怎样触键是没有慢触键的,它的极限速度就是要能发声,这个速度值比起“慢”要快多了。

关于“视奏”

只粗略地把音符节奏弹对的视奏是在“玩儿”,不是训练。而“操作技能”是需要通过训练实现的。但训练更多是“负体验”(练不好的挫败感),而视奏则是“正体验”(从无到有的成就感),熟的作品弹错了要挨骂,视奏能弹下来就是棒棒哒,自然孩子喜欢视奏。

明确训练目标,强调曲目的标准化质量,重点陪练重点曲目,盯住重点问题必须完成,然后奖励自己视奏玩儿。

如果把顺序搞反了,效果就正相反。

关于“听话”

如果小朋友喜欢音乐又听话,家长就应该珍惜、呵护这份对音乐的热爱和耐心(以及对家长的“顺从”)。我们可以趁着孩子喜欢和听话,适当给他加点儿“量”,但要小心当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通常6至7岁),“自我意识”增强会带来“反弹”,这是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不以“谁家孩子听不听话”为转移。

这就是为什么到8岁左右会有一批孩子放弃学琴,就是家长说的“不好管了”。通常这些孩子在此之前都表现比较听话、顺从,然后就突然出问题了,弄得家长和老师都很不适应。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继续“加压”和“加码”,反而会更刺激孩子的对抗和抵触,所以我希望如果孩子早期表现的“好”,家长其实反而要小心呵护,并善加利用为好。

“跳”与“如何跳”?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该不该跳,二才是如何跳。该不该跳,首先从具体的情绪和句法上来看,如果需要强调句尾,甚至要突出尾音,可以考虑用跳(但通常在比较准确的记谱法中,这里除了点还会加上一个重音记号);而句尾若是自然的收句,语气是礼貌、轻柔的,就可以考虑用收句的提手动作。

另一个让大家困惑的是记谱法的问题,有些句尾连线加点,有些句尾只有连线没有点,如果不是特别强调句尾的语气,就可以认为这个点(或没有点)就是收起来,而不是要强调这个音。但如果语气是加强的,例如有渐强的标记或重音记号,则可以理解为强调句尾音,可以更多发力一些。

至于跳音该怎么跳是很难界定的,因为任何一种奏法都不是绝对的。比如“从上面落下来的跳”手臂提多高?一个手掌的距离?两指宽的距离?还是只提起来“一点点”?这些都是“提起来”,但却没有标准。又比如贴键跳,没有了距离,如何向下用力?靠手指勾?靠手腕压?靠手腕向前或向后撤?这些都对,但不可能在一个动作中都用上,那怎么选择?

我经常给学生的原则就是:没有对错,只需合理。第一,奏法与句法、情绪、形象表达的要求合理;第二,奏法与教学原则和训练步骤要求合理。我强调落奏式的跳奏是因为我的教学规划是学完落奏学跳奏,所以肯定是要求先体会落奏式的跳奏。如果是连奏入门,还没有体会过提落手腕的动作,你们觉得该用哪种跳奏呢?—一定是手指跳奏了。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阶段不同,甚至可能学习的步骤也不太相同,在教法上有多种理解和运用,这个也是非常正常的。原理本身就是要指导实践的,而实践的过程一定和原理有很多的细微差别,这往往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和热点。但大家一定要理解很多钢琴演奏理论的产生是不同时代的结果,而有些的确比较陈旧了(不等于没用),有些可能更接近现代的理念(理解不准确也不一定“好用”),只要理解了就好。

我上学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纠结和困惑,但可惜那个时候并没有一个老师能给我一个非常全面和系统的解答。并不是我的老师们水平不够,而是每个人的解释都对但又都不一样,所以才激发了我认真研究演奏法和教学法。

原本只是整理李老师群内的精辟言论,没想到随手搬运整理即超万字!又被李老师狠狠感动到了!

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深入理解、坚持实践起来,才不辜负学生的未来。

让我们同李老师一起携手度过一个又一个浓度满满的春夏与秋冬!(全文完)

猜你喜欢
奏法触键手指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手指操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浅析双排键电子琴的奏法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笔穿手指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手指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