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杖头木偶艺术传承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05 19:58许金显
剧影月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如皋木偶戏如皋市

■许金显

如皋木偶戏,兴于元明,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有杖头、提线、布袋、大灯彩木偶、扇子木偶多种。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如皋出现了高约3米的灯彩木偶,与杖头木偶同台表演;道光年间,出现了扇子木偶。至清末民初,如皋杖头木偶戏班有100多个。木偶艺人半农而息,农闲而出,游走于集镇乡村,其队伍规模和木偶表演曾极一时之盛。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以娄加班为主体,整合其他班子组建了如皋木偶京剧团。

如皋杖头木偶在人物造型上兼容南北风格,早期在制作工艺上较为粗糙简单,经过历代木偶制作艺人不断探索和实践,如今能运用多种新型材料制作,木头能俯仰转动,眼能睁闭,嘴能张合,手能表演甩水袖、摇扇子、写字绘画。在表演形式上,如皋木偶艺术以杖头木偶表演为主,亦融合皮影、布袋和提线等表演元素;从最初单一的“微调”表演到后来的戏曲表演,逐步形成了融戏剧、歌舞、杂技、音乐剧为一体的表演风格,加之运用人物同台等表演手法,形成了如皋杖头木偶以“悠久的民间艺术传统,神奇的舞美特技,精湛的木偶制作及其出神入化的操作表演”为基调的艺术特色。

20世纪50年代,如皋木偶戏演出剧目大都从原有保留节目中遴选,后期以移植和创编现代戏为主,演出活动区域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曾先后创作排演了《白蛇传》《三打白骨精》《三女下凡》《孙悟空大闹盘丝洞》等近百个优秀剧(节)目。其中,1989年创作排演的木偶神话剧《红螺女》,1990年被选调赴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誉满京城。1999 年3月创作的儿童木偶剧《大禹治水》受文化部委托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欧洲木偶艺术节,获“特别奖”。2006年11月,如皋杖头木偶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自20世纪90年代始,如皋木偶艺术团逐步向综艺转型,演出以服务政府中心工作为主。到2010年初,木偶艺术团被划归新建的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原文广传媒集团)管理。接手这个团之后,中心首先从硬件上给予扶持,添置舞台车和灯光音响设备,剧团迁入新广电中心后,配备了国内木偶皮影院团里数一数二的排练厅;其次整合广电文化资源,以购买服务和产品形式进行扶持,奋力迈开传承与发展的实践步伐。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原文广传媒集团)党委广泛调研和听取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木偶艺术团的发展方向重新做了定位。每年对木偶艺术团出台专门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文件,既明确扶持义务,同时也明确木偶艺术团在传承上的责任和目标,推动了木偶艺术团由过去的综艺表演为主转向木偶表演为主。此外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在4A级的如皋水绘园风景区设立了“如皋杖头木偶展演基地”,坚持常年义务演出,通过“窗口”效应对外展示木偶技艺。为了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的对接,木偶艺术团与影视娱乐频道共同打造儿童木偶电视栏目。其中,木偶短剧《紧箍咒》获江苏省电视文艺奖、戏曲节目类二等奖;《木偶总动员》栏目获全国二等奖。中心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使这个团在渐渐地恢复“元气”。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是要在更高平台、更高起点上,统筹推进如皋木偶艺术团的人才培养、剧目创作以及如皋杖头木偶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原文广传媒集团)在按产业化目标对木偶艺术团推进产业化管理过程中,始终以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如皋杖头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切入点。2010 年9月,如皋市木偶艺术团组织举办“如皋杖头木偶表演”拜师仪式,用传统的方式拜如皋木偶艺术传人、国家二级演员颜伯林为师,一方面充分激发老艺人们的传承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拜师活动,通过传帮带,推动一批中青年演员不断上进,不断研习,精进木偶操作技艺。为了提升中青年演员的木偶操作水平,如皋市木偶艺术团确立了木偶表演理论讲座与木偶操作基本功训练相结合的常态化培训机制,确保木偶操作基本功天天练、周周查、月月考。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先后还邀请陕西民间艺术剧院一级演员闫毅老师、上海戏曲学院木偶教研室主任赵根楼教授先后来剧团教学和举办专题讲座。在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支持下,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先后选派木偶小戏参加第21届国际木偶艺术节演出和金狮奖第三、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技艺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木偶艺术团的表演人员素质、技能及其热情得到了大幅提升。2013年1月,如皋某精品折子戏组合被选派赴新加坡参加第20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交流,连演20场,场场爆满,受到中外观众的高度评价。

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从自身实际出发,主要依靠剧团自身力量加强木偶小戏节目的打磨和储备。刚开始推行时,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原文广传媒集团)外部面临来自宣传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压力,他们希望剧团最好月月排大戏、年年有精品获奖;在剧团内部面临着来自演职人员的阻力,许多演员有畏难情绪,剧团内那种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等、靠、要”的思想一下子还难以克服。但是自如皋市木偶艺术团20 多人在2012 年赴成都参加了第21 届国际木偶艺术节后,团里演职人员情绪为之一变,国内外木偶院团的精彩小戏表演让他们眼界大开。回来后,如皋市木偶艺术团自己提出了打造“一人一品”的思路,以微戏剧理论为指导,打造微偶剧。全团上下积极参与,演员在完成日常演出的同时定方案、想绝招、攻难关,先后生产了《寿星题字》《唐寅作画》《高跷女孩》《人偶变脸》《梨花颂》《人偶肚皮舞》等一大批短小精悍、各具特色的木偶小节目。尽管这些木偶小戏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打磨和提升的地方,但一推出,有些节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小戏的创排来恢复和提高演员的基本功,推动剧团由单一的杖头木偶表演向布袋、提线、铁枝木偶等多元化发展,与其他戏曲元素、其他表演样式相结合,以适应现代舞台剧表演的需要。组织相关人员不断观摩学习和研究兄弟院团打造大戏的经验,不断寻找和论证可供排演的剧本,也在不停地打听和物色可以给如皋木偶艺术团提供支持的导演与编剧。2012年初,如皋市木偶艺术团曾就一些题材与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些老师进行了探讨,比如大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剧目的题材、剧本、导演以及演员的素质、灯光舞美等多个方面,更涉及剧目的包装、推介和运动,这中间有一个学习和琢磨的过程,比如舞台装置的简化和软化问题,如何使如皋杖头木偶表演更加细腻化,如何更彰显如皋杖头木偶的个性化特色等。如皋市木偶艺术团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终于以新的面貌呈现和展示出它的活力和魅力。

我认为,如皋木偶戏应该提档升级,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如皋市非遗办应抓紧申报如皋木偶戏的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如皋木偶戏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如灯彩木偶、一根线木偶和片子木偶等,把多种表演形式的木偶戏“打包”申报有利于通过评审。经费上给予支持,减轻经济压力。如皋市木偶剧团作为如皋木偶戏省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单位,希望如皋市政府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必要的经费支持,进一步减轻剧团经济压力,使剧团解除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把培养人才、传承技艺、创作剧目等保护工作做得更好。通过政府、剧团和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如皋木偶戏再现辉煌。立足于自身的艺术传统、文化资源、人员团队来选材、创编,从演员阵容上,以老带新,大胆对剧团的靓丽新秀委以重任,充分调动他们的唱、念、做、舞等表演才能,发挥和展示如皋木偶艺术的地方特色。同时,要向其他兄弟木偶院团在传统表演技艺、节目创新、综合才艺、歌舞演唱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学习。立足于本团的木偶艺术根基,回归木偶艺术本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团内老艺术家的积极性、示范性,带动中青年演员创编木偶节目。同时加强新学员的木偶艺术基础训练,在团内形成互帮互学、你追我赶的良好艺术氛围,人人都为传承发展如皋木偶艺术尽心尽力,不断提高剧团木偶艺术的表演水平和节目的艺术质量。努力创造条件,把优秀学员分批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和兄弟院团培训深造,虚心学习兄弟院团艺术家的表演特长,提高我团演员的艺术表演水平,同时还要向兄弟院团学习管理、艺术生产和营销经验,博采众长,不断提高剧团的艺术水准和管理水平,传承发展好如皋木偶艺术。

猜你喜欢
如皋木偶戏如皋市
木偶和木偶戏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爱的表白书
传统戏剧——木偶戏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木偶戏
木偶戏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把世界带进如皋,把如皋带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