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精脱硫工艺的优化与应用研究

2023-09-05 04:43
山西化工 2023年8期
关键词:硫醇结焦噻吩

杨 璐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1600)

0 引言

某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焦炉8 座,设计产能300 万t/a,还匹配有38 万t/a 甲醇和35 万t/a 煤焦油加工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工业萘、焦炭、沥青、蒽油、酚类、甲醇等产品。原料气量为60 000 m3/h,年产氢气1.0 亿m3、LNG12 万t(公称能力)、高纯氢600 万m3。由于此行业对于技术的要求和原料质量的要求较高,所以对原料煤气的质量把关严苛,车间的实际生产中,对于精脱硫系统的把控是重中之重[1-3]。所以对其中全程反应的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优化改造可行方案对于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具有很大意义。

1 存在问题与分析

当前的车间的精脱硫系统涉及到的问题以下两方面:一是床层结焦现象严重。增加了催化剂更换频次;二是由于一级加氢反应器不可切出的问题,导致催化剂需要停车更换[5-7]。

1.1 精脱硫系统的数据分析

图1 为现行使用的精脱硫系统工艺流程。车间接入的原料煤气的H2S 质量浓度均未超过20 mg/m3,在经过一些列的脱硫经过压缩进入精脱硫工艺环节后,使得最终出口的硫质量浓度限定在0.1 mg/m3以下即认定为达到最终的脱硫目标。

图1 精脱硫工艺流程图

在某公司生产中数据可以得到输入的初始气体中COS 与CS2占全部有机硫的九成多,通过反应后,检测到一级加氢出口大部分COS 与CS2含量基本接近于0,有硫醇或噻吩生成情况,二级加氢过后硫醇、噻吩数据基本没变。得到一级加氢反应过程是硫醇与噻吩产生的主要环节,二级加氢反应过程实现剩余的COS 与CS2最终的清零。

1.2 硫醇与噻吩含量提升分析

为便于分析,现将车间的化验数据绘图得到图2,得到经过一级加氢工艺环节确实存在硫醇出现增加情况,但是噻吩数据变化不大。再分析一级加氢反应前后煤气的组分全分析数据,得到除了大部的H2、O2、CH4、N2、CO 等气体,还检测到微量烷烃、烯烃等物质。其中经过一级加氢工艺环节乙烯体积分数由1.69%变化到0.08%,反应消耗大部分乙烯,推断H2S 与其中烯烃反应作用产生硫醇,另外乙炔与H2S 反应最终C2H5SH 产生,在经过加氢反应也有硫醇产生可能,所以推断一级加氢反应由硫醇产生是科学的[8-11]。

图2 一级加氢进出口硫醇和噻吩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再加之整个反应过程涉及到较为宽泛的压力以及温度取值,还有噻吩类自身较小的加氢活性特征,因此噻吩反应速度与其他硫化物相比,不在一个量级,故噻吩脱除的情况不好。

在以上分析后得到:H2S 的存在是硫醇、噻吩的增加主因,且其是经过CS2,COS 的加氢反应得到,所以也说明了硫醇二级加氢完全去除的原因,在二级加氢前就反应消耗结束。所以对于有机硫的脱除先后顺序需要重新考量,可以先脱除CS2、COS,再脱除硫醇,噻吩等。

1.3 加氢催化剂结焦的分析

由生产经验得到,对于一级加氢催化剂需要定期更换,这是因为催化剂结焦降低其阻力值和加氢效果。催化剂结焦原因,这是由于在脱硫工艺中的气体存在汽轮机油、洗油、焦油等,再加之不同温变下导致的部分聚合、结焦等情况发生,这就使得催化效率大打折扣。

2 一级加氢工艺的改进

通过对含硫量的分析,COS 与CS2具有简单的分子结构,伴随较少副反应,一级加氢反应器出口中硫质量浓度为63 mg/m3;硫醇、噻吩具有较差加氢活性、且副反应易发生,硫质量浓度为36 mg/m3,所以要进行针对性地分步脱除工艺。

2.1 COS 与CS2 的脱除方案

考虑到COS 与CS2本身的反应特性,所以其反应速度快,且较少受到的外部干扰。所以只是考虑将一级加氢催化剂计量增加即可达到工艺提升目的。考虑到一级加氢反应器对于催化剂不能续加的情况,所以提前在一级加氢反应器前增设预加氢反应设备。

2.2 硫醇与唾吩的脱除方案

通过对上述脱硫工艺环节的反应分析,得到加氢环节对有机硫脱除效率的高低起很大作用,再加之含有硫醇、噻吩等结构复杂、加氢活性相对较差的硫化物,对其脱除才是最关键环节。上述分析H2S 存在两方面影响环节:一是结合烯烃使得硫醇和噻吩含量提高;二是降低了噻吩脱除反应速率。所以可以得出,抑制H2S 产生及参与反应对于脱除率增加意义很大。因此,首个氧化铁脱硫设备A 中更换为铁锰催化剂,可以同时实现加氢和脱硫,将氧化铁脱硫设备B 中前半部换为铁钼催化剂,经过一级加氢后煤气第一时间接触铁锰脱硫槽,完成H2S 及时的脱除,尽可能少地出现在加氢反应当中,抑制其参与硫醇、噻吩加氢反应产生的负面效果。图3 即为按照分析改进后的流程。

图3 改进后的精脱硫工艺流程图

3 改进效果

将改进的精脱硫工艺应用在某生产中,并且对其成熟调试后的方案进行检验,得到表1 各项化验数据,显示COS,CS2在经过一级加氢后测量的数据明显变小,加氢+氧化铁出口B 未测量出现噻吩和硫醇,到二级加氢反应时,二级加氢反应器由于前期较高脱硫率,所以几乎不会产生工作负担,脱硫率达到100%;同时还做了一级加氢切出实验,得到切出系统后的化验数据,表明改进后,进行不停产更换催化剂方案可行性很高,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催化剂更换频率降低50%,由原来2 次/a 变为1 次/a。这样就能确保生产的全年不间断,使得整个车间的生产效能提升近22%。

表1 改造后精脱硫系统全分析数据 单位:mg/m3

4 结语

综上,经过对脱硫系统的反应过程深入分析,针对性地采取分步脱硫的改进工艺方案,并且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结果表明:

1)H2S 的存在是硫醇、噻吩的增加主因,也是影响脱硫速度的关键。

2)通过对工艺环节的改进以及相关催化装置的变化,使得催化脱硫的效果达到100%,同时实现设备的全年不停车加注催化剂,提升了近22%的生产效能。

猜你喜欢
硫醇结焦噻吩
液化气催化氧化脱硫醇的新一代催化剂
超临界压力RP-3壁面结焦对流阻的影响
硫醇(酚)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浅析液化气脱硫醇技术
探讨医药中间体合成中噻吩的应用
4,7-二噻吩-[2,1,3]苯并硒二唑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
600MW机组配风改造降低锅炉NOx生成及结焦的原因分析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直接合成法制备载银稻壳活性炭及其对苯并噻吩的吸附
基于试验载荷的某重型燃气轮机结焦积炭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