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设备

2023-09-05 04:43
山西化工 2023年8期
关键词:零排放浓水反渗透

朱 峰

(兖矿能源(鄂尔多斯)有限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1 矿井处理技术及创新性

目前我国主流的处理工艺为“预处理+生化处理+纳滤+反渗透”等,矿井水工艺能有效保证出水水质较好。但现有处理工艺主要缺点有反渗透浓水很难处理,盐份很高;也有部分采用蒸发浓缩液的方式实现浓缩液的减量化,蒸发处理后剩下的浓缩母液仍未找到很好的处理方法,结晶盐纯度较低难以资源化利用,反渗透成本高[1]。

该项目技术采用“预处理+多级膜高效浓缩+多效强制蒸发结晶+分盐”的治理工艺,进行工程化和集成化开发,通过多级膜高效浓缩,蒸发结晶、分盐资源化实现矿井水深度处理达标,其创新点及技术先进性如下:

1)采用多级膜高效浓缩组合工艺,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膜浓缩技术及装备,提高了膜浓缩回收率,解决了浓液减量化难题。

2)采用化学除硬,避免了结垢的问题,克服修复技术施工、运行的限制,降低运行成本。

3)采用多效强制蒸发结晶技术,多效蒸发器提高了盐的纯度,且为降低系统中杂质离子的浓缩聚集,为系统内的杂质离子设置了一个出口,使系统内的杂质离子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保证结晶盐的品质,从而解决了结晶盐纯度较低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4)形成了一套典型的矿井水深度处理工程模式。

2 主要工艺流程及指标

3 重点创新内容的实施

项目技术主要采用“预处理+多级膜浓缩处理+多效强制蒸发结晶+分盐”的工艺流程(图1)。其中,二级膜浓缩和三级膜浓缩通常需要协调考虑,是零排放的重点和难点,工艺路线较多,主要技术难题是经济高效的防结垢预处理技术和高倍浓缩技术。设计出水指标见表1。

表1 设计出水水质指标

图1 工艺流程图

3.1 预处理技术

井下预处理没有考虑除铁锰,没有过滤装置,地面预处理目的是调节井下避峰就谷排水,去除水中铁、锰离子,进一步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等影响膜浓缩处理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2]。预处理采用“调节曝气+过滤”的工艺。矿井水处理过程中的过滤形式采用V型滤池。V 型滤池不仅滤料层厚度能够满足要求,纳污能力强,且采用气水反冲洗,冲洗效果好,滤速高,能耗较低,占地面积小,能够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3.2 多级膜浓缩处理技术

一级浓缩处理处理技术相对成熟,采用“超滤+BW反渗透”工艺,UF 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出水浊度≤1 NTU,SDI15(污染指数)≤5,为反渗透处理提供较好的进水条件。本项目二级膜浓缩前采用药剂软化+管式微滤(TMF)的预处理工艺,在三级膜浓缩前采用管式微滤(TMF)+离子交换+除碳工艺,二级膜浓缩采用BWRO 工艺,三级膜浓缩采用DTRO 工艺。通过膜技术处理将绝大部分污染物质截留在浓水一侧,实现ρ(TDS)≤1 000 mg/L,浓缩后的浓盐水水量占总水量的10%以下,ρ(TDS)在10 000 mg/L以上,满足蒸发结晶的经济性要求,并为后续蒸发结晶做好准备。

3.3 多效强制蒸发结晶技术

蒸发结晶是零排放过程中浓盐水处理的最主要方法,也是最终方法,主要有蒸发塘(晾晒池)工艺、多效蒸发工艺(MED)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工艺(MVR)[3]。该项目采用MED 多效蒸发工艺,MED 利用蒸汽加热物料,之后再利用物料产生的二次蒸汽加热后一效的物料,依次循环,一般三效蒸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同时可以分别控制各效温度,有利于分盐操作;运行费用方面,在蒸汽价格较低的地方MED 优势更加明显,电费0.8 元/(kW·h)情况下,蒸汽费70 元/t。相比较而言,工程投资较低,运行维护费用低,且运行电耗低。该工艺技术将膜浓缩产生的少量浓盐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分离出来,实现固化,便于利用及最终处置,同时产生合格产品水。产品水ρ(TDS)≤1 000 mg/L,体积流量近乎等于浓盐水的体积流量;根据具体要求,产生的固体盐类可以是混盐,也可以是满足一定技术要求的工业原料盐。

4 技术产品应用示范案例

4.1 项目简述

某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建设时间为2019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

该矿现有2 000 m3/h 的地面净化处理站,主要以去除水中悬浮物为目的,出水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2,但因处理系统主要设备为租用环保设备厂家,且能力不能满足今后水量增大的需求,经矿方多次论证后,准备在井下建一座预处理系统,处理能力3 000 m3/h。根据水质分析,该煤矿矿井水含盐量3 300 mg/L 左右,因此,需要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项目处理对象为井下预处理系统的出水。

设计一级浓缩采用“超滤+BW 反渗透”工艺,二级浓缩采用BW 反渗透工艺,三级浓缩采用DTRO 反渗透工艺,系统中除硬采用“药剂软化+管式微滤膜”工艺,浓盐水处理采用“多效蒸发+分盐结晶”工艺,生产Na2SO4,占地面积省,技术成熟可靠,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可保证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 三类水质(非湖、库)和表2水质指标要求,同时ρ(TDS)<500 mg/L,ρ(硫酸盐)<250 mg/L,ρ(氯化物)<250 mg/L,且系统回收率不小于96%。

4.2 项目工艺流程

矿井水提升上来后先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曝气系统,氧化水中铁锰离子,出水进入V 型滤池,过滤去除水中残留悬浮物、胶体及铁锰沉淀物,出水进入一级预处理系统,一级膜浓缩预处理采用自清洗过滤器和超滤工艺,进一步提高反渗透进水水质,减少污染堵塞,延长膜使用寿命,一级膜浓缩回收率70%;一级膜浓缩的浓水作为二级膜浓缩的进水,该浓水经过药剂软化去除钙、镁、硅,通过管式微滤去除钙、镁、硅的沉淀物,进入二级膜浓缩的反渗透单元,进一步浓缩,回收率80%;二级膜浓缩的浓水浓缩后含盐量40 000 mg/L 左右,加药进一步软化去除钙、镁,通过管式微滤去除钙、镁沉淀物后进入离子交换系统,去除钡离子及少量钙、镁离子,脱碳后进入三级膜浓缩,回收率55%,浓缩后浓盐水质量浓度达100 000 mg/L以上,待蒸发结晶。三级膜浓缩产生的产品水混合后收集到产品水池,待回用。管式微滤的浓缩液、离子交换的再生废液收集经管式微滤、化学沉淀处理后,产生的泥渣压滤处理,上清液返回至各级浓水预处理系统,循环处理利用,产生的固废委托有相关资质的部门处理。滤池反冲洗水经澄清处理后清水回至调节池,污泥水送至洗煤厂浓缩池处理。工艺技术框图如图2 所示。

图2 预处理和膜浓缩工艺流程图

该煤矿矿井水为Na—SO4型水质,氯化物占比质量比不足1/20,分离Na2SO4结晶盐后,再分离NaCl并不经济,因此少量氯化钠与杂盐一起结晶分离处理。

浓盐水经上料泵并经二次汽冷凝水预热后首先进入到三效蒸发器中,经三效蒸发器循环泵在三效加热室和分离室中循环浓缩,部分浓缩液由转料泵排入二效分离室中,经二效蒸发器循环泵在二效加热室和分离室中循环,进水得到进一步浓缩,部分浓缩液由转料泵排入一效结晶分离室中,经一效蒸发器循环泵在一效加热室和结晶器中循环,进水最终浓缩达到过饱和结晶出硫酸钠,关键是控制蒸发终点浓度在硫酸钠的结晶区。一效蒸发的部分浆液经出料泵排入稠厚器,使一效结晶器固液处于平衡状态。

一效结晶器设盐腿进行淘洗,以提高盐的纯度。进入稠厚器的晶浆,再进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脱水;离心分离得到的结晶为Na2SO4结晶单盐(含水率≤5%),硫酸钠结晶经干燥后包装,可以考虑作为普通玻璃、燃料、造纸等工业以及天然碱或元明粉行业的原料出售。离心母液可由母液泵送回一效蒸发结晶器。为降低系统中杂质离子的浓缩聚集,外排一部分母液去杂盐干化系统,为系统内的杂质离子找一个出口,使系统内的杂质离子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保证结晶盐的品质。工艺技术框图如图3 所示。

图3 蒸发结晶工艺流程图

4.3 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可减少矿井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每天最多可为矿区及周边企业、农业生产提供65 000 m3以上的可利用水源,减少了地下水的取水量,保护了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自然平衡,解决地区用水量日益增加和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矛盾,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了50 人的就业机会,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 实施效果

项目技术产品包含多级膜高效浓缩及多效强制蒸发结晶系统,工艺系统复杂,设备多,投资大,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对矿井水的深度处理具有示范作用。该项目技术产品主要应用推广领域为矿井水深度处理,适用行业为各地区的煤矿厂等,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适用于各类矿井水。

猜你喜欢
零排放浓水反渗透
电渗析在热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
反渗透系统易被忽略的问题与处理
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工艺研究
组合工艺对市政污水厂反渗透浓水处理效果的中试研究
脱盐水浓水节能回收改造总结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我国浓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效反渗透装置清洗分析
反渗透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