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佛教造像艺术风格浅析

2023-09-06 05:07杨佳林叶原
中国美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衣纹陀罗右肩

杨佳林 叶原

北魏早期的佛像带有浓郁的中印度色彩,造型保留了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大部分形象特征,以犍陀罗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特点。彼时,西域高僧进入中土传教、授经,带来了犍陀罗样式的佛像,使得工匠在最初造像的过程中参考的佛像样式基本源自佛教经文,故北魏早期的佛像往往是依据经典仪轨制作而成的。北魏初期的造像梳波浪式发髻,面部圆浑,有高鼻梁和深眼窝,身材高大雄伟,衣褶为扁平状上加刻阴线,乃犍陀罗样式的沿袭。还有一些造像除了有犍陀罗风格之外,还带有笈多地区的造像特点,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由菀申所造的鎏金铜佛立像。该佛像总高53.5 厘米,有波浪形发髻,脸型方圆,眉长鼻高,双耳垂肩,上身着通肩圆领袈裟,衣纹线条流畅,毛料质感清晰。同时,佛像双手屈臂,左手掌心向上伸出,右手朝前,双腿分开立于莲花座上,呈现出典型的犍陀罗样式。不过,该造像下身长裙如同被水浸湿般紧贴双腿,呈“U”字形出水式衣纹,即密集隆起的圆绳状,大腿轮廓较为凸显,这其实属于笈多秣菟罗的地方特色。

菀申造鎏金铜佛立像是北魏初期造像的典型代表。北魏初期,大部分佛像或混合了外邦风格,或直接承袭了异域造像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造像主要是对外来佛像的模仿和照搬,工匠们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意识。

一、凉州模式影响下的云冈石窟

定都平城以后,北魏的佛教造像艺术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凉州地区造像风格的影响。凉州即河西地区,包括武威、天水等地。前秦吕光一度攻占龟兹,促进了两地僧侣之间的频繁交流。此后,凉州的佛教艺术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造像风格,即凉州模式。

这种样式的佛像已看不出犍陀罗造像的域外面孔,衣着风格、佛龛造型也呈现出本土化特征。凉州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按照宿白的研究,“早期可参考天梯山残存遗迹、炳灵第一期龛像,晚期可参考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和炳灵寺第二期龛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炳灵寺石窟第169 窟第3 龛。此龛内塑有右袒披肩坐佛和菩萨,眼睛呈细长形,着衣风格与印度犍陀罗式佛像不同,右肩已被衣角遮住,呈现为独特的“凉州式偏袒右肩”。这种变化的出现意味着佛教造像已开始走向本土化。偏袒右肩会裸露肉体,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含蓄的理念相悖。用衣角遮盖肩头可以使造像在符合佛教仪轨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本土文化观念。

北魏灭掉北凉之后,原来活跃于凉州地区的教徒、工匠悉数迁入平城,为北魏佛教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将凉州模式带入了北魏,为之后平城时期新造像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北魏太武帝残酷的“灭佛毁像”阶段之后,北魏佛教造像艺术在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在位时期达到了巅峰。为巩固政权、安抚民心,拓跋浚命昙曜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第一期(第16 至20 窟),即昙曜五窟。昙曜五窟的五尊主佛分别对应北魏开朝以来的五位皇帝,总体分为两组,第16 窟、第17 窟为一组,第18 至20窟为一组,三窟造像皆以三世佛为主,大体采用椭圆形穹顶,佛像占据了窟内大部分面积。以第18 窟的佛造像为例,北壁主佛释迦牟尼像气势磅礴,梳高肉髻,短颈,面颊丰圆,鼻梁高挺,眼睛呈细长型,神态庄严肃穆,身材魁梧,右手下垂,身披偏袒右肩袈裟。佛像的面容虽然仍带有域外特征,但眼睛形状已经有了鲜卑族特点。

佛像的细节雕刻尤其精细,证明工匠水平颇高。在服饰上,云冈石窟一期造像大部分沿袭了凉州模式的着衣风格,采用通肩、偏袒右肩为主的服饰。不过,第18 窟的造像着衣虽是偏袒右肩式,但可看出笈多秣菟罗的贴体衣纹,第20 窟的造像身上则出现了与犍陀罗造像相似的厚重立体感衣纹。云冈石窟一期的造像风格与早期造像的域外风格不同,吸纳、消化了多种造像风格,同时还将鲜卑族尚武的精神气质融入其中。因此,云冈石窟第16 至20 窟的造像不是对外来艺术的简单移植,也并非只是参照传统进行再创造,而是在不破坏造像仪轨的前提下,努力追求符合本民族审美需要的风格,以期实现佛教造像艺术适应本民族文化环境的创新性转变。

二、汉式风格的出现

由于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北魏在471 年开始推行汉化的政治改革,这对同时期的佛教造像产生了深刻影响。实际上,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工程,即云冈石窟第二期造像的建造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便开始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石窟造像出现在第7 至13 窟——第11 至13 窟为一组三窟的形式,其余为一组两窟的形式。此时的佛像风格已与云冈石窟第一期时大相径庭。无论是壁面布局还是建筑形式,都有了汉化色彩,出现了供养人队列这种世俗化的雕刻圖像。这一时期的佛像总体上不如以往那样高大、雄伟。虽然佛像面部还有犍陀罗风格影响下的高鼻、薄唇,但佛像的着衣主流已改换为汉式冕服。举例来说,第6 窟的全部大型佛像皆改变了过去的着衣风格,衣服被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第6 窟中,东壁的释迦牟尼立像面容精美,身着带有标志性下摆的汉式长袍,衣褶清晰流畅,颇具运动感,雕琢精细但又不失力度,由内而外散发着刚柔并济之美。工匠对雕刻技巧已经驾轻就熟,雕刻出的佛像不再像初期造像那般僵硬。正是在这个时期,汉化后的北魏佛教造像风格基本成形。

北魏孝文帝于496 年迁都洛阳。促进汉化改革是其迁都的真实目的之一。彼时,雕刻汉化造像的潮流愈演愈烈。在500 年前后,北魏佛教造像全部改着汉式冕服,外邦服饰几乎完全消失。

云冈石窟第三期的开凿时间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一直持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主要开凿的石窟有第20 窟以西的第4 窟、第14 窟、第15 窟和第11 窟的壁上小龛,同期开凿的还有龙门宾阳洞。这一时期的佛造像面部清瘦、修长,眉目开朗,身着衣纹轻盈的汉式冕服。这种汉化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佛造像身上的一痕一纹皆呈现出清新雅致、飘逸灵动之感。这种汉化风格一方面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趣,另一方面也在世俗化的嬗变过程中大大降低了造像的宗教意味。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汉式造像风格虽然符合中国传统的衣冠制度,但并不符合佛教造像仪轨,故而在信仰根基不够牢固的情况下,于北魏之后逐渐消失,被与云冈石窟模式相似的北周、北齐的域外石窟风格所取代。

三、结语

总体来看,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的风格极为多元,既有印度佛造像的色彩,又关涉汉族文化和鲜卑族文化。事实上,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都是如此:佛教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结合紧密,在一次次民族融合、政权更迭和观念信仰的碰撞中,逐步确立了自身的独特风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一般项目“6 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地区佛像民俗化研究”, 批准号:20BZJ01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朝佛教造像中的儒、佛文化互动研究”,批准号:2018QNYS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SWU1709114。)

猜你喜欢
衣纹陀罗右肩
散落世界各地的犍陀罗艺术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泥人张”的“独门秘籍”
美国的犍陀罗艺术研究
在高校雕塑基础教学中衣纹塑造的重要性分析
浅析法海寺壁画中的线描艺术
文化杂糅视域下对犍陀罗艺术起源与发展的新思考
趋势攻略之形态学(五):失败的头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