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调查与重塑路径探讨

2023-09-06 10:58高远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认知偏差大学生就业

[摘  要]能否顺利走向就业岗位是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业认知偏差,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择业、就业观的塑造。当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大学生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在就业态度上不积极、不主动,对自我能力评估存在偏颇,不想就业、不敢就业、焦虑、茫然等问题突出。通过分析新时代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重塑建议,指导广大学生转变观念、正视现实,打造自我就业竞争力,顺利走向理想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认知偏差  重塑路径

引  言

以现代科技、互联网为推动力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全面兴起,中国经济在科技助攻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工程科技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高校大学生优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人力资本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产业变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要主动对接时代发展需要,加强卓越人才的培养。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900万人,高校毕业生整体规模和数量增长迅猛,而市场用人需求却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一些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感到困惑、犹豫不决,甚至茫然、麻木,不敢就业、不想就业,究其原因,与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有直接关系。为此,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认知展开调查,探究其成因,寻根溯源,提出针对性综合解决建议,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走出就业阵痛期,积极就业。

新时代对优秀毕业生的具体要求

进入新时代,科技、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也更加强烈。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当代大学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遇,更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就业竞争力,为产业变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大学生是高素质优秀人才群体中的重要角色,在面对社会岗位时,应做到三点:第一,大学生要端正心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新环境。每个领域,都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大学生作为拥有相应专业技能的实践者,更要主动融入社会,积极走向工作岗位,保持应有的能动性和前瞻性,与时代发展保持同频共振。第二,大学生要丰富自我知识结构,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产业变革。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自身专业知识,更要拓宽自我认知结构和视野。新技术、新产业的形成,要求大学生具有广博、多元的知识结构。第三,大学生要树立“实战”精神。每一位大学生,要走出“课堂、实习、实践”的传统育人模式,保持开放的视野,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倡导知识的共享合作,还要积极参与一线锻炼,用真才实学、勤奋努力胜任岗位,争做有用之才。

大学生就业认知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为了更客观、真实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认知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抽选10所高校30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本科生占87.0%(2610人),研究生占9.6%(288人),博士生占3.4%(102人),被调查大学生群体中,男女比例接近7∶3,被调查大学生群体中,有59%(1770人)的曾担任过学生干部,有54%(1620人)的有过社会兼职经历。

1.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偏差

就业前景,表现为对未来职业方向的认可度,在调查中,主要有就业形势认知、职业规划认知、社会岗位需求认知等内容。在就业形势方面,有42%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48%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量及每年新增待就业人数规模来看,超九成的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表示“不乐观”。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缺口相对少于待就业人数,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职业规划方面,20%的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是有用的,并曾做过职业规划”,51%的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没有用”,18%的大学生认为“未做过职业规划”。显然,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缺乏正确认知,重视不够。在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适应性调查中,90%的大学生认为“专业适应度一般”,认为“不太适应”的占6%,认为“很不适应”的占4%。在就业受挫方面,55%的大学生表示“继续加油,争取找到满意工作”,30%的大学生表示“退而求其次,先就业再择业”,12%的大学生表示“寻求家人、朋友帮忙就业”,3%的大学生表示“先不就业,待业中”。从数据分析来看,当前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就业前景缺乏冷静的认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认知上缺乏韧性,受挫后还存在一定的就业恐惧。

2.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评价偏差

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評价,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我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基本评价。自我就业能力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快速适应新职业岗位。在本调查中,着重从求职技巧、社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进行分析。其中60%的大学生认为“缺乏责任感、敬业精神”,65%的大学生表示“缺乏合作意识”,55%的大学生表示“缺乏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中反映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偏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特别是在“求职技巧和方法”“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专业实践能力”“责任感、合作、敬业精神”等方面依然是薄弱环节。进入新时代,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关注度最高的依次是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毕业院校、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发展潜力”。大学生要想培养与提升综合能力,应有明晰的职业规划,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特长,此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就业经验,更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合作能力。相比而言,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未深入接触所学专业及相关领域,在职业经验方面非常欠缺。而在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相应工作时,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一个人与所在岗位、所在岗位的组织之间的匹配度,具有良好匹配度的大学生,其在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岗位认知、团队精神等方面将表现更加优秀。

3.对就业课程的认知偏差

就业课程包括与就业相关的职业认知课程,如面试技巧和方法、模拟面试、职业规划课程等。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中,一般通过设置相关课程来指导大学生理性面对择业、就业问题。在调查中,77%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就业课程学习”,64%的大学生表示“就业课程设置合理”,29%的大学生表示“就业课程效果一般”。从高校就业课程开设时段调查中,48%的大学生认为“就业课程宜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8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课程不应在大四第二学期设置”,75%的大学生表示“就业课程的设置,应与所学专业相结合”,84%的大学生表示“就业课程指导应增加模拟面试、企业见习等实践性内容”。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就业课程的设置、就业内容的设定对于当前大学生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当性。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建议每个高校应该从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开设,同时贯穿大学生求学、择业、就业全过程。做好职业规划,能让大学生正确地对待未来职业,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岗位中去。但事实上,很多高校仅仅在毕业前期或者局限于某一学期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职业规划课程的作用。另外,对于职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有用则学,用时再学”,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4.对就业意向的认知偏差

就业意向体现了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未来岗位的认可度。在调查中,面对不同的岗位方向,35%的大学生选择“科研型”岗位,28%的大学生选择“行政管理”岗位,15%的大学生选择“生产一线或销售”等岗位。在单位性质调查中,35%的大学生倾向于“国企单位”,25%的大学生倾向于“学校、科研单位”,40%的大学生倾向于“政府单位、事业单位”,12%的大学生选择“民企”,另外,有5%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在针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中,70%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发展空间”是择业首选,75%的大学生认为“有晋升机会”是择业首选。可见,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未来择业时对自身利益关注得更多。在地域选择方面,54%的大学生倾向于“大中型城市”,52%的大学生将“工作稳定性”作为择业的主要因素,55%的大学生将“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的主要因素。对第一份工作预期收入的调查中,80%的大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预期收入5000+”。在对做过兼职与未做过兼职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预期收入的比较中发现,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预期收入要低于未做过兼职的大学生;男性大学生的预期收入普遍高于女性大学生;参加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大学生,预期收入略低于未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大学生。另外,生源地的差异性、学习成绩、学科专业差异,也对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收入有一定影响。在选择就业途径方面,80%的大学生认为“通过院校就业指导机构来择业”,64%的大学生认为“选择招聘会来择业”,32%的大学生“选择中介、网站、熟人推荐等方式择业”。对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查中,51%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政策吸引力一般”,3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政策吸引力较好”,20%的大学生认为“愿意去西部就业”。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西部就业环境还有一定的认知偏差,反映出大学生仍停留于“静态”的视角来对待就业问题。

重塑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发展建议

针对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问题,如职业规划不合理、社会认知不成熟,对职业分析不准确、就业态度不端正等,高校教育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全面筹划,科学引领,精准纾解。

1.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题

从社会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增量数据对比来看,“供大于求”中的“求”并不是面向整个人才市场,而是囿于国家机关、大型国企、知名企业、大城市、事业编制等单位群体中。事实上,宏观层面社会就业岗位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很多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营、基层单位,就业岗位需求远未满足。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就业指导机构,能够转变观念,立足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化解,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大学生要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职业竞争力,多方面、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与其他学科知识,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增强大学生面对社会、走向社会的信心。

2.纠正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打造就业竞争力

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缺乏客观、冷静的思考,对未来职业缺乏充分、认真的规划,要么对自我定位不明晰,要么对就业期望过高。事实上,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难点在于自我评价不准,对未来职业及就业方向感到迷茫。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吃苦,不能够持之以恒、静下心来耐心做事,对就业形势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對本职工作缺乏执行力,一旦遇到挫折或困难就容易打“退堂鼓”。当下,社会就业大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社会变革下,新兴职业不断产生、经济结构转型,势必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增大失业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业层面结构性失业风险将会更加明显,对于每位大学生而言,所学专业与未来就业前景都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加强学习、夯实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职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要积极挖掘自我人力资本优势,通过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还要放平心态,坦然面对社会就业形势,要立足专业、聚合本领,提升自身综合素能和职业竞争力。

3.优化就业课程结构,提升大学生职业适应力

就业课程的优化要对接时代发展需要,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当下,大学生既要精通所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种实践技能。在现有就业课程体系中,建议高校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延长课程周期,从职业规划、就业期望、就业前景方面给予全面、持久的指导,让大学生深入认识自己,进一步端正就业心态。同时,要优化就业课程教学思路,确立“以研促学、知行融合、研赛相长”原则,将学科知识、职业能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等衔接起来,激发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力、创新创造力。

职业适应力的获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人力资本,二是大学生入职匹配度。人力资本可通过学科知识、技能、人文课程的学习来获得,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实务相结合。入职匹配度则体现一个人能否达到岗位胜任力,需要高校从人际沟通、责任感、价值观、职业态度、合作与敬业精神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高效的人职匹配。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积累人力资本。同样,高校要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积极拓宽校企合作路径,加大校企共建课程建设,特别是引入企业实习、实践课程,建立与行业相关联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学科育人中,推动高校育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高校要拓宽校企合作路径,从学科专业规划、学生职业倾向、职业成长教育等方面引入企业用人标准,优化就业能力培训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总的来说,在大一加强专业与行业对接,唤醒学生职业意识和紧迫感;在大二注重职业价值观、职业诚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胜任力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大三通过见习、实习锻炼,提升大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适应力。

4.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做好大学生就业保障工作

高校要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制度建设,完善就业保障设施。一方面,成立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任务。从制度建设、人员配置、校外合作,以及大学生实习反馈机制等方面,优化管理方式,协调好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高校要深入了解产业变革趋势,由各二级学院参与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措施,贴近学院专业实际,契合大学生就业需求。如组织校外企业参与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行业企业的机会,利用校企就业论坛活动,让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加强就业帮扶制度建设,将就业择业指导前置,贯穿整个学科育人体系。让大学生从生涯规划、专业认知、第二课堂、思想教育等方面多途径、全方位了解就业形势,获得精准的就业指导。另外,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保障工作,从职业指导课程教师、辅导员、家庭等方面,做好顺畅沟通衔接工作,推动大学生积极应聘工作,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结  语

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高校要关注大学生就业认知状况,剖析诱发认知偏差的原因,并施以针对性措施重塑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的纠正需要多点多面展开,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软件、社交平台,如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等为大学生构筑就业指导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蓉.大学生就业心态:社会生态视域下的新常态及其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22(2):94-101.

[2]张鹏.精准服务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1(16):60-61.

[3]李宇星,王焰翔,董朝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3):32-38.

[4]王建光,楚洪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评价——基于吉林省2631份调查数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123-129.

[5]廖小慧.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创新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1(16):54-55.

[6]江永洪.民办高校本科生就业认知与质量反馈——基于陕西9所民办高校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4).

[7]李燕,喻思成.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环境认知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航班,2021(21).

[8]李功华,邱瑶,刘欣.产业变革趋势下大学生就业认知偏差与路径重塑[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

[9]颜笑,赵欢君,陈睿.大学生就业环境认知偏差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8).

[10]苏畅.从认知偏差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山西青年,2016(1).

[11]谢添.在校大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认知偏差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2).

[12]肖开宁.五维企业实习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认知偏差与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2).

[13]冯彦妮.大学生“慢就业”趋势下高校精准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黑龍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6).

[14]杨军.在校大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1(5).

(高远:榆林学院)

猜你喜欢
认知偏差大学生就业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当代高知女性婚恋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避免认知偏差,促进孩子成长
消费者众筹购物决策的认知偏差及实证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