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救助站:新技术寻亲 链接团圆路

2023-09-08 00:13邹瑞清白兴浪
中国民政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公安部门救助站厦门市

☉邹瑞清 白兴浪

福建省厦门市救助站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救助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回应查无身份信息滞留人员回归家庭的需求,把“互联网+救助寻亲”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实践平台,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寻亲服务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寻亲成效,帮助更多查无身份信息人员找到回家的路。

互联网+信息查询,提高信息查询的精度和准确率。通过互联网链接走失的求助人员信息和家人寻亲信息,比对近似身份信息,有效提高信息查询的精度和准确率。一是救助系统查询比对。接待来站受助人员时,碰到无法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等完整身份信息的对象,逐一通过救助管理系统查询,按人脸比对相似度顺序,核对过往救助信息痕迹,还原其流浪轨迹,获取求助者疑似身份信息。二是匹配寻亲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移动互联终端,把人像照片及问询出来的相关同音名字、近似地名等碎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比对,以此来发现相关的身份信息线索。三是查询有关地名信息。通过地名信息库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精准查询某个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同音或同名地名、历史地名,为寻亲提供核查方向信息,有效提高查询的精度和准确率。

互联网+寻亲推送,提升救助工作精准化和时效性。2016年以来,厦门市救助站注重通过新媒体等“互联网+”方式拓宽寻亲渠道,寻亲信息推送途径也由传统媒体拓展到成本更低、方便快捷、传播更为广泛的互联网平台,做到寻亲信息实时发布、随时发布、长久发布,实现救助站与家属和社会力量互动寻亲,进而形成强大寻亲合力,有效提升救助工作精准化和时效性。一是官网常规推送。对于经初步问询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在其来站24小时内,向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完成寻亲推送“规定动作”,方便走失人员家属搜索比对。2018年以来,向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300多人,在厦门市民政局网站推送寻亲公告4批次842人次。二是新媒体精准推送。在完成寻亲推送“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采取“自选动作”: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对接,通过头条寻人平台弹窗推送寻亲信息,即借助精准的地图推送技术,对寻人或寻亲信息进行精准的定向地域推送,在走失地、口音地、户籍地等特定区域向手机用户推送寻亲信息。

互联网+警务技术,提升寻亲工作效率和成功率。2018年以来,厦门市救助站主动联系公安部门,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人像识别、DNA比对等技术协助寻亲,有效提升寻亲工作效率和成功率。一是身份查询“快响快查快反”。主动联系对接福建、湖南、安徽、广东、山东、河南、浙江、贵州、四川等地的公安部门,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快响快查快反”机制;结合厦门市救助站问询信息,公安部门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人口数据库查询及综合分析研判,配合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与图文信息传输,最快可以做到3秒钟响应,3分钟反馈核查结果,极大提升了身份信息查询效率。2018年以来,已累计核查300多名长期滞留人员身份信息,核查成功95人。二是DNA比对全覆盖。2018年以来,厦门市救助站救助所有查无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均按规定采集DNA血样信息,送至厦门市刑侦支队录入全国DNA打拐数据库;一次采集、长期有效,利用DNA远程比对技术,在庞大的打拐数据库里匹配数据,以此来寻找家人;对公安部门反馈DNA数据库比中的对象,采取重新采集DNA血样入库复核,再次确认比对无误,确保寻亲真实无误。

猜你喜欢
公安部门救助站厦门市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谈如何充分发挥公安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短镜头
浅谈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难点与建议
中国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40.3亿元
新入职警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工作倦怠关系研究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