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圈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影响与应对

2023-09-08 07:52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圈层话语政治

马 靖 婷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5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1]。近年来,高校通过平台建设、内容生产等举措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方面掌握了一定主动权。但网络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派生出的封闭、独立的网络文化圈层所产生的信息茧房与信息壁垒在高校教育主客体间形成一道信息交互屏障,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难、见效难。于此背景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路径,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把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意义深远。

一、关于网络“圈层化”现象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自由开放性与虚拟便捷性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与乐趣,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催生出以相同兴趣、情感、文化等为纽带的特定社交圈层。网络“圈层”的形成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带来极大挑战。

(一)网络“圈层化”概述

“圈层”一词最早起源于地理学,被用于专门描述地理现象。第一次将这一概念引入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提出的圈层理论结构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20世纪初,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经典概念,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圈子”这一特有现象,指出这个“圈子”会受到血缘、地缘等因素的影响,且会随着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变化。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组织结构、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圈层”的内容和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更加多样。伴随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以地缘、血缘为桥梁构建起的圈层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依托互联网空间,以兴趣、情感、文化等同质趣缘为纽带建构而成的不同层级之间相互嵌套式的新的网络圈子——网络圈层。网络“圈层化”是“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和社群分化传播趋势下的必然结果”[2],它为具有相同特点、相同兴趣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联系、实现聚焦提供了新场域,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网络“圈层化”成因分析

1.环境层面:多元网络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在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与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开辟出人类实践活动的新场域,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一方面,互联网强大的包容性与创造性为大学生构建代表自身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的独特圈层提供了现实条件;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虚拟性为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自我认同危机时提供了以全新独立的形象进行信息创造、选择和传播的虚拟空间。在多元化的网络空间中,各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相互碰撞,形成了一定的群体符号认同和价值认同,为网络“圈层化”的成型提供了前提条件。

2.技术层面:大数据算法技术

基于互联网的多元化,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信息内容的筛选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网络信息传播借助大数据算法等数字技术突破传统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使网络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在大数据算法模式的运作下,用户的喜好和行为轨迹被挖掘、汇总和分析,经过筛选的海量数据与根据用户偏好生成的信息通过大数据算法渠道推送给特定的目标用户和潜在用户。不同地域的信息接收者基于相似的信息内容推送集结于“信息茧房”中,进一步加速网络圈层的构建。

3.现实层面:青年个性化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通过彰显个性、表达自我来提升自我认同感与个体存在感的关键时期。传统以家庭、学校等为纽带形成的圈子未能提供满足大学生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取向的成长环境,他们更倾向于将情感投射于开放的网络虚拟世界并长期沉溺于其中。在虚拟开放、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能避开同主流文化认知的冲突,有效地将本我意识投射于虚拟世界,且在有趋同认识的朋友群体中展现真实自我,成功实现个体情感的自主性填充,从而构成拥有特定文化的共同体空间,使网络虚拟社会中的社交圈群成为必然。

(三)网络“圈层化”的特性

1.信息获取的封闭化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需要通过浏览大量信息来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提高竞争力。然而,由于大多数学生主动探寻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弱,获取信息的来源方式较为单一,多数应用则会借助大数据算法等现代技术,根据大学生的喜好向其推送主观性强、重复性强的特定信息。长期生活在信息被选择推送环境中的大学生会逐渐失去求知欲和探索欲,潜意识将自己封闭于信息孤岛中,给自己垒起一道无形的信息藩篱,导致接收信息的视野越来越局限,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封闭。

2.圈际之间的分离化

受网络圈层内信息传播封闭化的影响,圈际之间的分离化成为网络圈层的关键特征之一。一方面,“圈内所有的信息来源、传播及反馈都只专注于、服务于自身圈层文化的需要,紧紧聚焦自身圈层文化的核心”[4]。另一方面,不同圈层之间的信息互不流通,身处圈层内的大学生圈地自萌,不与外界或其他圈层内的成员交流。随着分离样态的演化加剧,这些社交圈逐渐分化为不同圈层。每个圈层都有各具特色的圈层文化与制度规训,不同圈层的成员难以相互认同,进一步加大了圈层之间的信息传播难度。

3.价值认知的固定化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作用逐渐被弱化。不少年轻人的社交圈从过去的公众讨论逐渐演变为以互联网空间为依托、以趣缘关系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网络社交圈。生活于网络社交圈内的成员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趋同的价值认知相聚集,每天关注着固定、有限、同质化的话题及信息。此外,网络圈层封闭化、圈际分离化等特性更使得这种同质化的信息不断在圈层内传播,强化并影响着圈层成员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占据圈层内成员的认知空隙,最终引发圈层内成员价值认知的固化及思维的固化,影响圈层内成员的多样全面发展。

二、网络“圈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影响

网络“圈层化”是网络教育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封闭性、分离化等特性使得大学生疏离课堂教学话语,趋向于以圈层内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为准则,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导致话语权威性被削弱、传播力被影响、吸引力被冲击等问题频发。

(一)削弱话语权威性

权威的产生与权力紧密相连。“权威作为人类特殊的社会关系,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维系生产和生活秩序的需要”[5],它代表着以认同和服从为前提的合法影响力。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思政课教师等教育者主体掌握着主要话语权,其所传授内容的政治性决定了高校教育者主体在师生关系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变革推动了信息传播形态的更迭,信息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也实现了多样化与创新性发展。信息传播正在打破传统的时空局限和“以把关人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至世界各地,给大学生即时获取多元化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这种开放性的传播场域也极大地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性。一方面,在技术资本与编码信息相重叠形成的圈层“茧房”内,大学生可以即时获取圈层内的有关信息,弱化了高校教育者主体在知识储备与知识传授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将带有错误思潮的不良信息灌输至社交圈层内,试图在意识形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扰乱大学生的历史观。利用大学生“把圈层空间作为各自‘精神乌托邦’”这一特点,“有意遮蔽和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认同与价值共识”[6]。长此以往,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共识被撕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权威性被削弱。

(二)影响话语传播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是指“教育主体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在网络空间中扩散教育内容,从而扩大覆盖领域和影响范围的一种过程”[7],它主要回答了话语权“有多大效果”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各项构成要素中,话语权的传播是话语权构建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作用于教育客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呈正相关关系。传播效果越好,话语权发挥作用的范围就越大,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传播效果不好,话语权发挥作用的范围就越小,影响力也就越小。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教师等教育者主体通常以“上传下达”的传播模式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只能由教育者主体单方面决定。新媒体时代,话语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成为新媒体时代对话形式的主要模式,这种“交互性的话语对话形式削弱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输的调控力”[8]。一方面,置身于网络“圈层”中的大学生们受信息空间封闭的影响,其信息接收路径逐渐固化、窄化。这种信息边界形成所带来的信息阻隔导致圈外教育者主体难以突破圈层壁垒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圈层内信息同步。传统“上传下达”的传播模式难以使教育信息有效传递给学生,极大地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度,使得传播有效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下,算法技术能够精准找寻并推送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在圈内“同质吸引”的催化下,大学生们更愿意选择圈层内部被标签化、符号化的信息,与内部群体成员产生话语和思想上的“共鸣”。尽管圈层内的信息选择面较窄,但是心理上的满足使得圈层内成员在信息获取方面不再“向外求”,进而更进一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难以“破圈”,实现在圈层内的传播。

(三)冲击话语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第一载体,其内容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导,以反映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需要的实用性内容为拓展”[9],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教学内容的设定相对平面、单一化,其范式的表述也相对规范化、政治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变革了信息单向流动的传播形态,也赋予大学生信息获取的自由。随着大学生群体内部基于趣缘关系与共同价值取向的网络圈层的形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逐渐受到冲击。相较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来说,身处网络“圈层”中的大学生们更加倾向于接受偏娱乐化、生活化的话语。一方面,圈层内的成员因相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聚集在一起,并借助网络传播渠道自主的向同圈层的成员传递特定信息。这一特性使得一些经过巧妙包装的错误思潮和消极观念经大数据算法精准地推送给同一圈层内的学生。这些网络不良信息利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时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夸张的标题在网络圈层内广泛流通,博取大学生的眼球,增加了错误观点的吸睛率和点击率,严重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者主体通常将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表现的立场是否正确、形式是否规范,忽视了话语魅力是否有效展现给学生,话语内容是否吸引学生,进一步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吸引力下降、受众减少、效果不佳的困境。

三、网络“圈层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

社交媒体时代,受网络“圈层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认知容易被网络不良社会思潮所裹挟。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10]。为此,要通过话语力量的提升、话语传播环境的净化及话语主动权的争夺等举措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

(一)强化思政教学引领功能提升话语力量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在复杂多样的网络环境中要想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就要通过深刻把握“话语”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来提升话语力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量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引领功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背后所承载的思想“立得住、站得稳”。

强化思政教学引领功能,提升话语力量,首先要加强思政教学的政治性,明确话语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2],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所要遵循的首要主题。加强思政教学的政治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力量,就要夯实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用于实际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政治性、权威性,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价值引领,增强“圈层”内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深层次理解和认同,实现话语内容的成功“破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成效。此外,还可以通过提升话语内容生产力,创新话语内容和话语体系,确保课堂话语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弘扬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官方赋予的绝对权威性”[1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权威性与规范化的集中体现,尽管理论性较强,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话语内容难以被大学生接受。在网络多元化时代,面对思想开放、价值观多元的网络“圈层”内的大学生,教育者主体不能只偏重宏观叙事,而要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借鉴和吸收网络话语形式,以更加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落地生根,做到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与感召力,引发“圈层”内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弥合网络“圈层”信息传播封闭化所衍生的话语鸿沟。

(二)净化话语传播环境保障话语规范传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话语传播环境,网络“圈层化”的规范性影响着话语权的有效构建。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扩展了大学生的话语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从线下延展至线上。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点吸引了各类话语信息聚集,大量复杂信息的涌入扰乱了原本规范单一的环境,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变得混乱无序。携带西方意识形态的话语趁机充斥了互联网“圈层”受众的视野,降低了“圈层”内受教育者的辨识能力,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接受度。因此,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网络空间环境的能力,保障话语权语境的规范性是为“圈层”内大学生营造良好话语传播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消除网络“圈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强化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空间。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价值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严重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为加强网络“圈层化”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就要“把牢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信息总闸门”[14],“运用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占领网络空间”[7],抢占网络意识形态最高点。大力宣传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杜绝歪曲国家形象的言论散播,从源头规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环境,保障圈层内信息规范传播。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监管机制,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以法律手段净化数据环境。要想在网络“圈层”中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顺利传播,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政府完善监管机制,制定有效的法律条例规范“圈层”内网络信息的传播秩序,从根本上杜绝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行为出现。因此,可以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舆论监控预警机制与舆情善后处置机制,对圈层中流传的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制定有效的拦截疏导程序;坚持社会热点问题的正向引导,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对散布不良社会思潮的始作俑者进行法律意义上的严肃处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圈层”中的传播助力。

(三)提升教育主体自身素质赢得话语主动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和实施者,直接作用并影响于教育客体。在网络“圈层化”的影响下,“教育主客体间形成一道信息交互屏障”[15]。这道牢固的屏障使“无法获取圈内话语‘密钥’的人被拦在圈层界外”[16],严重阻隔了“圈层”内成员与教育者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失语、话语主动权丢失。因此,在媒体资本化视域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动权,将主流话语内容精准传播给受教育者的责任无疑落在了思政课教育者主体身上。

要想提升教育主体自身素质,赢得话语主动权,一方面,要加强思政课话语权主体的权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是否具有权威性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有效掌握话语权。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命令——服从”式关系逐渐消解,作为教育客体的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空间多元化的信息内容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这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与发挥。因此,有效树立权威,巩固教育者自身主导地位成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落脚点。在此背景下,教育者主体要紧跟网络社会发展步伐,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培养接受新问题的能力与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树立自身权威性,强化主体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提高话语权主体的话语运用能力。伴随社会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者主体要想赢得话语主动权,除有效树立教师权威以外,还需具备网络新媒体意识,提高网络教学工具操纵能力,扩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信息化横流的时代,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情感认同和价值归属的重要场所,受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封闭的网络“圈层化”影响,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向外闭塞自己,转而向圈层内进行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见解的发表。因此,教育主体应不断更新话语资源,积极创设互动交流的模式,在传承好传统话语资源时将符合学生群体的流行话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使话语内容与表达方式更易被圈层内学生所接受,吸引学生将目光投向课堂上,握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权。

猜你喜欢
圈层话语政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