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性大是老年人的正常表现吗?

2023-09-08 05:13李志营张海峰王华丽
心理与健康 2023年9期
关键词:老伴儿阿尔茨海默家人

李志营 张海峰 王华丽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也被称为“世界老年痴呆日”。关注阿尔茨海默症,促进健康老龄化。关爱痴呆患者,本期策划以“老年痴呆”为主题,聚焦普及关于痴呆早期征兆的识别,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以及如何进行“三管齐下”规范治疗的应用知识和操作性指导,以期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老年痴呆、预防老年痴呆、治疗老年痴呆。

有一天,潘阿姨在老伴儿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老年精神科门诊。她穿着朴素,举止有礼,和邻居阿姨没什么两样。然而,女儿慢慢说道,“两年前注意到她记性不好,刚刚发生的事情也记不住,聊天说话反应有点迟钝,做饭做家务都没问题,所以当时家人没太重视,以为上了年纪容易忘事很正常的。

但是,最近半年明显感觉她记性更不好了,转身就忘,经常找不到东西;做菜要么忘了放盐,要么放好几次盐,很难吃。最近两个月脾气也变了,以前性格温和,关心家人;现在特别多疑,斤斤计较,说老伴儿偷了她的东西,例如银行卡、项链、衣服等,不听解释,即使找到了,仍坚定地认为是老伴儿偷走了或者送给别人了。开始处处提防老伴儿,像防贼一样,有时还大发脾气,急了还会动手打人。”

听完这些,我们意识到,潘阿姨变了,虽然她看起来模样变化不大,但是,记性不好、家务能力下降、疑心重、发脾气,已经让家人感到无比苦恼。经过一系列评估和检查,潘阿姨最终被诊断为痴呆状态,考虑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最大。

看完潘阿姨的故事,大家心中不免疑惑,痴呆早期有哪些征兆?如果怀疑家中老人有这些征兆,应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治疗痴呆呢?

痴呆的早期征兆

痴呆的主要表现通常分为“ABC”三大类,“A”指的是日常生活能力下降,“B”指的是精神行为异常,“C”即认知功能下降。其中,认知功能下降是最主要的表现,大约90%的患者会合并精神行为异常。

1认知功能下降

记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像潘阿姨一样,患者早期症状以近期记忆减退为主,学习新知识困难,忘记的事情即使提醒仍然不能准确回忆。随着病情进展,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忘记最近学到的信息或忘记刚刚发生的事儿,一遍又一遍地问同样的问题,有时需要家里人帮助提醒。到了疾病的后期,患者经常搞混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会说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远记忆也会逐渐丧失,不认识家人,连自己的年龄、生日、出生地都不记得。

执行功能变差:包括判斷力、理财、决策力和复杂事务处理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熟悉的事情做不好,做事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做事效率明显下降,有时手忙脚乱,条理性差,计划性不好;随着病情加重,可能经常做出错误判断,容易上当受骗;买东西不会算账,乱花钱,买不该买的东西;甚至到处乱放东西,把东西放错地方。潘阿姨以前很能干,做家务、做饭都不在话下,患病后做菜很难吃,反映了执行功能的受损。

语言能力下降:额颞叶痴呆、少语型阿尔茨海默病往往早期语言损害更明显,主要表现为患者说话内容越来越简单,用词不如以往丰富;有些病人说话时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言语内容令人费解;严重者,会叫不出常用物体的名称。还有一部分病人可能语言理解能力也会有下降,和别人交谈时可能跟不上,反应慢,严重的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和家人说话“不在一个频道”。潘阿姨只是在和别人说话聊天时反应慢一些,还没有出现严重的语言损害,这一点比较符合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

定向力下降:随着疾病进展,痴呆患者可能会忘记日期、混淆季节,经常乱穿衣服,不知道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物。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地点定向力也会出现问题,他们可能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出门找不到方向,不敢独自出门;逐渐地,在熟悉的地方找不到家,容易走失;严重者,在家里分不清位置,找不到厨房、卧室、卫生间。

2精神与行为异常

老年人在疾病早期可能只有其中部分认知维度出现异常,其他情绪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现。常见的有5大类:

● 动机缺乏:例如常见的淡漠症状,对事情缺乏情感反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可能会退出爱好、社交活动或其他活动。

● 情绪失调:如情绪低落、紧张、不能放松、焦虑等。

● 冲动控制能力下降:如比以前更容易发脾气了,吃东西没有节制等。

● 社交礼仪不适切:有的病人出现性情大变,变得对周围人不体贴,或者变得更加自私、小气。额颞叶痴呆患者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与陌生人随意搭讪,在公众场合大声谈论隐私,毫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等。

● 异常的想法和幻觉:有的病人会变得疑心比较重,有的病人凭空看见实际上没有的人,经常说看见已经去世的长辈。还有的认为住的地方不是自己家。潘阿姨近两个月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比较明显,她常常怀疑老伴儿把她的东西偷走了,甚至送给别人,而且脾气急躁,甚至会冲老伴儿动手,有攻击倾向。

这些精神与行为症状都非常值得重视。假如看到老人出现这些精神与行为异常的表现,建议及时对老人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明确是否出现痴呆。

3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就如潘阿姨一样,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做事效率下降、条理性不好、计划性差、需提醒;有的人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别人来往,忘记吃药。随着病情进展,有的患者家务能力下降,熟悉的事情做不好;逐渐地,只会做简单家务,出门需要别人陪同。如果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到极重度阶段,就出现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需别人照顾。

小贴士:痴呆有什么自测方法?

自测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自我筛查。首先必须明确:筛查不代表诊断,筛查后转诊和及早干预与支持最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编制的社区工作指南中强调,要做好早期识别,需要家人及时关注老人的变化。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自检——

“最近这一年有没有发现家里的老人记忆力、行为能力或者是生活能力方面发生了变化?”

如果任何一个方面已经有变化,就建议老人要做进一步的评估。例如,采用AD8量表进一步了解老人认知相关能力改变的主要表现。假如AD8 中发现老人有3种或3种以上的改变,建议一定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到记忆门诊或记忆中心就诊。

及时就诊,科学诊断

当注意到家中老人出现了记忆、日常生活功能、周围人不能理解的性格和行为变化时,家属既不可惊慌失措,也不能掉以轻心。此时,最值得推荐的做法是:摒弃偏见和耻感,带老人到专业机构记忆门诊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得到科学诊断以及治疗建议。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三级医院开设了记忆门诊或者成立了记忆中心,专门为各种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的记忆中心还专门为痴呆患者的照护者提供辅导和支持。

还有一些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开设记忆门诊或者痴呆预防门诊,也能提供部分筛查和转诊的服务。潘阿姨的老伴儿和女儿能带她到老年精神科门诊就诊,这种做法特别值得很多家人学习。当然,最初家人注意到潘阿姨记性不好的时候没有加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潘阿姨错过了最佳的早期治療时机。

通常记忆门诊的医生不仅会听家属详细叙述病情,还会和患者进行细致的交流,同时,也会安排专业人员帮助进行神经认知、精神行为以及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对老人的状况进行全面客观了解,为诊断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要做一些辅助检查。现在国内绝大多数的记忆门诊都会让患者做磁共振检查,帮助了解脑萎缩的部位和程度。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功能近红外光谱、脑电图,通过了解大脑血流特点、脑电活动特征来辅助AD的诊断;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特殊造影剂的PET/CT和PET/MRI可以直接反映脑内淀粉样蛋白的沉积量,直观反映大脑内病理改变的范围和程度,辅助精准诊断。也有不少记忆门诊会建议患者通过脑脊液检测,了解大脑内的病理蛋白含量,辅助精准诊断。

“三管齐下”规范治疗

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确定根治痴呆。奢望“一针灵”“一剂灵”灵丹妙药,急功近利,或者对治疗缺乏信心,认为反正治不好,干脆不治了,这些观念都不够科学。

国内外通行的痴呆诊疗指南都推荐“三管齐下”的治疗方案,即:

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选择具有适应证的药物为患者提供治疗,以稳定大脑生物学改变所造成的疾病影响,这类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认知衰退,减轻精神行为症状。当前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为代表,还有以美金刚为代表的NMDA受体拮抗剂;以上药物的选用必须到专业的医院,经过老年精神科或记忆门诊医生评估后才可使用。

提供科学的心理社会干预: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心理社会干预,可促进其生活功能、增加社会活动、减少行为问题。认知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是最常用的痴呆非药物干预方法。

为照护者提供辅导和支持:为照护者提供减压培训,辅导照护技能,有利于解决问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改善家庭照护质量。例如,痴呆医患家属联谊会就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照护者支持服务,建议家属们可以就近寻找相关服务,或者参加一些网上课程学习,参与照护者微信群团体辅导等。

猜你喜欢
老伴儿阿尔茨海默家人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老伴儿学艺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