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的目标追求与实践进路

2023-09-10 08:42■任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志愿劳动育人

■任 科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直以来是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的”,而“怎样培养人”是“矢”。如何“以矢中的”同样是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方针等对这一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为新时代高校“怎样培养人”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是检验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试金石”。志愿服务活动蕴含“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依据《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1 年10 月,我国志愿者总人数达2.17 亿,青年注册志愿者(14~35 周岁)超过9000 万人。近年来,在全面脱贫攻坚的田间地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街头巷尾,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北京冬奥会等各类活动中,无数青年学生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用切身实践谱写了新时代雷锋故事。广大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既生动诠释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又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风采。

基于此,学界十分重视对高校立德树人与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高校立德树人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关系,学界普遍从载体、抓手、平台的视角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高校志愿服务是高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3];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二是关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基本现状研究,普遍认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但由于内外因素影响,存在薄弱环节。如存在形式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顽疾,志愿服务社会效果弱化[5];高校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机制、责任不健全[6]。三是高校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评价机制[7]、管理机制、保障机制[8]、育人机制[9],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提升育人实效创造条件。概而言之,既有研究突出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与立德树人的关系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德、智、体、美、劳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和有力抓手,也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诉求和实践准则。坚持五育并举,开展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大逻辑的认识,也有助于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一迫切的现实问题。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追求

“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0]其中蕴含丰富的德智体美劳教育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青年学生增长才干,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新时代以来,高校志愿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审视其发展过程及现状,部分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目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志愿服务与五育协同育人的效果尚未凸显等问题依旧存在。理论的呼唤,现实的诉求明确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指向。

(一)以志润德,涵养学生品德修为

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境界,涵养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操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目标追求。一方面,志愿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内在契合。古人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揭示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强调责任奉献,注重道德义务,重视道德践履的基本精神。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指明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以何种关系、方式、状态、目的共处,其价值旨归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一致性。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要坚持志愿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融合的目标,以志愿服务载体,涵养青年学生的品行。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与高校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耦合。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了重要论述,勉励青年学生“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11]“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2]这些揭示了培养时代新人道德层面的目标要求。志愿服务具有实践性,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多元的形式,多样的手段,让青年学生在沉浸式的活动体验中接受道德教育,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

(二)以志启智,提升学生学识技能

拓展青年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青年学生的专业技能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智育目标追求。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必须认清、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明确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教育手段之一,理应为“两个大局”服务,从志愿服务活动的属性出发,树立以志启智的智育目标。全部社会活动从本质上都是实践的[13]501。

不言而喻,实践是高校志愿服务的本质属性。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涉及环境美化、社会义工、活动服务以及国家建设等多个方面,其实践属性为青年学生增长知识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理论知识学习上,志愿服务扮演着知识检验者和来源者的双重角色。通过志愿服务,青年学生能够一展所长,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服务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增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同时,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课堂,青年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民生,掌握社会发展的一手资料,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在专业技能提升上,志愿服务为广大青年学生施展专业技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和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散播志愿服务的火种,磨练自身专业技能。据共青团中央公布的数据,自2003 年以来,已累计招募派遣41 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志愿服务西部,在教学、医疗、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志愿服务中涌现出来,如北京体育大学“五环之心星”志愿服务团队、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等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以鲜活的案例证明了以志启智的成效。

(三)以志强体,增强学生身心素质

增强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青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体育目标追求。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论及体育、智育和德育三者关系时提出了“三育并重”的思想,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强调“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由此观之,体育与智育、德育关系紧密,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志愿服务活动则为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条件,有助于实现“体育之效”。参加志愿服务是增强青年学生身体适应性的渠道。身体素质不仅指人的体格素质,还包括了人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对象、项目、内容、环境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则面临基层条件艰苦、语言不通等现实问题,这不仅需要志愿者具备奉献精神,而且需要有吃苦耐劳的毅力,从而适应基层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参加志愿服务是提振青年学生心理获得感的路径。获得感是人的一种心理反映,既表现在物质层面上,又表现在精神层面上。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活动,青年学生将奉献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解决服务对象的现实需要,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这一心理获得感也将转化为幸福感,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

(四)以志育美,启迪学生审美意识

启迪青年学生的审美意识,铸牢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美育目标追求。“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14]志愿服务作为高校美育的一种形式,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一旦当他把形式带进享受的领域里,并意识到满足它欲望的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式,他就不仅增加了他的享受的广度和强度,而且使它在性质上变得珍贵。”[15]高校志愿服务美育目标的出发点正是立足于此。青年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志愿服务的启迪。美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指向人的精神塑造。当前,青年学生物质生活充裕,但是部分青年学生存在精神文化生活空虚的问题,加之受西方利己主义、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诱导,出现了畸形的审美观。面对现实问题,需要志愿服务启迪审美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从网络走向现实,从佛系、“躺平”、“摆烂”转向奋斗、拼搏、有为,批判假丑恶,弘扬真善美。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志愿服务铸牢。高校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性。志愿服务无国界,但是意识形态有边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在志愿服务中树立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意识,是高校志愿服务美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五)以志促劳,推进学生劳动实践

激发青年学生的劳动精神,强化青年学生的劳动实践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劳育目标追求。“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16]高校志愿服务劳育目标的确立有其理论的应然性和现实的必然性。从理论的应然性来看,以“勤俭、奋斗、创新、奉献”为内核的劳动精神与志愿精神具有共通性。“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人通过劳动得以生存繁衍,社会通过劳动得以发展进步。在劳动过程中,人不是作为孤立、抽象的人存在,人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也生产出对社会、自然的关系。劳动精神则是调和关系的重要产物,强调人以何种状态劳动,为了什么而劳动。志愿精神同样是关系处理的结果,强调个人对于社会、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实现个人的价值。可以说二者在内容、目的上具有共通性。从现实的必然性来看,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如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其中志愿服务型劳动便包含于服务性劳动之中。志愿服务就其本质来看,是一种自愿无偿的人类劳动[16]。在志愿服务中,青年学生参与劳动服务,践行劳动精神,自觉抵制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培养爱劳,尚劳,崇劳的品行素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2 年北京冬奥会1.9 万赛会志愿者中,大学生志愿者人数占比近8 成,志愿服务项目涉及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等四十多个领域。青年学生以自发的劳动奉献和服务,投入志愿活动,既收获了精神的满足,又通过新型的劳动形式,发挥了特长,增长了知识技能,提升了劳动素养。

三、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进路

志愿服务具有育人优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采取有效措施,着眼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此,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要突出德的思想引领力、智的知识获得感、体的发展全面性、美的形式吸引力和劳的实践养成性,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突出德的思想引领力,营造志愿服务社会氛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回信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郭明义爱心团队”“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点赞、勉励志愿者的同时,回信内容也揭示出志愿服务只有与社会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同向同行,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才能构筑志愿服务最大同心圆,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因此,高校志愿服务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顶层设计,重视志愿服务德育价值。高校需突出志愿服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地位和价值,明确志愿服务管理职责,紧密围绕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先进文化方向,协同不同育人主体、管理主体,完善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服务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实现多频共振,同频育人。二是聚焦经验总结,凝练志愿服务德育经验。高校志愿活动开展中,要注重活动开展的持续性,避免志愿跟风,做好常规志愿服务,做精典型志愿服务,总结梳理培训、管理、服务等经验,凝练可参考的实体成果。三是注重报道宣传,突出志愿服务德育效果。以高校为代表的相关部门要注重挖掘志愿服务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案例,打通线下、线下宣传渠道,发挥公众号、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及时性和感染力,弘扬志愿精神,凸显育人实效,营造全社会关注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智的知识获得感,搭建志愿服务课程平台

知识的获取离不开教育和实践。高校志愿服务兼具教育性和实践性,是青年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渠道。高校“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志愿服务与课程教育相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建设机制,在志愿服务课程建设,志愿服务课程协同共建两方面突出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知识获得感。第一,探索志愿服务课程建设是高校构建课程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能只凭满腔热情,还需具备专业的技术技能。志愿服务课程可分为阶段性,针对性的项目服务课程和基础性、持续性的普适服务课程,也可分为必修和选修志愿服务课程。如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将志愿服务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以劳动教育为主,考核基于志愿服务时长,学生累计在校需完成32 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才能获取两个学分;选修课程涵盖校内师资课程、在线慕课和校地合作课程,内容涉及生命安全教育、人际交往、心理行为、公共治理等多个方面,吸引了众多青年学生参与其中。第二,推进志愿服务与课程建设相融合符合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志愿服务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务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注意解决好机制、平台、主次等问题。具体而言,高校需探索志愿服务与课程学分的转化机制、志愿服务和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机制、志愿服务与课程类型的衔接机制等,保障融入的可能性;需构建或联系稳定的兼具服务性和教育性的基地或平台,保障融入的可行性;需正确认识课程育人中,志愿服务和课程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应着眼育人效果最大化,不可舍本逐末。

(三)突出体的发展全面性,把好志愿服务三大关口

作为个体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13]189。具有健康身心素质的人才能不断追求、占有“本质”,从而实现由不完满到完满,由不全面到全面的转变。志愿服务的体育目标决定了其是转变的助推器。据此,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要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素质,把握好志愿服务的入口关、考评关和激励关。高校严把入口关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的重要前提。志愿服务需要健康的身体素质,也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高校招募志愿者需要综合衡量招募对象的身心素质,不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忽视其参加志愿服务的真正动机。此外,招募过程中也可采取推荐制、试用制,及时完成注册登记,从而稳定志愿者数量和保障志愿者质量。高校严重把考评关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的重要保障。人的身心素质不同,志愿服务类型、环境、内容等也具有差异,因此在考评过程中,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常用的以志愿服务时长论优良、组织评价主导的考评模式,构建内外部,主客体评价相贯穿的体系。一方面,高校要考虑学生和志愿服务整体情况,借助参照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指标,从外部开展组织评价;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好志愿者自我管理的能力,采取志愿服务网络系统上报、打卡等形式,开展组织内部的自评和他评。高校善用激励关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的重要依据。高校需结合考评结果,制定激励机制,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的价值。如部分高校每学年开展的“志愿服务之星”评选、国家层面开展的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评选,或从青年志愿者中推荐优秀青年入团入党,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兼具精神和物质激励形式,推动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突出美的形式吸引力,扩大志愿服务有效供给

美是个体人格完善,精神充实的源泉,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升离不开美育。近年来,高校美育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美育发展依旧面临矛盾,主要表现为青年学生审美意识现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青年学生美育需求与美育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概而言之,即美育主客体之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美育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需突出美育的吸引力,坚持青年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双提升的具体目标,从志愿服务指导队伍建设、志愿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提升扩大供给,解决发展不平衡矛盾。一是加强高校志愿服务指导队伍建设。高校要配齐志愿服务指导教师,可采用专职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突出考察指导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切实落实指导教师在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中的第一责任人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崇德向善。此外,鼓励指导教师拓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项目培训,增强教师认可度和获得感。二是要发挥志愿服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志愿服务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鼓励志愿服务对接地方性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等,搭建平台,发挥好先进文化教育资源的文化教育、引导、陶冶功能,让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了解中华文化,感悟革命历史,深入基层群众,接触社会现实,增强文化自信。三是要提高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水平。志愿服务离开了社会便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校志愿服务在做好校内志愿服务的同时,还要主动融入地区、国家发展,从政策扶持,制度保障等方面引导、鼓励志愿者、志愿组织参与行业企业发展、支教支农、对口扶贫、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志愿项目、社会实践,挖掘、发挥好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功能。

(五)突出劳的实践养成性,提高志愿服务主动意识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精神和物质财富。志愿服务是劳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志愿服务中开展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是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志愿服务需充分认识志愿服务和劳动的辩证统一关系,注重提升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主动意识,在志愿服务型劳动中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和教育,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具体而言,在观念上,高校需注重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思想使行为的先导。如在志愿服务培训中,高校要利用好组织内部学习、专题讲座或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式,有针对性的讲清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讲好新时代爱劳、尚劳、崇劳的志愿服务故事,用理论魅力启发人,用现实案例感染人,筑牢志愿服务的思想阵地。在行为上,高校需注重将服务型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相融合。一方面,高校围绕校内日常生活,如校园环境美化、活动人员组织保障等,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清扫、活动现场保障、文艺慰问退休教师等志愿服务,通过劳动共筑优良的校园自然、人文环境,涵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另一方面,围绕生产劳动,如暑期企事业单位见习、创新创业等,引导学生将理论、技术知识投入生产劳动中,聚焦劳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理论问题,技术难题,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服务于社会发展,增进青年学生劳动自豪感,志愿服务幸福感。

四、总结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志愿服务兼具教育和服务功能,有助于时代新人的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高校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组织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的功能、价值和作用,坚持五育并举,明确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的目标,多维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努力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格局和体系,助力我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赋予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志愿劳动育人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志愿……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