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自信自强意识培育路径探究

2023-09-12 05:51吴静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

吴静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文化强国文化自信自强 美术教育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文化强国建设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首先,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意和内在要求。文化强国建设的提出展现了强大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次,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强调对传统文化有选择性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文化创新创造也是时代的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文化建设也必须包含“现代化”旨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世界的多彩文明相互交流,吐故纳新,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把稳方向。

二、文化强国建设与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

文化是国家精神的体现和载体,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群体中每个人的努力。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还要注重文化自信自强意识的培育。

就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坚定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自强意识,这是审美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小学生的意识培育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等方面。目前,部分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培育教学大都集中在中华传统文化或特色民族文化内容的讲授,没有强调我国文化具有集各个民族和各个时代文化为一体的属性。已有教学中很少谈及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更鲜有通过具体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培育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课堂,正是在文化强国建设语境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自强意识。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现状

纵观人美版美术教材,其课程安排和内容编写都注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和认知发展规律,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小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兴趣。人美版美术教材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都符合课标中要求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的要求和精神。通过认识和使用常用色以及点、线、面表现方式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们可以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对美的认知水平、空间知觉能力和美的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课堂参与热情,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基本的审美观和美术素养。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解艺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渗透教育,有效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意识。

(一)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现状研究方法

笔者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现状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问、访谈的方式进行。笔者将《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中本国文化识别与认同现状问卷》调查问卷发放给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共165份,有效回收问卷162份,回收率達到98%。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调查学生对美术课程中本国文化的了解与认知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识别与认同情况,第三部分调查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或国别文化的关注点及兴趣度。

访问访谈的对象主要是10名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年限不限,访谈问题的方向主要包括对美术课程中蕴合的文化内容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文化内容的课程设置情况,以及他们对在美术课程中开展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的认识情况。

(二)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中本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情况

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古代珍宝、水墨画等本国文化内容有较好的认知,但对中国传统建筑、民族特色建筑及艺术作品中本国文化元素的敏感度较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小学生认知度较高的文化内容是美术教材中的重点课程,认知度较低的文化内容是本国文化元素提取及创新活用的部分。在与其他文化的对比中,小学生能明显认识到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但对于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日韩文化识别度较低。特别是在中日艺术作品区分辨别过程中存在着混淆情况,这部分学生占比5.7%。大部分学生对水墨画、剪纸、泥塑等比较了解和熟悉,对其他艺术形式了解较少:22%学生对日本漫画及扮装游戏很感兴趣,也较多关注这一内容,19.8%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古典汉服/民国服装)和少数民族服饰表示出很大的兴趣,9.2%的学生对蕴合西方传统文化的建筑感兴趣。综上,在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中本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有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体验传统文化的经验,互联网美育的方式也被小学生接受和熟知。

(三)小学美术教师对文化教学及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的认知情况

关于美术教学中文化内容的讲授,大部分教师能够以培养“人文底蕴”素养为目标,能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本国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但受到学生认知水平和课程内容限制,他们可以通过美术课讲授的文化内容相对有限。多数内容是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展示或手工实践的方式讲授。实地参观和文化体验的讲授方式在各个城市的学校间存在着差异,这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对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的认知方面,只有2名教师明确表示过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3名教师仅在讲授春节、中国古代珍宝等教学内容时,才会着重强调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其余教师仅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讲授的重要性,对文化自信自强意识的培育没有明确认知。

四、小学美术课堂中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实施路径探析

笔者认为,小学生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培育的实施路径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美术课程中对本国文化的讲述,让学生体会到本国文化的独特性;二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本国文化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用言语感染学生,以产生共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教学方法强调这两个方面的协同配合。

(一)深挖传统资源,提升文化自信

对现有美术教材内容进一步分析研究,笔者将其中蕴合的本国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至少有26课涉及了解国内外艺术文化,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美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确保对要讲授的文化内容了如指掌。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相关文化内容准确且有趣地讲给学生,将艺术课程与文化内容相结合。如在分析古代名画的绘画技法时,教师可以介绍《千里江山图》,引导学生欣赏王希孟的青绿山水,了解王希孟传奇的人生,强调这幅画在世界艺术史中的地位。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只此青绿》舞剧片段,通过跨学科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借中国传统绘画的伟大成就,坐实文化自信自强意识。

(二)整理教学内容,从美术中体悟文化

在进一步挖掘美术教材里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如以“中华传统节日”“中国十二节气”“十二生肖”等内容进行专题教学,通過自由讨论、专题活动、参观体验等形式,将某一系列文化内容完整系统地讲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比分析文化的异同,让学生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文化自信自强意识。

(三)全方位展现传统技艺,增加文化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小学的课堂特点并让小学生接受文化内容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加强传统技艺的体验学习,如采用“捏泥巴”“民间面塑”“多彩的民间美术”等课程。教师通过一笔一画讲解技法和绘画示范,加深学生对笔墨运用方面的认知,体会蕴合在中国画中独特的东方美学;加强对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体会,在课程中增加折纸、剪纸、灯笼制作、编织中国结等传统技艺的学习。我们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地参观体验,帮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让学生在收获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动手的快乐,发自内心地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四)重视本土资源,了解地方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多民族融合而居,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美术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将美术教学与特色地方文化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本国文化的丰富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了解地方文化。如山东、陕西的剪纸文化,天津的木版年画,贵州、云南的蜡染文化,陕西、天津的泥塑文化,山东的风筝、陕西的剪影、四川的脸谱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文化都能与美术课程相结合。我们将这些地方艺术形式和地方文化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这些地方特色艺术作品中承载的美好祝愿,了解我们民间艺术的文脉传承。

(五)立足多元文化,凸显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自强是建立在对世界多元文化了解基础之上的,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独特性产生认同感之后,进而产生了自信自强的意识。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具备世界文化视野则能够较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如《雄伟的塔》《画中的线条》《认识抽象画》《偶戏》《建筑艺术的美》等课程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在这些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讲解中西文化的相融之处,也可讲授中西文化的相异之处。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对比中,凸显中国文化的独特,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并弘扬本国优秀文化。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