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笔谈

2023-09-14 14:36
中国书法 2023年7期
关键词:草书书法创作

取法广泛风格多样

刘月卯

纵观二〇二二『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的来稿,基本上反映了当下行书、草书创作的整体水平和状态。本次展览有两个特点:一是取法多元。作者对中国书法史上,特别是行草书发展史上的经典作品和代表性书家都有所取法。取法最多的是唐宋作品,欧阳询、颜真卿以及『宋四家』成为众多作者取法的重点。对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傅山、何绍基、赵之谦等书家也有所涉猎。取法的广泛性,改变了原来单一取法『二王』的面目,作品风格更加丰富多样,这是可喜的现象。取法唐宋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多?这与唐宋书家的时代风格密切相关,如颜真卿的浑厚雄健、苏东坡的天真烂漫、黄庭坚的纵横奇崛、米芾的爽劲灵动、蔡襄的端庄文雅,更贴近于当代人对书法风格的总体把握,也更适合当下展览的呈现。

二是艺术表现语言更加丰富。行草书在当代的传承,无论从艺术手法还是艺术形制上来说,已实现了拓展。特别是行书,更多的是『雨夹雪』式的呈现,即行书加以少量的草书,将行书的体势表现得更加丰富。草书中大草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示,使展厅文化背景下的草书更加多元而富有时代性。

当下的书法展览,行草书已然成为了一个大热点。无论在『国展』还是在综合展览中,行草书来稿量都是最多的,也是最受关注的。但是,在这次评选中,『似曾相识』和『千人一面』的作品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用笔方式方法雷同和非自然的书写;刻意地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某种点画或者某种结字的姿态而矫揉造作。我认为,书法艺术特别是行草书,自然书写是最可贵的。但在整个展览之中,自然书写的作品不多,所以很多评委说,入展作品中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多见。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行草书创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评审预备会上,评委们也在探讨当下书法如何实现传承与发展。我认为,创新不是盲目地喊口号,而是应该站在尊重书法艺术自身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发展。当下我们更应该植根传统、敬畏经典、入古出新。

当下书法创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变,也需要更多的书法工作者更加自觉地传承、研究、发展书法艺术,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书法艺术生态环境。笔墨当随时代,如何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书法作品,仍任重而道远。期待通过『中国书法·年展』的举办,把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彰显出来,并通过这样的展览不断推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和作品。

书法的工夫与性情

苏显双

从这次的评审来看,来稿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这跟当代书法教育的发展,中国书协的积极引导,还有展览的推动都有关系。

我认为,在评审过程当中,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原则。入展作品首先要深入传统,因为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最重传承。当然只有传统也是不够的,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当表现自己的个性或者说性情。从这次来稿看,小字作品太多了,感觉就像是在抄书,似乎只有技巧的展示,这样的作品很难打动人。古人书论中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所以说作品不但要有笔墨功夫,还要有表现性,体现作者的性情,否则谈不上神采。书法的魅力是在形式技巧之外去表达自己内在的性情和感受,当然也包括阅历和修养等,这样的作品才是有内涵的、鲜活的、有情感的。字与人从来都是互为表里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如其人』。但是,当代书法进入了展厅时代,很多人都在炫技,争奇斗艳,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跳出来,绞尽脑汁地在形式上着力。这些作品可能在技术上没有任何挑剔,但却看不到自然流露出来的性情,没有表现出创作主体的情感。这也是导致作品面目雷同的主要原因。我们看到一些技法很好的作品,最后因为没有个性而被淘汰,非常可惜。所以我们要提倡宋人『尚意』的表达自我的精神,通过学习宋人,再上溯到魏晋,追求人的风度和神采,让自己的笔下也能流露出人的风采、性情。

行书作品普遍要好于草书作品,草书中出彩的大草作品很少,因为理性和激情之间的度不好把控。相比较而言,小字相对会出彩一些,但小字普遍缺少变化。所以这引发一个思考,就是如何在工夫和表现性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正所谓过犹不及。如何突破自己的习惯和固有模式,是摆在每一位书家面前的难题。如果是专门写大字的话,就需要系统地去练,因为大字和小字是两个系统,技法和审美都不一样。现在很多人把大字和小字混为一谈,以为大字就是小字的简单放大,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大字的审美应该是雄强又不失细节,既要有磅礴的气势,还得有细节美,要能耐得住推敲,做到这一点很难,这也是我们当代书法创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寻找个性化作品

吴庆东

此次二〇二二『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从初评来看,来稿质量比以往的展览要高很多,虽然还是有一些业余的作者,对传统没有深刻的认识,但大部分作者能够把握传统,在章法、字法还有墨法上都有着很深的理解。

这次中国书协对于展览的组织工作是很科学、严谨、缜密的。在初评结束后,又增加了一个环节,把落选作品再审视一遍,避免遗珠之憾。与此同时,不同组别的评审进行交叉评选,这也避免了每个组的不同评委,因为各自不同的审美趋向而忽略了一些出色的作品,避免了评委过多的个人意见干涉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一个评委只有一票,一件作品进入复评一定要很多评委们认可。

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有着很大的包容度。由于现在的展览当中出现很多风格极为相似的作品,所以评委在极力寻找和挖掘个性化的作品。记得在进入初评时,有一件取法良宽的作品,还有一件『碑帖融合』类型的作品,然而这类作品相对较少,大部分作者还是集中取法『二王』、颜真卿、宋人书法,或是有些作者直接取法当代人,从这点可以看出评委对不同作品都有很大的包容度。

最大程度避免时风

宋琰

我本人也是从投稿作者逐渐成长起来的,从投稿到评审,参与中国书协的展览有近二十年了。投稿很多次,参加展览的评审工作也有几次了。我站在组织参与宁夏书协的工作及参与评审的角度看,整体感受是中国当代书法在中国书协的各项展览组织和推动下,展览水平在明显提高。虽然展览作品的风格隔一个时段就会有一种趋向和认同,但整体水平的提升还是有目共睹的。

展览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时风,其必然存在,但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展览的一种体现,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当中找出原因,然后找到解决方法。

作为评委,经过很多轮次的评审工作后,我感受非常多。第一是风格问题。因为作者参加展览,首先会研究展览,那么就会有一个倾向性的问题,作者会不自觉地跟着展览的倾向走,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既然跟着展览走,就会产生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好的方向去发展,另一个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时风,希望作者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时风。其实我们在评审的过程当中,非常希望有不同的面貌,让人眼前一亮的风格是很宝贵的,而且是容易出成绩的,所以希望作者要特别注意。

第二是审读环节。审读一是审意识形态,二是审文辞,意识形态不用多说,这很重要。文辞方面的问题非常普遍,抄录的时候,落字、衍文、断行等问题依然存在,这种在抄录过程中的疏忽要多加注意。还有不要嫌查版本麻烦,一定要选取一个权威的版本来抄写,这点特别重要。

第三是繁简转化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是用简化字,但是书法创作的时候,需要应用繁体字,所以繁简转化是每一位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只有靠平时多积累、多总结、多留意繁简并用对照表,或者创作中使用的所有文字一一地去查字典,确保不出问题。

提升书法审美素养

张红春

本次展览的来稿作品质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很成熟的作品;二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作品,但基本功还有差距,审美取向也不太稳定;三是没入门的作品。

好的作品都是大家不约而同投票通过的,这部分作品首先具备了明晰、稳定的审美取向,同时又有很好的表达和表现能力,且在书写内容和形式方面也很到位,对纸张选择、墨色的调控都非常成熟。

瑕疵比较明显的作品,虽然书写技法精到,但是过于流滑、趋时,没有很好的审美取向和格调,仅仅限于娴熟的技法。很大一部分作品写得非常好,但是有时候用词不当,或是选择的形式不妥,影响了作品的整体表达。

关于投稿的建议:作品相对很成熟的作者,要继续植根传统,在继承方面从纵深和横向两方向去深入思考,进一步扩大眼界;在突破方面可以做更多的研究和思考,然后再多做字外功,这样有利进步,并且在创作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书写技法很好的作者,大部分集中于在校学生和一些比较年轻的作者,技法好但审美取向不穩定,或是审美能力较弱,表现出来的整体审美感觉有所欠缺,给观众或评委的直觉感受是唯技法娴熟,其他方面如纸张选择、墨色的调控都有一些问题。建议这些作者要加强文化修养,多读书,增加自己对美的感知力、创造力,技道并进。

对于刚刚入门的作者,建议先不要投稿,应先加强自身基本功的练习和对古代书法理论的学习。多向身边写得好的同道吸取经验,打好基础,加深对书法的认识,有了较好的书写能力后再去投展。

要有经典意识

孟庆星

本次展览,来稿作者有七〇后、八〇后,当然还有更年轻的九〇后。年龄构成呈现良好态势,说明有众多年轻人加入研习书法的队伍中,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当中,这令人十分欣喜。

评审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在文本选择上,作者应更注重对权威、正规文本的选用。同时,创作态度应更加严谨,要保证文本的完整、准确。字法问题上,年轻书法作者应加强文字学、文学等方面的修养。若在此方面能给予较多关注,作品将打磨得越来越好,否则就会出现技术非常娴熟但因字法错误落选的情况。中国书协倡导的『十六字方针』之一『艺文兼备』非常重要。

书法创作要植根于经典,于广大书者而言,重要的是要有经典意识,经典永远是书法学习、书法创作鲜活的源头。只有植根于经典,把自己的路子打得宽一些,深一些,才不会盲目追风,不会看到时下流行什么就去追寻什么。要真真正正活化经典,这样在经典中拓宽创作向度和道路的同时亦会更加深入经典。

入古出新

赵长刚

本次展览来稿基本可以反映当前行草书创作和发展的水平与面貌。来稿数量虽不是很多,一共六千多件,但质量和水平总体感觉尚可。特别是一些年轻作者,悟性高、有才情、对技法有娴熟的把握能力。当下的作者,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信息占有量大、起点高、入手快。书法队伍越来越大,新人辈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此次展览中来稿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是风格雷同、千人一面的作品较多,也可以说当前『流行』的作品相对较多。很多作品分辨不出是谁写的,落谁的款似乎都可以,真正传统功底较为深厚、具备个人风格特点、值得品味且使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作品较少。其次是在作品审读阶段,发现有些小字作品既经不起细品,更经不起放大,而是以体量取胜,容易遮丑。再次是大字作品少,未达到理想层面。在用纸上受前些年影响,拼接、带色纸张较多,真正在整张白宣纸上书写的作品相对较少。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很多作者认为色宣或拼接纸张,可掩盖一些书法功底的不足。

总体来说,很多作者的艺术追求还存在诸多问题,取法方面真正能深入古人的不多,很多作品从当代人入手,受当代人的影响较大。

于广大青年书者而言,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深入挖掘和汲取古代经典的营养,形成合理的艺术主张,真正夯实功底,才能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近年来,中国书协多次举办『国学班』,目的就是加强书者的文化修养,让他们立足传统,深入经典。然而当下急功近利的风气仍然存在,部分作者急于入展,故从当代入手,一味迎合部分评委的口味。而真正深入传统,比如从魏晋进去再逐渐走出,这需要的时间就非常漫长,但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真经,长远发展。不是不能借鉴当代优秀作品,而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深入思考,弄清它和古代作品的关系,适当汲取营养,而不是一味照搬。

当下,有探索精神的作者和有创新意识的作品较少。这也说明,在艺术创作中有新意、有个性还是很难的,而没有个性的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要坚定把握自己的取法主线,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书法风格的塑造

赵雁君

在评审过程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书协的评审制度日趋完善、科学和严谨。以初评过程当中的分组交叉复评环节为例,评委们一方面对落选作品进行分组交叉复评,尽量避免遗珠之憾;另一方面对准备晋级下一轮的作品再次进行分类评定,以期做到尽责尽善。这是中国书协近年来通过不断实践、摸索、积累、总结,在评审工作中取得的长足进步。

从投稿数量来看,六千多件是比较可喜、可观的,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来稿作品的总体质量相对比较『平』。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投稿作者对此次展览的认同度或者重视程度相对还不够,书坛的中坚书家参与度相对偏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少作者还不能达到自如创作的境界。具体到展览作品,小字作品偏多,水平也比大字作品高。为了形式而形式,流于制作的作品较以往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也仍然存在。如有些作者为了营造所谓的空间,不顾文本的整体性而任意分割、任意分段。还有些作者刻意追求墨色、章法上的变化,流于肤浅、表面形式。此外,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个性化的表現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繁简字误用的问题也仍然存在。

我们常说,艺术的生命在于风格,艺术风格的追老』,人们的关注点往往侧重于人的『老』,我认为,如何『通会』可能对个人风格的塑造更为重要。

风格要多元化

曹元伟

第一次参加如此大的展览的评审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评审过程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书法作者都是走传统的路子,不少作品在力求创新,令我很受启发。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风格雷同的现象仍然存在,此次取法颜真卿小行书的作品特别多,甚至形式也相近。还有些作者不深入临写古人,专学时风,纯粹是为了入展而写字,其数量也不少。其他的如学习杜牧、陆柬之、贺知章、薛绍彭、黄道周、倪元璐等书家的风格却很少见,毫无疑问,都集中于几个所谓的热门书家。

展览作品需要多元化,书法的继承和发展也要多元化。希望年轻的书法作者今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广泛涉猎,不要仅局限于那些热门书家,让中国书法真正百花齐放。只有这样,中国书法才能良性发展,前途才更加广阔和辉煌。另外在用纸选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市场上售卖形式多样的国展投稿专用纸,因为每一种形式的纸都是大量印制,这就难免出现形式上的雷同,再优秀的作品如果形式雷同,也很难同时入展。另外,这种纸一般都是蜡染纸,在反映墨色变化方面并不理想,书写感受也不佳,所以在选择这种纸张时还是要慎重一些。这次投稿作品小字特别多,相对来讲也比较精彩。大字作品比较少,尤其是用白纸写大字,更是鲜见。在此,我呼吁大家今后能够在写小字的同时多写一些大字,在白色宣纸上创作的大字作品,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
草书书法创作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一墙之隔》创作谈
书法欣赏
《阳泉 草书赋》
创作随笔
草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