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西溪

2023-09-15 16:27严宜春
莫愁·小作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西溪蔬菜校园

从未想过,离开数年之后,我还是会无数次想起那片土地。

我的青春,我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以及绵延了我日后职业生涯的理念与热爱,都是在那个叫“西溪”的地方形成的。我在那片土地上工作生活了七年,离开时,虽有不舍,但依然满心欢喜——我进城了。我曾以为,那片土地于我,只是人生旅途的一站,会随着光阴的流逝,越来越淡……

1

1980年,刚刚考入中学的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东台市首届中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参观雷达部队基地、学习制作简易飞机模型……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步行穿过三里路去西溪古镇看宝塔。

三里路,素有“马脊梁”之称,形象地道出这条连接西溪古镇和台城的要道的窄而险: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坡面,一条几十厘米宽的水道躺在坡底,水道过去是一大片农田;另一侧是水势滔滔的泰东河。领队老师一路叮嘱大家不要东张西望,注意脚下安全。窄窄的小道上,不时有拖着板车的菜农迎面而来,交错时,我们只能侧着身子,挪步通过。

走过三里路,我们去参观那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唐塔——海春轩塔。远远望去,夏日湛蓝的天空下,一座敦实厚重的砖塔稳稳健健地矗立在广袤的田野间,与乡野的葱翠活泼浑然一体。古朴沧桑的唐塔,历经漫长的岁月风霜,安宁淡泊地站在如水的光阴里,与这片古老的土地相依相伴。

2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年之后,大学毕业的我回到家乡,被分配到西溪中学工作。校园偏僻,地处西溪八字桥以西,规模很小,初一到初三共六个班级,学生大多来自西溪小镇和周围的几个村庄。

学校大门朝北,朝西的那面有两排教工宿舍,校园的南端是泰东河。校园南边,三间平房做了食堂。食堂只有一名员工,大家叫他王爹。王爹做的饭菜简单而可口。蔬菜是他自己种的,米饭是用大灶烧的,金黄的饭锅巴香脆诱人,比平常家中的饭食香得多。王爹随和,见人总是一脸笑。我们吃饭的时候,王爹总在一旁忙活,我们说:“王爹一起吃吧。”王爹摆摆手:“我不忙,你们先吃。”我们吃好后,王爹连声说:“走吧,走吧,我来收拾。”

我常常在午饭过后,站在河边眺望往来穿梭的船只。沿着这条水道一直往西,就可以到达泰州,然后,可以到更远的地方。

校园往西不多远,有一个叫“五神庙”的渡口,渡口下去就是董永七仙女故事的发生地——台南。我总想着,我也要从那儿摆渡过去,看看渡口的那边有些什么。那时,我狂热地痴迷席慕蓉的爱情诗,渴望一场刻骨铭心的相遇,或送别。不久,这样的想象变成了现实,我的一个同学毕业分配到了台南税务所。未曾提前告知,我摆渡过河,骑自行车去看他。不巧的是,那天他恰好回了台城。一颗心,怅然若失,所有对他的祝福,在襟袖之上,婉转流年。

校园里,十二棵高大的银杏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摘下的果实经去皮处理,分给每个老师,这让我们期待又欣喜。待到秋风四起,备课、改作业的间隙,抬头可见旋舞的金黄,树下一地灿烂,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温暖柔和的光里。那是秋天的好记忆。

西溪的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譬如“工农村”以长蔬菜为主,“花园村”以培育各色花卉见长。有孩子夜里随父母上街卸蔬菜,从我家的院墙外扔进来大蒜、青菜、芹菜等。早晨起床,但见院子里躺着一捆水灵灵的蔬菜,到了班级,也没有孩子跟我言语,我一头雾水,吃了许久“霸王餐”。很久之后,才听到一个孩子无意问起:“老师,青菜好吃吗?”孩子的脸上带着羞赧的笑,而我年轻的心,从那时开始,被孩子纯真的爱充满。

3

多年之后,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叫人目不暇接。曾经的三里路、马脊梁,早已隐在草丛深处。新修的泰山大道宽敞流畅,古色古香的海道桥在夜幕下华光璀璨,妩媚动人。夏夜,桥边纳凉之人不絕,也有人抛竿夜钓,往往一人垂钓,看客四五。有几回,我散步经过,停下脚步,愣是看了许久。眼见半个多小时过去,水下全无动静,垂钓者仍气定神闲。不由想起一句话: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想来水下的鱼儿,都乘着这美好的夜色,赏月去了。

去年,我的第一届学生请我吃饭。那天,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十多个孩子一一过来敬酒。言辞恳切,让我心生暖意。

这一生,我不知道还会遇见什么人,发生多少事,但所有的遇见和经历,都将成为生命中的财富。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明媚的春光下,我去郊外走走,看树,看河流,去西溪植物园看花草。阳光正好,微风柔柔吹拂,送来枝条抽青的气息。我在春天的水边驻足,看春水起涟漪,看蒹葭轻舞苍黄,用暖暖的色调抒写年年春来的美丽。

严宜春:作家,江苏省东台一中高中语文教师。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猜你喜欢
西溪蔬菜校园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杭州西溪湿地
所见·西溪度假酒店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蔬菜也“疯狂”
西溪掠影
黑白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