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共育“光明”未来

2023-09-15 21:28黄绍家刘海云王现江
中国德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学段教育局光明

黄绍家?刘海云?王现江

作为广东省首批“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区,深圳市光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发展理念、工作机制、发展策略三个维度深入探索“三全育人”工作的实现模式,重点实施党建示范引领、德育名片打造、综合素养提升等行动,以推动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高品质德育。

中国德育:黄局长,您好!中小幼思政一体化是当前德育工作的热点之一,作为局长,您认为当前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工作应该如何实现破局?

黄汉波:感谢贵刊对光明区教育局德育工作的关注。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工作的破局,应该从实现中小幼党组织全覆盖工作抓起。2019年,光明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向民办学校选派专职书记,同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从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选派专职书记100%覆盖。2021年10月15日,光明区委教育工委召开光明区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宣布民办学校党支部书记任免决定,启动派驻民办学校专职书记全面轮岗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民办学校派驻专职书记的全面轮岗。在幼儿园党建方面,光明区同样先行先试。2021年,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幼兒园联合党支部,并于2022年建立学前教育学区联盟党支部,以7个学前教育学区联盟党支部为引领,加强全区公民办幼儿园思政教育一体化,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总的来说,光明区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党建工作的一体化发展,为全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德育:据我们了解,贵区近年来在大力推动“匠心·德育名片”工程,能否介绍一下该工程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其在推动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工作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黄汉波:“匠心·德育名片”工程是光明区委教育工委重点推动实施的思政教育主题工程,是有效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的重要抓手。该工程围绕“深耕”“亲和”“赋能”三大核心,注重夯实德育根基、构建德育品牌、打好德育攻坚战,努力构建高质量德育工作体系。近年来,光明区积极培育德育品牌,如创办每月一期的“光明德育月刊”,其中多个栏目在“学习强国”和光明融媒电视台推出;开展思政教育队伍“雁阵之旅”研修,建立了一批名班主任工作室,有力推动“青蓝工程”;举办区级、校级班主任节,开展“最美班主任”、新秀班主任系列评选活动。全区上下尊重德育工作者、成就德育工作者的良好生态正在建成,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中国德育:中小幼思政一体化既包括内容维度的一体化,也包括人员维度的一体化。请问在这两方面,贵区都是怎么做的?

黄汉波:在中小幼思政内容维度的一体化方面,光明区教育系统有一系列的重要抓手和创新举措。

一是创建党政主要领导给师生讲授思政课制度。光明区委主要领导多次给全区教师专门讲授思政课,区委教育工委班子成员全部带头深入学校课堂讲授思政课,全区公民办中小学校书记、校长每学期给师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二是打造100堂思政“金课”。区委教育工委积极整合多方面力量和资源,创建了思政课程资源库,上线了思政教育名师课堂教学视频,获评的广东省优质思政课程总数位列全市之首。

三是不断加强新课标研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光明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各学段思政教师加强对新课标和教材的研究,根据“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的原则,不断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四是打造优质思政课程。光明区教育局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引领各学段思政教师设计、打磨、展示优质课程。2022年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2023年聚焦“法治观念培养”,不同学段教师聚焦同一个主题设计课程,通过集体备课、校内初赛、区级复赛、决赛展示等系列环节,打造优质思政课程。此举大大开阔了教师们的育人视野和格局。

五是加强思政育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光明区要求各学段思政教师积极利用百花洞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等红色资源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另外,光明区教育局还组织了18位小学、初中、高中思政教师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设计制作成适合各学段学生观看的系列思政微课。

在中小幼思政人员维度的一体化方面,相关制度、举措等更加丰富。首先,光明区教育局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思政教研员,组建了由思政教研员牵头的中小学思政教师教研共同体,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努力达成各学段协同育人的目标。其次,光明区教育局重视思政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跨学科联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不同学科在育人目标、方法、评价策略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最后,光明区教育局投入重金打造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注重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德育:德育工作要强化精准思维,既要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又要在实际操作中细致精当,这样才能把德育工作做细做实。那么,在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中,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黄汉波: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区委教育工委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思政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研讨会,确保党建、德育、社区教育、教育督导、师德师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压实区教科院、各学校、幼儿园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主体责任。比如,从2019年开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共同总结每年全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情况,征求全区各职能部门意见,并递交区委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和研究,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落细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并完善“学、查、谈、考、督、宣”六大长效机制,建立师德师风风险隐患多层防控机制,努力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三个思政教育一体化平台,为思政课教研和教育经验分享提供服务。一是建立了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动平台。2020年以来,光明区教育局借助各类网络媒体,组建了涵盖全区各学段思政教师的区域思政教研共同体,由教研员统筹管理,解决思政资源共享、思政教师跨学段交流等问题。二是建立了小初高一体化集体备课教研平台。我们建立了“区—校—备课组—教师”四级备课机制,由区教育局整体规划设计,学校根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校本化方案设计,各备课组根据学段特点进行调整和落实,授课教师根据学情开展个性化教学。三是打造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宣传平台。光明区教育局开通了光明区思政一体化建设宣传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共育新苗”“共赏芬芳”“共研硕果”等栏目,及时宣传、总结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成果。

中国德育:评价是推动工作持续开展的必要环节,请问在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工作中,贵局是如何调研和评估各项活动开展的实际成效,以不断优化德育工作实施的?

黄汉波:我们将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各中小学、幼儿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落实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通过评价端的重视,引导各责任主体高度关注思政一体化工作,不断提升工作实效。比如,我们从教、学、研各个环节对学校落实思政一体化工作进行效果评估,组织由区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全面评审,评选光明区思政工作先进单位和思政工作先进个人。

中国德育:目前,你们的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成效如何?下一步工作有何计划?

黄汉波:随着光明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学段思政教师专职化程度大幅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贯彻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光明区获评广东省首批中小学“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区;在深圳市教育评价创新改革试点项目中,光明区教育局有8个项目立项,立项总数在全市各区排名中位列第二;在课堂教学领域,光明区初中、高中协同设计的两节思政课在教育部课程所指导的教研网上进行全国直播,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此外,光明区实验学校在全省最先獲评广东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东周小学在全市率先获评深圳市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

针对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在优化区域设计、加强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系统性、组织各学段思政一体化展示课活动、加强经验总结与宣传等四个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学段教育局光明
江都市教育局
遇见光明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黑暗中的光明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