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评价渗入一日生活

2023-09-19 07:05申昊敏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教育家 2023年34期
关键词:新生个性化幼儿园

申昊敏 | 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在新生适应月进餐环节,教师如何利用评价工具,支持小班幼儿的主动性发展?笔者从家访前的新生信息采集表、分析教师与家长评价的差异以及基于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性评价给予支持三方面进行初探。

第一次接触,叩开评价之门。我班的评价工作从第一次新生家访前就开始了,我们通过一份《新生信息采集表》,对全班幼儿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总体评价方面,93%的幼儿能够自主进餐;在餐具使用方面,幼儿至少会使用一种餐具;在挑食偏食方面,66%的幼儿有挑食偏食的情况;在进餐时间方面,53%的幼儿进餐时间与幼儿园基本一致;在午餐花费的时间方面,86%的幼儿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进餐。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在家中能够自主、从容地完成吃饭,对幼儿园的进餐环节抱有较大的信心。

共同了解幼儿,发现评价之路。家访让教师得到了幼儿入园前的基本信息,但仅仅来自家庭的信息不足以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幼儿入园后,我们在园内观察幼儿、采集评价信息。教师发现,幼儿在进餐环节遇到了较大困难:班级中只有2名幼儿(6%)能够独立完成进餐,40%的幼儿不能熟练使用勺子,甚至不会握勺,这与家长评价中的比例相差甚远。

通过梳理,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家庭的评价和幼儿园的评价是不同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全面地呈现幼儿的发展过程。

尊重幼儿差异,开启评价之旅。面对教师和家长评价的差异,教师应给予幼儿怎样的支持?

首先,教师四位一体的协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两位教师和保育员通过开展班组会议,分析了幼儿共性的进餐表现:小肌肉能力以及咀嚼能力较弱、没有进餐意识、挑食偏食。同时,我们整理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幼儿名单,结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

其次,基于评价开展教育支持。一是信息化技术助力,引导幼儿自我评价。我们利用评价软件激发幼儿在进餐环节的内驱力,尝试将幼儿的情绪情感和生活能力作为幼儿自我评价的内容。当幼儿进餐结束后,可以在希沃白板上为自己点评。此时幼儿的头像上会有星星亮起,我们称之为“点星星”。二是生活支持性课程环境的创设,将幼儿的成长可视化。生活支持性环境在支持幼儿进餐能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创设共性和个性的课程环境,给予幼儿成长的支架。例如,幼儿爱吃米饭,但普遍不爱吃绿叶菜,于是我们和家长进行个性化交流,还创设了共性的“本领大楼”,只要幼儿有进步,就可以为自己“造一层楼”。阶梯式的评价更能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支持。

再次,指导家长改进教养方式。一是基于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性评价,制定家长会话题。在小班家长会前,我们向家长提出两个问题:在新生适应月阶段,您最看重幼儿的哪些能力?又是如何培养的?通过问卷星汇总,我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依据幼儿发展特质的评价指引,制定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目标,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地贴近幼儿视角。二是建立个性化家庭微信群,及时和家长沟通幼儿进餐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家长将幼儿在家的进餐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家长和教师协同步调,家长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养方式改进意见,激发幼儿进餐的内驱力。

最后,家园协作开展常态化评价。一是利用国庆假期和居家阶段,鼓励家长在真实情境中评价。我们发布家长评价表,让家长依据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科学的观察与评价。收到家长的评价后,教师进一步调整幼儿的发展评价计划。二是运用多重教学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例如,雯雯在家午餐时爱吃疙瘩汤,对于幼儿园的蔬菜很陌生。此时,教师一方面鼓励雯雯在家吃一些和幼儿园一样的蔬菜,另一方面给雯雯制定个性化的策略,真正解决雯雯不爱吃蔬菜的问题。

评价是教师了解幼儿、支持幼儿发展的有效工具,我们会继续将评价工作渗透到一日课程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新生个性化幼儿园
重获新生 庇佑
我爱幼儿园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欢乐的幼儿园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爱“上”幼儿园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新生娃萌萌哒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