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感知艺术美

2023-09-19 07:05任淑芳山东省东营市锦苑幼儿园
教育家 2023年34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音乐作品旋律

任淑芳 | 山东省东营市锦苑幼儿园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音乐欣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提高幼儿审美感知、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增强幼儿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与之前相比有很大进步,出现了音乐欣赏内容选择多元化、途径手段多通道化、组织形式多媒体化的特点。不过,仍呈现出许多不足,如教师的音乐素养有待加强、课程内容无序、音乐欣赏活动内容单一、教学策略缺乏等。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要以游戏为支撑,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活动的学习兴趣。

选择适宜的音乐欣赏作品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考虑到幼儿思维的具体性、形象性,教师应选择结构简整、词句单纯、长度规律的音乐作品,将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易理解的音乐表达内容作为考虑的重点。如大班“杂技表演”活动的音乐选自名曲《巡逻兵进行曲》,整首乐曲营造出乐观、放松的音乐环境,曲式为ABC结构,主奏乐器小号诙谐幽默的声音,犹如马戏团的演员在表演多样的杂技。教师选择此乐曲以开展欣赏活动,是建立在可创设有趣游戏活动的基础上,便于联系生活实际。

契合幼儿的音乐经验。生活是艺术的灵感来源,音乐欣赏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丰富与唤醒生活经验是准备活动的重中之重。“杂技表演”活动中,教师事先与幼儿讨论欣赏过的杂技表演,在前期经验的铺垫之下,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突出学习重点,特别是在节奏快与慢的片段分别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杂技表演情景进行回忆。幼儿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好的理解,能够将注意力分配到相应的学习难点中。

教学过程应优化教学手段

听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音乐的美。整体性感知是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结构规整、单纯的音乐作品,可以帮助幼儿通过掌握节奏和规律获得对音乐作品最初的印象。“杂技表演”教学中,教师让幼儿欣赏完整的音乐,运用语言表达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第二遍欣赏时,用合适的图谱形象化表现杂技演员的表演。通过层层深入的整体欣赏方式,不断地加深幼儿对音乐美的感知。

看图谱理解音乐旋律,有效表达情感。音乐艺术具有抽象性和瞬时性的特点,图像是将音乐具象化表现的重要方式。“杂技表演”活动中,教师用不同数量的“球”“圈”“酒杯”表现音乐的节奏。通过这种具体的图谱,幼儿能够逐渐发现音乐的起承转合,听出细微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逐渐丰满和生动起来,从而更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

做音乐游戏,表达对旋律的理解。生动、形象的音乐游戏是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重要教学方式。“杂技表演”活动中,在幼儿初步理解音乐后,我们以有趣的游戏介入,让幼儿仿佛置身于马戏团中。幼儿佩戴头饰,进行“小丑”游戏,当音乐缓缓响起,请幼儿听音乐并找出代表自己的旋律,根据顺序上台为大家表演。铿锵有力的音乐是抛接球表演,悠扬舒缓的音乐是转圈表演,快乐活泼的音乐是顶酒杯表演,幼儿饶有兴趣地跟着音乐表演,通过身体动作感知音乐的旋律。

借助于体态动作,使音乐成为看得见的身体活动。幼儿对作品的感受,离不开肢体动作的默契配合。教师要善于用肢体语言帮助孩子们表达情感,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如“杂技表演”活动中,B段音乐悠扬舒缓,律动性强。教师执教时让幼儿自由学转圈表演,同时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转呼啦圈。

适时的语言引导,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语言是教师具体和形象表达音乐作品的常用手段。如教师运用小故事生动地描述:“杂技团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丑,他们的表演总是受到大家的欢迎,瞧,今天的杂技表演又开始了。”小故事简洁明确,引导幼儿集体聆听音乐,从而更深入地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为他们在下一阶段的自主表现积累经验。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音乐作品旋律
春天的旋律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杂技表演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7月,盛夏的旋律
安全行驶千万不能儿戏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