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农户烟草种植意愿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3-09-19 09:19杨瑞晖尤方芳李梦琪高净净孙浩浩董向兵何宗磊熊卓鑫乔飞燕苏智毅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栾川县烟农烟叶

杨瑞晖,尤方芳,李梦琪,高净净,孙浩浩,姜 楠,董向兵,黄 康,何宗磊,熊卓鑫,乔飞燕,苏智毅

(1.洛阳市烟草公司栾川县分公司,河南洛阳 471500;2.洛阳市烟草公司汝阳县分公司,河南洛阳 471200;3.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4.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种植业产出不再成为主要收入来源[1]。一方面,在栾川县烟草种植产业的实际情况中,越来越多的烟草种植户选择退出种植队伍,选择进行更为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行业作为自身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使得栾川县烟草种植产业面临着种植户急剧下降,种植年龄逐渐高龄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烟草产业作为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部分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而其原材料烟叶产量持续下滑的局面一直到2022年才得到了根本性扭转,烟叶恢复性发展的关键是烟草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2],这是市场需求为栾川县烟草种植户带来的创收机遇,而作为烟草种植的主体,农户在当前背景下对烟草种植的意愿会直接影响栾川县地区烟草种植行业的发展。因此,该研究以栾川县地区农户的烟草种植意愿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探寻烟草种植户对于烟草种植的影响因素,以便针对烟草种植户的痛点、难点作出及时调整,提升农民烟草种植意愿,逐步实现烟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确保栾川县烟草种植产业发展路径。

1 栾川县烟草种植概况

从自然环境来说,栾川海拔高、红黏土面积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充沛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产高质量生态烟叶的优越条件[3]。并且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栾川烟叶品质得到了工业公司的认可和赞赏,为栾川县持续发展烟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核心烟区植烟历史平均在20年以上,烟区土地有限,多集中在山区坡地,轮作倒茬技术执行存在困难,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有待改善,导致部分老种烟区域病虫害频繁发生。近年来,由于土地流转、烟田轮作等原因,烟田转移率较高,烘烤工场、育苗大棚等原有基础设施支持力度逐渐减弱。部分土地零星难成规模,可操作的小型农业机械有限,机械化操作存在困难,减工降本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另外以“全景栾川”为核心的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对烟叶种植区域的规模和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些因素一定程度制约了本地烟农的种烟意愿。2019—2022年栾川县烟农年龄及学历分析见表1。

表1 2019—2022年栾川县烟农年龄及学历分析

2 烟农种植意愿调查

该研究基于WSR理论(物理-事理-人理)基础[4],分析栾川县农户烟草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见图1。

图1 基于WSR理论的农户烟草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马艳丽[5]和孙娜等[6]认为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2个部分,外部因素一般是指政策环境、种植技术等方面,而内部因素一般是指农户潜在的行为特征,比如其年龄、性别、家庭状况和拥有的生产资料情况等。张倩等[7]提出农户自身属性、家庭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影响其农作物种植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综合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农户的烟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从农户主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现状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4个层面进行概括。

3 调查情况分析

3.1 农户主体特征分析采用SPSS 26.0工具将问卷回收整理后可得参与调研的农户禀赋特征,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性别方面,参与调研的农户中户主为男性的有298户,占比为76.80%,而户主为女性的仅有90户,占比为23.20%,可见在参与调研的样本中,男性互助占了绝大部分。

表2 被调查农户主体特征分析

年龄方面,参与调研的农户中户主年龄在46~60岁的人数共计172户,占比44.34%,位居第一;其次是户主年龄为36~45岁的,共计76人,占比为19.59%;并列第三的是21~35岁和60岁以上的互助群体,人数是64人,占比为16.49%;位列最后的20岁以下户主的群体,总计12户,占比仅3.09%。

学历方面,参与调研的农户中户主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人数最多,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其中小学学历的户主有145户,占比为37.37%,而初中学历的户主有132户,占比为34.02%,两者合计比例高达71.39%。位居第三的是户主学历为高中的,共计87户,占比为22.42%;位居第四的是学历为大专及本科的,共计17户,占比为4.38%。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样本中有7户户主没有接受正规教育,占比为1.81%。

关于“烟草种植是辛苦的劳动”方面,比较不同意的农户数最多,共计224户,占比高达45.36%;其次是很不同意的,共计62户,占比为15.98%;第三是认为一般辛苦的,共计54户,占比为13.92%;最后是比较同意和很同意的,分别为48户,占比为12.37%。

提升烟叶产量的生产技术方面,参与调研的农户中自身技术一般的人数最多,共计172户,占比为44.33%;其次是很同意的农户,共计89户,占比为22.94%;再次是比较不同意的农户,共计79户,占比为20.36%;然后是很不同意的农户,共计31户,占比为7.99%;最后是比较同意的农户,共有17户,占比为4.38%。

3.2 农户家庭特征分析采用SPSS 26.0工具将问卷回收整理后可得参与调研的农户家庭特征分析,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表3 被调查农户家庭特征分析

亲友支持度方面,表示亲友持中立态度的农户有120人,占比为30.93%;亲友非常支持和有点支持的人数分别为73人和80人,占比分别为18.81%和20.62%;亲友表示有点反对和极力反对种植烟草的分别有62和53人,占比分别为15.98%和13.66%。说明参与调研的农户中亲友支持种植烟草的程度相对较低,也从侧面说明栾川县对于烟草种植相关方面的宣传和农户接受度都相对较差。

烟田集中化程度中,表示非常不同意烟田集中化程度高,即认为现阶段烟草种植碎片化严重,规模化较低的农户有132人,位居第一,占比为34.02%;其次是认为集中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户,共有89人,占比为22.94 %;再次是认为烟田集中化程度一般的,共有67人,占比为17.27%;而认为集中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共计100人,占比仅为25.77%。

家庭劳动力人数应对烟草种植轻松程度方面,认为家庭劳动力完全无法负荷烟草种植相关工作,需要雇佣劳动力完成相关工作的人数为117人,占比为30.16%,位居第一;其次是认为一般,既不轻松也不繁重的有82人,占比为21.13%;然后是认为劳动力从事烟草种植相对辛苦的有79人,占比为20.36%;然后是认为相对轻松的有63人,占比为16.24%;最后是认为非常轻松,可以轻松驾驭烟草种植的为47人,占比为12.11%。

非农收入占比方面,参与调研的农户认为非农收入占比不是很高,处在一般水平的有108人,占比为27.84%,位居第一;其次是非农收入占比很高的,有92人,占比为23.71%;再次是非农收入相对比较高的共计71人,占比为18.30%;非农收入相对较低的有69人,占比为17.18%;非农收入占比非常低的有48人,占比为12.37%。这说明非农收入在参与调研的栾川县农户中相对较多,其收入依靠其他性质来源的较多,说明其关注烟叶种植的机会和意愿也会相对减少。

3.3 生产现状特征分析采用SPSS 26.0工具将问卷回收整理后可得参与调研的农户生产现状特征分析,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表4 被调查农户生产现状特征分析

烟草种植成本投入方面,表示投入水平一般的农户有112人,占比为28.87%,位居第一;表示成本费用投入较高和非常高的人数分别为54人和52人,占比分别为13.92%和13.40%;表示成本费用投入较低和非常低的分别有78人和92人,占比分别为20.10%和23.71%。说明参与调研的农户对于种植烟草成本费用投入的担忧程度相对较高,对烟草种植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烟草种植非常赚钱”方面,表示烟草种植收益一般的人数位居第一,共计有135人,占比为34.79%;其次是认为相对不赚钱的农户,共有89人,占比为22.94 %;再次是认为很不赚钱的,共有73人,占比为18.81%;而认为比较赚钱和非常赚钱的农户共计91人,占比仅为23.46%。说明栾川县参与调研的农户对于烟草种植的经济效益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在烟草种植“是否雇佣工人”方面,认为需要的有208人,占比为53.61%;而认为不需要的仅180人,占比46.39%。说明烟农对于烟草种植的劳动强度持肯定态度,认为烟草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工作相对烦琐。

在“技术水平很容易掌握”方面,农户认为技术水平掌握难易程度处在一般水平的有106人,占比为27.32%,位居第一;其次是认为非常难以掌握的,有92人,占比为23.71%;再次是认为相对难以掌握的共计73人,占比为18.81%;认为比较容易掌握的有66人,占比为17.01%;认为非常容易掌握的有51人,占比为13.15%。这说明栾川县烟农对于烟草种植相关技术难度持有一定的认识,且认为技术相对难以掌握,对其烟草种植意愿有相对的抑制作用。

3.4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采用SPSS 26.0工具对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后,分析调查农户外部影响因素如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表5 被调查农户外部影响分析

烟草种植政府扶持政策满意度方面,表示对于扶持政策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共计181人,占比高达46.65%;表示扶持政策相对无感,没有为烟农带来实际好处的有88人,占比为22.68%;而认为扶持政策相对满意以上的仅为119人,占比仅为30.67%。说明栾川县现阶段政府对烟草种植农户的扶持政策执行程度相对较低。

土地流转速度满意度方面,表示对于流转速度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共计183人,占比高达47.17%;表示对土地流转速度相对无感,没有为烟农带来实际好处的有94人,占比为24.23%;而认为流转速度能达到满意以上程度的111人,占比28.60%。说明栾川县现阶段土地流转速度为烟农带来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这种不满意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户的烟草种植意愿。

是否参加烟草种植培训方面,表示参加的有273人,占比为70.36%;而表示不参加的仅为115人,占比为29.64%。说明烟农对于烟草种植相关培训是持肯定态度,认为烟草种植需要较多的技术培训,管理需要科学性。

烟叶合作社解决困难方面,参与调研的农户认为不确定协助的人数为97人,占比为25.00%,位居第一;其次是认为基本会得到协助的有89人,占比为22.94%,再次是认为基本不会得到协助的共计83人,占比为21.39%;认为肯定不会得到协助的有76人,占比为19.59%;认为肯定能得到协助的有43人,占比为11.08%。这说明栾川县烟农对于当地烟叶合作社在种植困难中的协助力量持怀疑态度,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其对烟草种植的消极情绪,从而抑制其种植意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经济产业化、专业化是必经之路。该研究以栾川县农户烟草种植意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栾川县现阶段烟草种植现状还存在问题的探讨,确定了从农户主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现状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4个方面建立相应指标对农户烟草种植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前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综合来看,栾川县农户烟草种植意愿低于中值,说明农户的烟草种植意愿相对较低。

(2)农户主体特征方面,农户受教育程度及其提升烟叶产量的技术水平与其烟草种植意愿呈现正向影响关系,而劳动强度则对农户烟草种植有负向影响。

(3)农户家庭特征方面,亲友支持度、烟田集中化程度、劳动力人数与农户烟草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关系,而非农收入占比则对其呈现负向影响。

(4)产现状特征方面,成本费用投入与烟草种植意向呈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预期收益与技术水平掌握难易程度则与其有正向影响。

(5)外部因素特征方面,扶持政策满意度、参加培训和合作社种植协会的协助都对农户烟草种植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4.2 提升农户烟草种植意愿的对策建议

4.2.1科技兴烟,改进种植方式和技术。全面贯彻科技兴农策略,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化烟草种植技术。

第一,改善现有土地管理模式[8],坚持有机肥料施用,摒弃传统高污染危害农药,用生物制剂农药做替代,保证耕地的利用率,提高耕地产出,促进农户增收。

第二,加快推进土地集约经营方式,强化集中化管理,以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现代农业,从而提高农业土地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第三,借助先进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烟叶种植,以理念的转变促进收入的增长,使得基层烟站只需要配合农户全面搞好生产,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技术指导等方面。

第四,因地制宜,实施区域轮作和作物轮作双模式。鼓励和支持将土地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流转,推广区域轮作;实行统一轮作,集中种植薯类、中药等,由合作社集中进行经营,减少烟农轮作风险,增加种植效益。

第五,引进小型、山地机械。加大小型机械、山地专业机械引进力度[9],如烟夹、植保无人机、微耕机、小型覆膜机等,增加机械化覆盖范围和力度,降低人工成本投入。

4.2.2“引培”结合优化烟农队伍。飞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依靠人力资源的调整优化配置。以栾川县烟草种植户大规模缩减,种植队伍高龄化严重,学历相对较低技术掌握不到位等问题,在烟农队伍建设方面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第一,把握现阶段政府对于烟草种植提供的优惠政策,在烟草种植产业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从心理上和实际收益上,吸引更多的村民成为“留乡”人员,为烟草种植新队伍的打造注入新鲜力量。

第二,培育职业烟农。加大烟农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烟农考评机制,出台烟农进入和退出制度,对烟农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化教育,培养以烟为主、诚实守信、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职业烟农[10]。

第三,推广规模化种植。加强政策扶持导向作用,引导烟农规模化种植的转变,将单户种植规模稳定在1.333~3.333 hm2,在管理能力范围内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四,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减少烟农前期投入;推广技术专业化服务,削弱技术限制;实现保险、救助全覆盖,减轻新烟农初期失败压力。

第五,鼓励分散烟农加入烟农专业合作社打造烟农队伍的专业化,借助合作社,建设专业化服务队伍,建立专业化移栽、植保、采收、分级、农机队伍,降低用工数量,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11]。

4.2.3“生态先行”解决产业冲突问题。随着“两山论”和“生态链”等概念的提出和实施[12],在全面发展当地烟草种植产业的同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指导,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进一步相协调。

第一,做好烟区烟叶基础设施整体规划,以改善植烟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为目标,增加基础项目和农业机械的补贴资金,重点建设能够抗旱防涝增强抗灾能力的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抗风险能力。

第二,实施环保清洁作业,施肥环节优先使用生物制剂的农药、化肥,田间管理要对烟田及周边的废弃物及时处理,降低对烟田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实现烟叶种植与生态环境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第三,稳定烟区发展,将烟叶产业融入县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中来,与旅游产业形成互动互补作用力,相互促进,到烟叶产业与资源利用、旅游发展相协调[13]。

第四,学习借鉴“山头茶”文化发展经验,与工业企业合作开发“山头烟”适用配方,真正用好栾川现有生态优势资源,打造无公害烟叶品牌,为其他地方优质烟叶做好路径探索。

4.2.4建好“两支队伍”提高发展潜力。高品质烟叶种植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石,是行业高质量长期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队伍建设与烟叶种植、烟区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解决“谁来种”的同时更要解决基层一线烟叶队伍“拴心留人”的问题。

第一,着力发展年轻职业烟农,调查现阶段留乡人员基本情况,加大职业烟农培训力度及资金支持,扶持一支18~35岁以烟为主的年轻化、职业化、现代化烟农队伍。以科技植烟为推动力,以职业烟农队伍打造为抓手,解决好烟农队伍老化问题。

第二,加大基层职工待遇倾斜力度,以标准化烟站建设为契机,改善基层工作、生活环境,在基层站队所中发现勤劳苦干能担当的优秀员工,拓宽基层职工上升渠道,做到员工乐于在基层,成长在基层,真正做到基层员工“拴心留人”。

猜你喜欢
栾川县烟农烟叶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栾川县
不要问我为什么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栾川县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