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特征研究

2023-09-19 06:52郭伟刚
科技风 2023年26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职业

郭伟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100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发布了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和文件。我国相继提出“互联网+”“建立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这一系列举措,也体现出我国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迎来了新挑战。

1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1.1 社会变迁引起教育变革

原始社会中劳动即是学习,父母即是教师,农业社会有私塾、书院等固定的教学场所,工业社会出现学校、班级课程制度,信息社会初级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社会高级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

1.2 产业转型驱动人才需求变化

目前,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而产业转型又呈现两大特征,分别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离产业最近,所以产业的变化一定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

1.3 技术演进改变育人方式

技术创新对育人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方式:(1)认知方式。数字技术拓展了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具备了人机合一的思维特征。(2)学习方式。养成基于数字技术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3)自我认同。网络社会影响人际关系和基于数字空间的自我认知。

1.4 政策支持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各国、相关国际组织相继发布相关文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20年,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连接学校,赋能学习者》,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等。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的概念,7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互联网+教育”;2020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2022年1月教育部工作要点: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同年3月底教育部发布“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陈子季在其报告《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与思考》中强调:把“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作为重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关键内容,用数字化思维系统谋划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现代范式,使之成为产业进步的参与主体、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实现从大规模标准化培养向大规模个性化培养的系统性变革,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多样化成长需求。

2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征

由于数字化转型是由企业、行业中最先发起的。我们就以出租车公司与网约车公司为例,出租汽车公司的信息系统在管理车辆、管理司机、管理财务等方面可以使其管理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其根本特征在于它沿用的是传统模式,其根本业务流程没有发生变化。而数字化转型的鲜明案例我们就得谈到网约车,如今我们对网约车已经非常熟悉了,网约车公司的特点是不拥有汽车、司机,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调用社会资源。而这种从出租车公司到网约车公司的变化,是一种颠覆传统模式的转型。其业务环境是从传统的物理世界开展,信息系统提供支持转变为数字世界开展,物理元素给以响应,从而产生了新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化就是业务数字化,而数字化则是数字业务化。这种转型带来的鲜明特征就是客户的掌控权与社会资源的广泛调用。

回到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机构内外多个主体、多种因素,需要高等教育教学的利益相关方协同努力、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数字化的发展应用于教育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一个连续体,我们今天谈这些概念可能容易混淆,从某种角度理解,其实它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融合阶段:课程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核心要素在于物理与网络的融合空间中解构并重新组合,学生可借助辅助系统进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

转型初级阶段:主要围绕传统专业课程的建设,越过教育机构设置的边界,获得教育机构以外的学校、社会资源。以机械化、模块化、精确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教育服务。

转型高级阶段:高校与外界的界限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社会以及其他参与方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专业、教学、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服务等各方面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图1 欧洲大学数字化转型参考框架

3 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想要使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落地生根,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 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地位

像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一样,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想要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移的战略认识,就必须从其转型本质、关键、功能与着力点等为抓手,在推进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形成数字化意识和思维。互联网最大特征就是连接,它可以从顶层直接连接到底层,具有扁平化模式;从横向可以连接企业、可以与其他学校、与社会其他方面互联互通的特性,由此形成基于数字化形成职业教育现代化新的方法论和驱动力。

3.2 树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性发展观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因各院校之间的数字化发展的差异,也间接表明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仅要杜绝简单复制与盲目跟风的现象。还要克服畏难情绪,脚踏实地,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设计可行、适宜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制定涉及数字化转型多方面的实施策略,避免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孤立思维。

3.3 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3.3.1 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及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均强调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要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完善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平台,而是联通所有学校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每所学校都要梳理数字校园已有系统,提出对接国家平台、实现数据、资源、认证等全方位联通的行动方案,以此为抓手转变教育理念,提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要想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学校的规划和行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将短期项目驱动转为长期事业谋划;这是非常关键的,不能上级推什么就搞什么,这样是无法实现长期发展的。②明确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愿景,达成校内共识;自上而下,从校长、书记到专业教师,明确目标共同发力。③提升各级领导力,构建积极向上的动力源,各级领导都要有过硬的领导力。④建设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此我们才能从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向数字时代教育教学。

3.3.2 提升师生数字化意识和能力

图2 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要求

从学生角度来看,要引导学生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及资源,使得这些资源与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数字化专业知识、数字化职业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自我激励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教师角度来看,要支持教师充分利用平台“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的优质资源,进行个性化备课与教学,鼓励教师将自己的课程开放到平台中,在共享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字化教学反思与改进能力。同时,借助平台“教师服务中心”资源,加强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强教师数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识与动机,支持教师深入参与数字化教学改革及研究,持续提升信息时代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3.3.3 借助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升级和改造。构建教学环境、实训场地、工作场所与虚拟场景融合的教学空间,推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应用。创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混合教学方式,探索开展职业技能智能化测试,构建数据驱动的学训结合评价体系,借助大数据支持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3.3.4 发展数据驱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教育管理智能化。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教育管理由线性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持续提升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在建设校本数据中心的同时,逐步与“中国职教大脑”对接,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等数据的动态报送,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3.3.5 夯实技术基础并完善组织保障

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座”,包括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环境、仿真实训系统环境、信息化校园环境等。

坚持需求导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统筹校内外数字化服务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协同构建技术系统,更好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提供服务。

重视数字化组织体系的建设,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组织机构、政策与规范、人力资源、建设与应用机制、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确保数字校园顺利实施、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大责任,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在政策的指导下,加大改革力度,将数字化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转变教学思路,加快平台与硬件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前进动力。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职业写作
转型
我爱的职业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