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理念下指向语言表达的中年级微课程实践

2023-09-20 17:40严虹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8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视点

严虹

“五育融合”理念指的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个性发展为宗旨,从根本上形成“五育”有机关联、整体融通、综合渗透的教育思维。微课程指的是从“五育融合”的视域,着眼于学生的不同年段、心理、生活等,从微处审视和探索育人的切入点,利用身边资源,实施育人活动实践,并将育人活动课程化。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教材从写话教学变为习作教学,即表达训练的重点从侧重口语表达变为侧重将口语表达转化为书面语表达,这样的转化更需要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除了要用好教材之外,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源,在“五育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资源创生相对应的微课程,从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如何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运用。

一、从“微”出发,创生课程

笔者立足学生学情,经过观察与分析,从学习生活的微处着眼,筛选资源,创生了三类表达训练课程。

1.从“生活应用”视点出发的交流沟通课程

中低年级学生喜欢向老师告状,“谁打了我,骂了我”“谁还没做好作业就在玩”……可是一调查,常常会发现很多告状的学生漏掉了很多信息。怎样让学生把事情表达完整清楚呢?笔者设计了“怎样告状”这个课程。

首先与学生制订公约:在告状之前先思考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如果没有可以进行以下语言实践:第一,先跟对方讲理或进行规劝,要求对方道歉或改正。第二,假如对方不道歉或不改正,则可以请老师处理。向老师说明情况时,需讲清来龙去脉,不漏掉任何信息。其中“讲理规劝”“讲清来龙去脉”就是重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明白“讲理”就是讲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取得对方的理解,还可以用事例来补充说明。之后,笔者又与学生一起将这段场景加以改编,以小品的形式演绎出来,让“讲清来龙去脉”“讲理规劝”的表达形式深入人心。

此类课程还有“怎样认错”“怎样请求帮助”……同样都是以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原生态情境作为课程资源,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从“学习困难”视点出发的相互分享课程

个人思维需要被点燃,学习和成长在相互启发中逐步得到实现,这就是大家提倡的“学习共同体”。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习作,如何写多写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难题。笔者从学生的暑假作业中发现了几个写话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与他们交流之后,发现他们写话时的确有属于自己的小秘诀,如多联想、讲清楚、写感受……

亲身的经历以及具体生动的创作细节,往往能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以及模仿和尝试的冲动。所以笔者还开发了“如何写好字”“读课文如何读得有感情”等同类课程。

3.从“内心向上”视点出发的积极评价课程

教师应教会学生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逐步在自我肯定和被他人肯定的良好氛围中学习成长。为此笔者创设了“夸夸我自己”“找找他的‘最”等课程。只要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笔者就会及时采集关于他们的照片或视频,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让同伴从欣赏的视角表扬他们。

受访学生努力挖掘自己内心的感受,从一开始的失落到被教师选中被肯定后的欣喜,最后坚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些心路历程都讲述得清清楚楚,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也实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肯定。

二、从“融”出发,实施课程

上述微课程是由学生学习中的微小视点衍生出来的课程。正因为视点的微小,并且散落在學生的学习生活中,所以实施时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不拘形式,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五育”融合、互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浸润。

1.完整育人的教学内容融合

在教学中,笔者秉持“五育融合”理念,有意识地进行融合教学。如课前新闻播讲,学生讲到山火,便需要讲到起火原因;讲到灭火英雄,便需要讲到英雄行为与精神;讲述新闻,便需要注意把事件叙述得清晰完整……短短的一则新闻讲述,不仅涉及了多门学科知识,还融入了德育。在笔者的点拨下,学生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长了知识与见闻,又在心目中树立了英雄榜样形象,为今后树立正确的三观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样的融合教学方式指向学生的多种素养养成,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练习、情感价值观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提升,多维度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融合

(1)跨越时间限制。教师可以在发现资源时,即时进行教育教学。如笔者课上偶然发现一位学生练写钢笔字时,会先将范字中每一个笔画的位置用不同符号作好标记,以便观察间架结构。在了解情况后立即请他将这种巧妙方法在班级做展示和讲解,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分享了自己写好字的方法。这样的即时分享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也让他们获得了多种写好字的方法,更即时肯定和激励了学生的上进心。也可以专门利用时间完成课程实践。如笔者以“老师说我是××的孩子”为主题举办一场演讲活动,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演讲不仅让学生回顾、描述了得到老师肯定和取得好成绩时的内心感受,更大力鼓舞了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劲头。还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如笔者每天上课前五分钟组织的新闻播报,可以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身边小事……日积月累,丰富见闻,拓展思维。

(2)跨越空间限制。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每天都在创造不同的资源。教师只要留心,就可以根据不同主题、不同目的或效果,利用现代化平台,跨越空间的限制对学生进行教学。如习作讲评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和进程的限制,不允许花大量时间在反馈上。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与学生配合,录制了一个个微视频放在班级群里,有笔者单独的讲解,也有学生对自己习作的朗读展示。学生可以自主在家学习,便于反复观看,同时还会有家长的参与,从而让学习内容得到丰富拓展,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3)跨越形式限制。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而微课程的内容决定着课程可以有更创新的教学形式。有时是教师直接授课,有时是请学生当老师,有时请家长来授课,也有时是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如采访、演讲、表演小品……学生在这种多变的方式中、在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进行学习。

“五育融合”理念下指向表达的微课程研发与实施立足于学生的年龄、心理、学情。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促使他们积极地学、多维地学、快乐地学……笔者所进行的微课程实践尽管时间不长,效果却已初露端倪,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在不懈的努力下,必定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崇文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视点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