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之学生自我监管策略

2023-09-20 17:42盛莉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班集体民主岗位

盛莉莉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班主任将学生纳入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让他们进行自主管理,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对整个班集体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训练,学会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其他班级、学校间的关系,培养一定的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完全放手,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校都要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很多班主任都秉持着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或是由于坚持认为教师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或是由于不放心学生承担班级管理的任务,从而不愿意将学生自主管理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班级管理之学生自我监管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部分班主任常常选择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提出一定的纪律要求。这一班级管理方法相对单一,并且十分强硬,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在严格的纪律要求下,部分学生也会表现出“摆烂”的状态,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2.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在班级中,班主任一直都处在管理者的位置,这一管理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更习惯于完成教师的任务和要求,但也会不可避免地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难以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另外,由于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办法时,往往会从自己的过往经验出发,这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参加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其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初中班级管理之学生自我监管策略

(一)参与设岗,深化主体意识

教师要在符合民主共同体基本机制的基础上构筑班集体,要让学生认识到班集体成员的分工并非教师单方面规定的,而是需要各个班级成员相互协商,发扬民主思想,共同参与进来。班级成员要参与岗位设定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深化主体意识。

在“自主设立班级岗位”的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先互动讨论一下,看看要让班级完善运行,基本需要哪些岗位。学生在讨论后统一了想法,认为需要班长一名,学习、体育、文艺、生活、纪律、劳动委员各一名,还需要若干小组长,这样才能管理好班级。此后,教师又让他们在基本岗位之上,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想一下还需要哪些特殊岗位,让更多同学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中。如有一名学生提出:“由于每门课都要提交作业,都由学习委员完成的话,工作量太大,我建议设立各个科目的课代表,辅助学习委员工作。”还有一名学生建议:“我们班级的早自修情况一直都不好,我建议由同学轮流值日,担当早自修的领读员,监督大家的学习情况。”还有的学生建议:“我班的纪律一直都不太好,我觉得可以在自习课上安排纪律监督员,管好每个小片。”在总结归纳后,学生发挥民主性,讨论得到了更适合本班级的管理岗位,提升了自己的主体意识。

在互动探讨中,学生认识到哪些岗位更适合班集体需要,他们认识到岗位设定并不是机械的,而要和班级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尊重生本差異,张扬个性

学者杜威在谈及民主共同体的过程中提出,个人“代表着那些在共同生活影响下产生和固定的各种各样的人性的特殊反应、习惯、气质和能力”。正是因为承认了个体差异性,个体才能展现出和社会相互联系的一面。由此可见,在构筑民主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更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要让有差异性的个体不再孤立于整个集体之外,而是和他人紧密联系,处于相互合作的关系中。

在班级成员轮流担当班干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小部分学生胆子比较小,不善于和他人交流,他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避免强行让他们主动接触他人,而可以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设计一些个性化的管理措施。如有一名学生担当学习委员,她觉得每天带领大家晨读对自己的挑战太大,于是,就改换了方式,采用了“每日一题”的方式。她每天都在黑板上出一道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上来解答,她则在早自修结束的时候揭晓答案。这样既能完成带领大家学习的任务,又让该学生感到更轻松自在,也体现了个性。教师要鼓励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参与班级自主管理中,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又能让他们展现才华。

(三)融入生活,培养终身习惯

教师可以分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好习惯。在“家庭中也要讲民主”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看看家庭生活是否存在父母“一言堂”的问题,遇到了家庭大事,孩子是否也有权利参与到讨论中,并选择支持某个观点。教师还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试着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家庭管理中起到自己的作用。在“参与社区民主管理”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来到社区,了解一下社区是否有业主委员会,有哪些事情需要业主协商,民主讨论后决定。他们发现业主在选择物业公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民主参与权,此外,社区居民还可以就如何维持良好的社区卫生环境,如何解决乱遛猫狗等问题进行互动讨论,设立《文明社区公约》。通过此活动,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社区,都有必要进行民主管理,作为一名学生,也可以找机会加入自主管理工作中。

在社会生活中,学生认识到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融入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增加对参与管理的兴趣。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将优化班级管理建设和构筑民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优化班级管理机制,将民主理念渗透到各种日常活动中。这样能促进班级管理良性运行,让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班集体民主岗位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我爱我的班集体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