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神经母细胞瘤51 例诊疗特点及长期随访分析

2023-09-20 09:01袁晓军
临床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危险度危组婴儿

徐 权 袁晓军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血液肿瘤科(上海 200092);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儿科(上海 200062)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其发病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7%,死亡率却占儿童肿瘤相关死亡的15%[1]。NB好发于婴幼儿,中位诊断年龄为18 月龄,超过1/3 患者在婴儿期确诊[2]。年龄是影响NB 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婴儿NB作为儿童NB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儿童NB患者的一些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回顾性分析51例婴儿NB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年龄段NB 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随访的预后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初次诊断为婴儿NB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诊断年龄<12 月龄;②初发未治疗病例;③接受化疗的患儿至少完成1个周期化疗方案且可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诊断后回当地治疗者;②难以随访及失访者。

1.2 方法

1.2.1 NB诊断标准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确诊NB[3]:①肿瘤组织光镜下获得肯定的病理学诊断;②骨髓抽吸涂片和活检发现特征性神经母细胞,并且伴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

1.2.2 临床资料收集 通过查询院内电子病历系统、专科病史档案及电话询问患儿监护人等方式,收集NB 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首发症状、转移部位、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肿瘤分期、危险度分组、治疗方案以及随访资料等。实验室检查包括MYCN基因扩增检测、血清NSE、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24 h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等。MYCN基因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1 个细胞内>10 个拷贝定义为扩增。血清NSE 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参考值为0~16.3 ng/mL;血清LDH通过乳酸底物速率法测定,正常参考值为106~211 U/L;24 h尿VMA通过化学比色法检测,婴儿期正常参考值为0~2 mg/24 h。

1.2.3 临床分期和危险度分组[3-4]临床分期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staging system,INSS)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Ⅳs 期。危险度分组参照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标准及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NB 方案(CCCG-NB-2015)进行危险度分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本研究部分患者未行MYCN基因检测,将未行MYCN基因检测患者中的Ⅰ期、Ⅱ期、Ⅳs 期归为低危组,Ⅲ和Ⅳ期归为中危组。

1.2.4 治疗方案 所有NB患儿在诊断明确并确定分期后,根据危险度分组进行分层治疗。低危组:手术+术后观察或者手术+化疗;中危组:化疗前或化疗中(约4~5个疗程)进行择期手术,术后化疗至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者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后4疗程,总疗程≤8疗程为宜,不超过10个疗程,必要时行二次手术;高危组:先化疗(4~5个疗程)后择期手术,术后化疗至VGPR 后4 疗程,总疗程≤8 疗程为宜,不超过10个疗程,有条件者常规化疗结束后行自体干细胞移植1次。中、高危组停化疗后均服用全顺式维甲酸120~160 mg/m2,每4周连续用14 d,共6个疗程。具体化疗方案参考CCCG-NB-2009及CCCGNB-2015。

1.2.5 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原发瘤灶、转移瘤灶的影像学改变、肿瘤标记物水平、骨髓情况等,疗效分为CR、VGP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或复发(relapse)。

1.2.6 随访及研究终点 采用住院电子病历、专科门诊及电话随访方式,随访内容包括:血清NSE、腹部B 超、胸腹CT 或MRI。以死亡和无复发生存为观察终点,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总体生存(over survival,OS)期定义为诊断日期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期定义为诊断日期至出现事件或最后随访日的间隔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 及EFS,采用Log-Rank 检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患儿预后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4例,其中有1例在本院诊断后回当地治疗,2例在随访过程中失访,收集到完整临床资料的NB患儿共51例。男34例、女17例,男女比例为2∶1;中位诊断年龄7.5(3.8~10.1)月龄,62.0%患儿在出生6个月后确诊。首发临床表现以腹部肿块最为常见(27例,52.9%),包括2例母亲孕检、6例婴儿常规体检发现肿块;另外以发热就诊有8例,四肢活动障碍7例,消化道症状、排尿困难、咳嗽各3例。肿瘤原发部位最常见于肾上腺(21例,41.1%)与后腹膜(19例,37.3%),其他部位包括后纵隔6例、盆腔3例、颈部2例。

初诊13例出现远处转移,其中8例为多部位转移,5 例为单部位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为骨髓(9例),其他部位为肝脏(7例)、骨(5例)、远处淋巴结(3例)、肺(2例)及阴囊(1例)。根据INSS分期标准划分,Ⅰ期16例,Ⅱ期9例,Ⅲ期13例,Ⅳ期9例,Ⅳs期4例。根据危险度分组,低危、中危、高危分别为29例、17例和5例。

51例婴儿NB患者通过手术、肿瘤活检、骨髓穿刺确诊分别为33例、13例和5例;病理组织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45例,节细胞NB 4例,通过骨髓穿刺诊断的2例患儿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病理组织提示为化疗后改变,故未能获得明确的病理亚型。

44例患儿行MYCN基因检测,有5例(11.3%)MYCN基因扩增。44例患儿初诊时血清NSE水平均异常升高,其中>100 ng/mL 13例(29.5%);44例患儿初诊时行血清LDH 检查,其中40 例(90.9%)LDH水平异常升高,>500 U/L 12例(27.3%);42例初诊时接受24 h尿VMA检测,其中15例(35.7%)VMA异常升高。

2.2 治疗与结局

49 例患儿接受了肿瘤手术切除。8 例单纯手术切除者均为低危组患儿;28 例手术切除后化疗,其中低中危组27例,高危组1例;1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延期手术,中危组10例,高危3例。2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接受单纯化疗,1例除随访外未接受任何治疗。

所有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78.5(72.1~124.0)月龄,超过3/4的病例随访时间超过6年;不满6年的随访对象有12 例仍继续随访中。截至随访结束,49例无事件生存,2例发生事件,活检均诊断为高危Ⅳ期NB,例1在接受第一疗程化疗后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例2 采用新辅助化疗2疗程后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后行6疗程化疗达到VGPR,结束化疗4 个月出现原发部位肿瘤复发后,接受2 疗程高危组化疗,但仍无再次手术的指征,2个月后因肿瘤进展而死亡。6 年OS 和6 年EFS 均为(96.1±2.7)%,生存曲线见图1。

图1 婴儿NB 患者51 例生存曲线

2.3 影响NB患儿预后的因素分析

对影响NB患儿预后的因素进行组间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INSS分期、远处转移、骨髓转移、骨转移、危险度分组、MYCN基因扩增、初诊时NSE水平、初诊时LDH水平与NB患儿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NB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可以发生在交感神经链的任何部位。一项关于8 369例NB患儿的研究显示,NB 原发部位按发生频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肾上腺(47.3%)、后腹膜(23.7%)、纵隔(15.1%)、盆腔(3.0%)和颈部(2.7%)等[5]。本研究中NB患儿原发部位情况与其相符,超过半数以腹部肿块为首发表现,但婴儿期腹部脂肪较多会被误以为正常的肥胖,提醒临床医师接诊时更应仔细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对可疑患儿及时行腹部B超排查。相关研究认为胸部起源的NB 较肾上腺起源的预后好,原因可能与前者更容易表现为局部病灶以及生物学特性更有利有关[6]。本组2 例死亡病例原发部位均在肾上腺,提示婴儿NB患者与年龄较大的儿童NB 患者一样,肾上腺起源的可能预后较差,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儿童NB患者初诊时超过50%会出现远处转移,通常在骨髓或者骨骼[7]。与儿童NB患者比较,本研究婴儿NB 患者不同之处在于:①初诊时发生远处转移比例较低(25.5%),可能与婴儿NB 患者本身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有关,也可能由于影像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肿瘤筛查的开展,使其在早期更容易被发现;②除骨髓及骨以外,肝脏也是婴儿NB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Ⅳ期NB为婴儿期特有表现,最容易发生肝转移[8]。发生远处转移的NB较局部性NB预后差,而转移至骨髓或骨的NB结局更差[7]。本研究Log-Rank组间比较提示,远处转移、骨髓转移、骨转移是婴儿N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MYCN基因扩增是儿童NB 患者公认的预后不良因素[9]。有关MYCN基因扩增的大数据研究显示,基因扩增发生频率存在一定的区域性[10],美国Campbell等[11]报道儿童NB患者MYCN基因扩增的比例为18.1%,日本为24.1%[12],国内学者报道为10.9%[13]。婴儿NB患者大数据研究较少,本研究51例婴儿NB患者的MYCN基因扩增比例为11.3%,较国内北京地区略高[14]。国内有研究显示MYCN基因扩增的婴儿NB患者预后明显不良[15]。本研究中,5例MYCN基因扩增患儿中2例死亡,MYCN扩增组6年OS率明显低于无扩增组(60%对100%);MYCN扩增组80%(4/5)为Ⅳ期,非扩增组仅12.8%(5/39)为Ⅳ期,提示婴儿NB患者中MYCN基因扩增与分期为晚期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医师对于MYCN基因扩增的婴儿NB 患者应采取更加合理的治疗手段以改善其预后。

肿瘤标记物是肿瘤分泌或者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活性物质,存在于癌组织及宿主体液中,可反映肿瘤的增殖与存在。血清NSE、血清LDH 及尿MVA等已成为NB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常用肿瘤标记物。本研究初诊受检患儿中,血清NSE 水平均超过正常值,血清LDH 水平大部分超过正常值,而尿VMA水平超过正常值只有1/3左右,婴儿24 h尿液样本收集困难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群体NSE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尚需排除样本溶血干扰[16]。既往研究显示血清NSE、LDH的升高与儿童NB 预后不良密切相关[17-1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初诊时血清NSE≥100 ng/mL、LDH≥1 400 U/L是导致婴儿NB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因此联合检测NSE、尿VMA 及LDH 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婴儿NB的早期诊断,相关指标的监测可判断患儿预后,对调整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作用。

根据危险因素分层进行治疗是NB 治疗的主要策略。本研究根据年龄、临床分期、MYCN基因状态等进行危险度分层和治疗,51 例婴儿NB 患者6 年OS为(96.1±2.7)%,而低危、中危、高危组6年OS分别为100%、100%、(60.0±21.9)%。与我国非婴儿期NB患者的预后[13,19]相比较,本研究婴儿期N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不同危险组的生存率均更高,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是否与一些年龄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有待探索[20]。NB 治疗指南中将年龄<1 岁作为危险度分层的重要因素,指出婴儿(<12 kg)需减少化疗剂量,但治疗措施和化疗药物及疗程的选择并没有年龄的区分。鉴于婴儿NB 预后相对良好,考虑可在保持良好疗效的同时减少治疗强度以减轻治疗不良反应。一项欧洲儿童肿瘤协作组的前瞻性试验结果显示,MYCN基因无扩增且未发生转移、肿块无法手术切除的120例婴儿NB患者接受没有蒽环类的低剂量化疗治疗,5 年OS 及5年EFS分别为99%和90%[21]。近年我国也有研究报道,20 例婴儿NB 患者采用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均获得长期无事件生存[22]。美国肿瘤协作组对围生期NB的一项研究中,对于直径<3.1cm肾上腺肿瘤、Ⅰ期、年龄<6 月龄的NB 婴儿进行随访观察,若肿瘤迅速增大或相关肿瘤标记物短期明显升高,则立即予手术切除,研究结果显示87例受试者中80%免于手术切除或化疗,3年OS与3年EFS分别为100%和97.7%[23]。本研究低危组单纯手术治疗比例不足1/3且只有1例单纯随访观察,低危及中危组凡接受化疗的NB患儿,超半数的总化疗疗程超过4个疗程,提示可能存在过度治疗问题,建议这些患儿可以避免高强度化疗,采取手术+低强度化疗或单纯手术以减少治疗不良反应。

通过规范的手术和化疗,婴儿NB 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与儿童NB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似,原发部位、远处转移、骨转移、骨髓转移、MYCN基因扩增、初诊时NSE 和LDH 水平、危险度分级、INSS 分期同样与婴儿NB 患者预后相关。特别之处在于婴儿NB 患者较少出现远处转移,而肝转移是转移的好发部位。本研究低危及中危组患儿预后良好,提示对于无MYCN基因扩增的婴儿NB患者有望进一步降低化疗强度,甚至可术后密切随访。鉴于本研究是局限于单中心收集的临床病例的长期随访结果,希望今后可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婴儿NB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猜你喜欢
危险度危组婴儿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心动图用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危险分层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ING4在结肠和直肠的胃肠间质瘤表达的研究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房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