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潜力研究

2023-09-21 18:01陈立人史明霞王君艳
对外经贸实务 2023年8期
关键词:东盟

陈立人 史明霞 王君艳

摘要:“一带一路”国家中,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在中国与东盟贸易的 HS编码98类商品中,电子电气设备占双边贸易额的27.7%,为第一大类商品。本文引用2014-202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数据,构建固定效应的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并运用得到的模型计算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潜力。并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中国应加强地区合作,充分发挥各国禀赋优势,同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实现贸易可持续稳定发展,并且根据贸易潜力,分级采取贸易政策。

关键词:电子电气设备;东盟;扩展型引力模型;贸易潜力

引言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自2001年中国加入 WTO 以来,中国已日益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势力在世界各国不断抬头。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以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英国脱欧以及2022年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使得保守势力在各国获得了更多支持,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急剧恶化的背景下,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是未来中国继续对外开放的总纲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也是中国继续坚持开放共赢、合作发展、反对保护主义的总宣言。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东盟无疑是一体化水平较高,且与中国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地区。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到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不断深化。根据海关数据,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9753亿美元。

在中国与东盟贸易货物中,电子电气设备占据重要地位。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2022年中国对外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达1.59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3%。其中中国对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达2706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27.7%。由此可见,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电气电子设备在未来依然会是双方的重要贸易商品。

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因2022年解释变量数据不全,故引用2014-2021年八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数据(因东帝汶于2022年11月才加入东盟,故从样本中剔除),测算东盟十国与中国贸易潜力,并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提出建议。

一、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规模分析

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规模十年来不断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2014-2022年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由1192亿美元增长到2706亿美元,增长了1.27倍。可见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电气设备方面贸易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2014-2022年中国对东盟电子电气设备出口额由519亿美元增长到1377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进口额由673亿美元增长到1328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由逆差转变为顺差,进出口额基本相同,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电气设备方面有高度互补性,对对方电子电气设备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表1,在电子电气设备进出口贸易额上,中国对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新加坡、泰国均处于顺差地位,中国对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处于逆差地位。中国对前七国贸易顺差自2014年不断扩大,中国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贸易逆差不断缩小,说明东盟对我国电子电气设备需求不断上升。除去在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影响下,对越南贸易逆差有所缩小外,其他年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主要是因2016年越南改变其对外国投资政策,吸引大量外国投资进入越南,中国也有大量产业进入越南,说明中国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愈加坚定。

二、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结构分析

HS 编码分类标准将经由海关的商品与物质分类为22大类98章。引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2014-202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商品种类包含HS编码的全部98章商品与货物。其中电子电气类设备为第16类第85章。

本文引用第85章中共48个子目录的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类设备贸易数据。并按设备用途将其分为六类:子目“1~5,11~16,35~39,43~44,46~47”为电气设备,子目“6~7,45,48”为储能设备,子目“8~10”为家用电器,子目“17,25~31”为通讯设备,子目“18~23”为音像设备,子目“24,32~34,40~42”为电子器件。

根据表2和表3,202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主要电子电气类设备贸易为电气设备、电子器件和通讯设备。分国家来看:中国从文莱、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进口电子电气设备较少,中国对文莱、老挝、缅甸出口以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为主,对柬埔寨首要为电气设备、电子器件,其次为通讯设备;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以电气设备和电子器件为主,中国对该国出口主要为电气设备与通讯设备,其次为电子设备;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主要为电子器件,其次为储能设备、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向该国出口主要为电子器件,其次为电气设备、通讯设备和储能设备;中国从新加坡进口除家用电器外进口额均较多,以电子器件为主,对新加坡出口主要为电子器件、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国从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主要进口电子器件、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对该三国出口主要为电子器件、电气设备、通讯设备。总之,东盟国家对我国电气设备、电子器件和通讯设备需求不断上升;其次凭借东盟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及地理上靠近中国市场的优势,东盟国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国际投资,电子电气设备产业不断发展,我国对东盟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进口也会不断增加。

三、方法介绍

(一)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源于物理学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Fij = G ),即自然界中任何两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基于此,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1962)和德国经济学家波伊豪宁(Pentti Poyhonen)(1963)先后构建模型用于研究双边贸易流量问题,所构建模型:Xij = K ( ,在模型中两国贸易额与两国经济规模的乘积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之后,利尼曼(Linnemann H.)(1966)在引力模型中加入人口变量,将模型转变为:Xij = a0 Yia YjbDij(c)Ai(d),此后,新的變量不断引入到引力模型中。

(二)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

本文根据基本贸易引力模型,通过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情况,引入新变量,构造了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如下:

为便于回归,模型两边取对数,使模型线性化。

ln Ti ↔j = r +β1 lnGDPi +β2 ln GDPj +β3 ln Pj +β4 lnOERj +β5 lnPAj +β6 ln TAXj + uij

(三)变量说明和样本选取

选取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Ti ↔j 作为被解释变量。 GDPi 和GDPj 为 i 、j 两国国内生产总值;Pj 为 j 国城镇人口占比;OERi 为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PAj 为 j 国人均国民收入;TAXj 为 j 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r 为截距项,uij 为误差项,见表4。

中国与东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各国的经济规模,同时代表各国对进出口贸易的供给与需求能力,影响各国贸易规模。

东盟各国城镇人口一方面反映出东盟各国对电子电气设备的需求规模,同时也代表东盟各国的电子电气设备产业规模。电子电气产业的规模扩大,会促使城镇人口不断增长;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会不断提高本国对电子电气设备的需求。

东盟各国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东盟各国居民消费能力,体现了东盟各国居民对电子电气设备的需求,进而影响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

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影响电子电气设备贸易价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即人民币贬值,会促进中国出口,限制进口。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降,即人民币升值,则限制中国出口,促进进口。

本文选取2014-2021年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的面板数据,采用 EViews 进行回归分析,并测算贸易潜力。

四、实证结果

(一)Hausman 检验和 F 检验、LR 检验

为选择最优回归模型,本文进行了 Hausman 检验和 F 检驗、LR 检验。根据表6,Hausman 检验伴随概率为0.0005,因此,我们拒绝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的原假设,选择建立固定效应模型。F 检验、LR 检验伴随概率为0,因此,我们拒绝混合横截面模型相对于固定效应模型更有效的原假设,选择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二)模型回归结果

本文使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中若遇到不显著的变量,剔除后对其他变量重新回归。

根据表7的回归结果,获得回归方程为:

ln Ti ↔j =-15.74389+0.815454 lnGDPi +0.361557 ln GDPj +1.172144 ln Pj -0.264478 lnOERj + uij

PAj 、TAXj 解释变量未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水平,故从模型中剔除。

中国 GDP 和东盟各国 GDP 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有很强的正向影响。中国 GDP 每增长1%,则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增长0.815454%。东盟各国 GDP 增长1%,则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增长0.361557%。说明当双方经济发展愈好,贸易需求愈旺盛;反之,贸易需求萎缩。

东盟各国城镇人口占比 pj 弹性为1.17,在模型中最高。东盟各国城镇人口每增长1%,则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17%。

说明东盟各国不断提高其城镇人口规模,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OERi 弹性为-0.264478。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则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减少0.264478%。即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则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额减少0.264478%。

五、贸易潜力测算

贸易潜力计算公式:

TPi ↔j = TE(TR)i(i) j(j)

TPi ↔j 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值,TRi ↔j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实际贸易额,TEi ↔j 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估计的贸易额。

根据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将原有东盟各国相关数据代入,从而得到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估计的贸易额。将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实际贸易额与估算贸易额相除,得到相应的贸易潜力值,见表7。

若贸易潜力值大于1,则表示该国与中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过度。若贸易潜力值小于1,则表示该国与中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不足。

根据表7,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贸易潜力值小于1,说明该五国与中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不足。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贸易潜力大于1,说明该五国与中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过度。

贸易不足国家中,文莱、老挝、缅甸贸易潜力值不断下降,说明该三国可挖掘贸易潜力不断扩大;柬埔寨贸易潜力值不断上升,说明可挖掘贸易潜力虽然依然可扩张,但余度不断缩小。贸易过度国家中,越南贸易潜力值不断上升,说明中国与越南在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方面,可挖掘贸易潜力不断萎缩。其余五国贸易潜力值基本保持不变。

对于贸易不足国家,中国应不断深化原有贸易领域。对于贸易过度国家,中国应开拓与该国的贸易广度,从而实现贸易持续发展。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固定效应的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引用2014-2021年的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数据,经过实证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东盟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对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具有正向影响。电子电气设备是具有高附加值的贸易商品,东盟国家主要以组装生产为主,其生产需要大量人口集中于城市。随着东盟各国工业水平的提升,其城市人口比例必将不断增大。然而大多数东盟国家过去都是较为落后的农业国,缺乏工业发展的资本投入是现在东盟国家面临的问题。

其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贸易具有负向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各国为应对危机均出台了各项货币政策。由此世界各国汇率均出现了较大波动,影响了电子电气设备的国际价格,即电子电气设备国际价格涨跌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影响,这极大增加了中国与东盟电子电气设备未来贸易的不确定性。

再次,根据测算的东盟各国贸易潜力,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为贸易潜力增长空间较大的国家,但文莱、柬埔寨、老挝人口较少,贸易总额较低;根据联合国数据,印度尼西亚、缅甸人口均超过5000万,贸易总额较大,该两国与中国主要电子电气设备贸易为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在贸易潜力增长空间较大的国家中更应重视。对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这类电子电气设备贸易过度国家,电子电气设备贸易增长空间不断缩小,尤其对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这四个拥有大量人口的国家,该四国主要与中国贸易的电子电气设备为电气设备、电子器件和通讯设备,中国应积极调整与该四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的种类。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和中国与东盟各国电子电气设备贸易现實,本文建议:

1.加强地区合作,充分发挥各国禀赋优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应不断加强与东盟各个国家的深度合作。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加大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帮助东盟各国实现产业在规模和质量上不断升级;东盟各国电子电气生产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会使中国从东盟进口电子电气设备需求增长。东盟各国拥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人口,产业的全面综合发展必然实现东盟各国的城镇人口不断提升,这也促使东盟各国对电子电气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升级,中国对东盟出口电子电气设备也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下,中国与东盟实现了互惠共赢的地区深度协作。

2.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实现贸易可持续稳定发展。

世界贸易中,汇率已经成为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是中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中国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结算、金融信贷和跨国投资等方面提供便利;也可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抵御国际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更以此加深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人员往来,巩固共识,化解分歧,稳固中国与东盟伙伴关系纽带。

3.根据贸易潜力,分级采取贸易政策。

依据贸易潜力,分级规划贸易策略,以便充分挖掘中国与东盟贸易机会。对于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电子电气设备贸易规模,尤其对于印度尼西亚、缅甸这类人口大国,更应依靠中国在技术和资本优势,通过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合作,加大对该两国的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贸易。对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应积极扩展其他贸易商品种类,除新加坡外的四国拥有大量人口,中国应提高除电气设备、电子器件和通讯设备外的其他贸易商品规模。▲

参考文献:

[1]Egger, P. (2002), An Econometric View on the Estimation of Gravity Model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rade Potentials.World Economy, 25: 297-312.

[2]Armstrong, S.P. (2015), East and South Asian Economic In- tegration. Asian Economic Journal, 29: 303-324.

[3]CHIA, S.Y. (2011),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6: 43-63.

[4]Estrada, G., Park, D., Park, I. and Park, S. (2012), China's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ASEA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hina & World Economy, 20:  108- 126.

[5]Lang, W, Pan, M, Wu, J, Chen, T, Li, X. The patterns anddriving forces of uneven regional growth in ASEAN coun- tries: A tale of two Thailands' path toward regional coordi- nated  development.  Growth  and  Change.  2021;  52:   130- 149.

[6]Pomfret,  R.  (2013), ASEAN's New  Frontiers. Asian  Eco- nomic Policy Review, 8: 25-41.

[7]Tongzon,  J.L.  (2005),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A Bane  or  Boon  for  ASEAN  Countries?.  World  Economy, 28: 191-210.

[8]赵雨霖, 林光华. 中国与东盟 10 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 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 际贸易问题,2008( 12):69-77.

[9]李春顶, 郭志芳,何传添. 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 潜在经济影响[J].经济研究,2018(5): 132- 145.

[ 10]孔庆峰, 董虹蔚.“一带一路 ”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 算与贸易潜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 12): 158- 168.

[ 11]曹亮, 蒋洪斌, 陈小鸿.CAFTA框架下中国进口的贸易创 造和贸易转移——以 HS-6 位数机电产品为例[J].国际 贸易问题,2013(8):72-82.

[ 12]盛斌,廖明中. 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 : 引力模型的 研究[J].世界经济,2004(2):3- 12.

[ 13]孙林,倪卡卡.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 及国际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 际贸易问题,2013(4): 139- 147.

[ 14]单文婷, 杨捷. 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 析[J].亚太经济,2006(6): 16- 19+ 11.

[ 15]李向陽.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缺位 ”与“一带一路 ” 的发展导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8(8):33-43.

[ 16]沈铭辉, 郭明英. 大变局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协定》:特征、影响与机遇[J].当代世界,2021( 1):44-51.

[ 17]孟夏, 黄陈刘, 张晓.RCEP 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基于 GTAP 模拟分析[J].亚太经济,2018(4):26-35+ 142+ 149- 150.

[ 18]沈国兵.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 纾解举措[J].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20(7):85-90.

[ 19]姜志达, 王睿. 中国—东盟数字“一带一路 ”合作的进展 及挑战[J].太平洋学报,2020(9):80-91.

[20]杨逢珉, 田洋洋. 中国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国 家农产品贸易研究——基于竞争性、互补性和贸易潜 力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8(8):54-65.

猜你喜欢
东盟
中国的海外能源战略差异化研究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对东盟旅游业带来的机遇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开展文化传播的思考
印尼与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市场研究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对云南省服务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增长差异对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