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与“容”(五)

2023-09-23 12:00郑世斌
东方收藏 2023年7期
关键词:寿山石石雕雕刻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有云:“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隐秀之间,是石雕创作的有余意之韵的生动写实,也是韵者美之极的悠远写意。

薄意雕刻,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比浅浮雕更浅、雕线更薄,也更重意境,即“层薄而富有画意”,故称薄意。清末民初,著名雕刻艺人林清卿先生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融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雕艺术提高到新的境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在新时代,对于福州寿山石雕艺术家而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要让薄意创作理念跳脱固有模式,更好地把握“意”而非“技”;要让拥有福州石雕风格的薄意印章,成为向世人展现中国文化精神、弘扬东方审美意趣的艺术时尚。

意在刀先,意法合一

“意”在中国,自古以来都离不开有关“意境”的研究。唐代王维的“意在笔先”,强调不刻意去追求事物表象的真实性,而是深入事物内在,目的便在于更积极地显现自身的主观精神,也就是更强调“意”而不是拘泥于表面的“象”。

这个“意”,就是无法用逻辑语言表达的禅意。从“象”到“意”,再到“境”,其实“意”和“境”是不谋而合的关系。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石有三面,树有四枝。盖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也,于司马子长文往往遇之。”它的意思是,画家描绘石头能画出它的阴阳向背,画树能表现出树杈的高低远近。所谓“阴阳向背”,就是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之具有“三维立体性”。笔者认为,这就是辩证地处理事物的方式,对绘画、石雕都是很好的一种借鉴。

刘熙载的《艺概》里面讲了很多,有文、赋、诗、词、曲、书、经,却唯独没有画。但笔者认为艺术的原理是相通的,相互之间可以借鉴。借鉴的最佳状态是超越自我、摆脱自我,达到无我境界,然后万物又是我,即所谓的移情,进而万法归一。

这个过程就是修道。雕刻也是一种修道,在不断追求“道”的过程中,“道”与“法”最终相通、自然了,这就是“天人合一”。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这就是“道”,也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意境。

立意的深远,离不开学识的积淀。才学的高低决定“意”的高下,然后通过“刀”去实现,这又涉及修养的问题。“意中含法,法中又含意”,所谓的法,即一种技法的概念,“意在刀先,意法合一”。

求工先求刀,雕刻“林泉之心”

在薄意技法中,“求工先求刀”。就像飞翔的鸟儿,必须先有翅膀,才能有所凭依,学会飞翔。鸟儿能飞得多高多远,除了与生俱来的翅膀以外,还在于它对大自然的追求和向往。

如刘熙载《艺概》中所说:“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如前面列举的鸟儿,当它有了飞翔的技能,想要驾驭大自然,就不能只是一味奋力、扑打翅膀,而是要有鲲鹏之意,实现“不飞之飞”。在薄意雕刻的理解中,那就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实现“不工之工”。

要达到这种境界,返璞归真,从一开始就要给自己制定目标,不可露俗。哪怕作品不成熟,也不可妩媚。俗了,那就是无,没有意境可言。所以,创作的立意是很重要的。艺术的塑造需要一颗“林泉之心”——“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这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和澄静虚怀的审美胸襟,对于艺术审美是至关重要的。

就像苏东坡在《画论》中所写的那样:“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东坡生活在北宋山水画盛行的年代,当时比较流行工笔重彩。从画面表现上来说,不再以画的相似与否来评价好坏,而是以传神为第一要义。在薄意中,这种“意”,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更多,包括作品的传神,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活在当下,探索艺术“逍遥”

论及薄意的“意在刀先”,笔者觉得这就是个人的审美体验。在雕刻寿山石时,在薄意上呈现出画面感和意境感,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蕴含着个体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

笔者想起求学期间,学校开设有艺术鉴赏课,课上讲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的历史演变过程。令笔者印象尤深的是北宋时期山水画呈现出的悠远意境,这是一种很雄厚的心境,是令人心之向往的感觉。于笔者而言,即“我欲施于物,无欲者莫若施诸心”。

回归自我,“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陶渊明深谙老庄之道,写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所追逐的这种“不俗”境界,亦是笔者毕生的艺术追求。首先要有感恩的心,活在当下,不断探索艺术的脉络和气息。在雕刻中呈现意义和境界,打破常规,从不设限,给心灵以彻底的自由。这是御风而行的鲲鹏“逍遥”,也是笔者所理解的“意在刀先”之艺术“逍遥”。

鄭世斌简介

郑世斌,求学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寿山石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非遗传承人。被授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福州市特级名艺人”等称号。担任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福建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副会长。

作品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福州市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福建寿山石“国石杯”艺术精品大展、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等展览和赛事金奖(一等奖)。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有作品集《寿山石雕大图解·浮雕》以及个人专著《石情画意》《艺术薄意》,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猜你喜欢
寿山石石雕雕刻
中国寿山石馆简介
寿山石的自动化拖拽抛光研究*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On art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雕刻时光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