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弄弄子”的自白

2023-09-23 23:56黄锴骥
环球人物 2023年18期
关键词:化境学术报告私信

黄锴骥

如何面对朋友不断丢来的、没有边界感的话题?如何从琐碎的时间、杂乱的干扰里解脱出来,把生活还给自己?如何活出简单,活出快乐,活出松弛感?答案很简单,就俩字:糊弄。

20年前如果有人说我糊弄,我会立刻正襟危坐并在心中要求自己知耻后勇;但搁现在,如果有人说我糊弄,我不但不难过,还会投以惺惺相惜的目光。是的,该糊弄时就糊弄。作为一名当代中年人、糊弄学大师兄,江湖人称“弄弄子”,我深知当代“社畜”想要干点正事,就得果断糊弄。

首先就是“聊天糊弄学”。总有许多半生不熟的人带着自以为有趣的话题向我袭来,他们亦步亦趋,我避无可避,能怎么办?只好糊弄。

一句“妈耶”,迅速勾勒出一张吃惊、赞叹、没见过世面的表情,可以轻松接住所有企图引起你注意的“孔雀开屏”。你以最高的效率接招,对方则心满意足地夸夸其谈,谈话继续了,你解脱了,“友谊”保持住了。

一句“真的假的”,足够应付所有你不感兴趣的八卦话题。当然,配合“然后呢”“不会吧”“确实”一并使用,效果更佳。

而面对那些没有边界感、涉及隐私的问题,我奉行“不拒绝不回答”的糊弄原则。当“聊天糊弄学”的技能点满,你就能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再多无效聊天袭来,你也能轻松应对。因此,糊弄几乎成了互联网冲浪必备技能。打开豆瓣小组“糊弄学”,你会发现还有35万个“弄弄子”在这里切磋糊弄技艺,交流糊弄心得。

《糊弄找我借钱的同学》《老师找我无偿干活应该怎么糊弄》《不想再去这家医院了该怎么糊弄》,这是初入“糊门”的萌新在认真发问。《在我妹面前用哈哈哈哈回复翻车了》《糊弄男朋友被识破》,这是一番历练后,懂得通过分享失败经验来自嘲的进阶高手。《学术报告:“糊弄学”学科新分支——道歉论》《资深拖延症患者,教大家如何用糊弄学,糊弄好自己的拖延症》,这是已臻化境的大神们胸中有大爱无私分享的“糊弄学教科书”。

“糊弄学”博大精深,练久了你会发现,人不但可以糊弄别人,狠起来连自己都糊弄。我朋友,典型精致沪飘,三年来每周六上午11点打开朋友圈,你都能看到她准时晒出来的brunch(早午餐)大片。蜡烛小红酒,鲜花小阳台,真实菜色比照《地狱厨房》,出片质量对标《国家地理》。但就在几个月前,大小姐决定不装了,土豆、胡萝卜、卷心菜过过水,倒一罐金枪鱼罐頭,再铺上一层西红柿切片,齐活儿,主打一个拙朴自然。看到这条朋友圈时我们以为她疯了,她却私信告诉我,糊弄自己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你别说,我现在也不爱下厨房了,自从掌握了万物皆可乱炖的“做饭糊弄学”,我再也不干做饭1小时、吃饭5分钟这种傻事了。

什么?您担心我们糊弄久了,就学不会认真做事了?不存在的。就像“糊弄组”组规说的:我们奉行的是清楚糊弄的范畴,有选择地糊弄。别忘了,“糊弄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从无效社交、繁琐家务中腾出时间,更加认真地对待那些更重要的事情。

猜你喜欢
化境学术报告私信
第一届/第二届雷达学报博士论坛优秀学术报告
抖音发布关于加强网暴治理和预防的公告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化境
把握宏观视角,突破关键技术一大会学术报告概要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视觉万象 化境心源——学术性与思考型意象油画家任传文
几等奖
化境(外一则)
悉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