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体育锻炼对高校男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3-09-26 10:20王诚骁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4期
关键词:肺活量居家受试者

王诚骁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一、居家体育锻炼手段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居家体育锻炼手段设计的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打破了我国各个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节奏,网络教学一时间成了所有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而体育教学由于受场地设施和运动器材等多方面的影响,若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将体育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和实施。高校学生作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着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但是从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的统计情况来看,部分指标相对以往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部分指标与以往相比也有相应程度的下降,总体来看,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居家体育锻炼手段的选择

居家体育锻炼手段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运动空间,采用动静结合和难易结合的锻炼形式。在锻炼手段的选择上,我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指标,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和反馈,在反复斟酌和商讨后确定了以下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7个居家体育锻炼手段,即跳绳、箭步、开合跳、臀桥、高抬腿、俯卧撑、折返跑。

(三)居家体育锻炼的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选取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2020级物流管理专业40名男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其2021年下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40名实验对象均衡地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名学生。教学实验时间为2021年9月23日~2021年12月25日,每周二和周四进行2学时的网络体育教学,其中实验组学生按照所设计的居家体育锻炼手段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对照组学生则在实验教学时间内进行相应的体育理论学习。在完成相关学时的教学实验后,通过对实验对象的体质健康各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探讨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其中,针对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流程如下。(1)准备阶段:通过徒手操和肌肉关节的拉伸进行热身,克服机体各组织关节的赖性。(2)开始阶段:根据所设计的居家体育锻炼手段开展教学,跳绳→弓箭步→开合跳→臀桥→高抬腿→俯卧撑→折返跑,各单项练习间歇30 s,成套动作间歇时间为3 min钟,每组动作结束后即刻测脉搏。(3)结束部分:通过冥想,教师播放舒缓音乐,指导学生调整呼吸节奏的方式进行放松;冥想放松结束后,采用主动性拉伸的方式,消除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使身心恢复到平静状态。

(四)实验前受试者体质健康水平各指标比较分析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各指标的测试标准和要求,实验前统计受试者的体质健康各指标的测试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到,两组学生的各指标p值均大于0.05,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无论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上均处于同一水平,其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可以开展教学实验。

表1 实验前受试者体质健康水平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表(n=40)

二、居家体育锻炼实施效果比较分析

(一)实验前、后受试者身体形态各指标比较分析

通过表2发现,在身高指标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后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而在体重指标上,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的体重指标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的体重指标P值小于0.05,且实验后,两组间学生的体重指标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在BMI上,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的BMI指标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的BMI指标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其P值也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在于实验对象均是20~21岁,已经错过了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长骨不再生长,在身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体重得以减轻,BMI指数就会降低,从而身体比例更加合理。因此可以得出,自编居家体育锻炼手段能够有效起到减脂和促使身体比例更加匀称协调的效果,但对学生身高的影响较小。

表2 实验前、后受试者身体形态各指标比较分析表(n=20)

(二)实验前、后受试者身体机能指标比较分析

肺活量功能的测定是评价学生肺疏通功能以及肺储存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表3可以看到,实验后对照组学生的肺活量与实验前相比略有减少,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的肺活量指标P值小于0.05,且实验组学生实验后的肺活量指标测试数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表明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肺活量比实验前有所增加,同时也优于实验后的对照组学生。其主要原因是实验对象处在肺活量增长的优势年龄段,同时实验干预内容中的俯卧撑包含扩胸姿势的练习,再加上跳绳练习使得胸廓在运动中有节奏地扩大和缩小,这些使得呼吸肌和胸腔壁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收缩和扩张,促进了实验组学生肺活量的提升。同时受试者在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混合方式时,加强了胸腔肌肉的力量训练,加深了呼吸深度、增强了心脏的收缩次数,给血液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增加了肺活量。而对照组在家期间没进行任何对身体有刺激作用的运动,使其心肺功能得不到刺激,所以其肺活量无显著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表3 实验前、后,受试者肺活量指标测试结果比较表(¯X±S)(n=20)

(三)实验前、后,受试者身体素质各指标比较分析

身体素质是人体的一个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的生理状况,具体体现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个方面,不仅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和后天锻炼的效果有关,是身体强弱的外在具体表现。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们把表现身体素质的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引体向上、1000米跑作为本次测试项目,速度素质测试是指50米跑,柔韧性测试是指坐位体前屈,力量大小的测试是指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耐力素质测试是指1000米跑。通过表4可以看出,对照组受试者的身体素质各指标在实验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实验组学生具有显著差异;两组学生实验后的身体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产生这一差异主要是:在50米跑上,实验组学生通过折返跑、高抬腿、开合跳等居家体育练习手段提高了自身的反应能力和腿部蹬伸能力,短时间内快速高抬腿练习刺激到大脑的运动感觉中枢,增加肌纤维参与运动的数量和促进肌肉间的相互配合,使腿部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增大,提升了爆发力,从而促使50米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坐位体前屈柔韧性素质上,实验组学生进行弓箭步和臀桥练习,使得腘绳肌处于收缩和拉长状态,增加了肌肉的弹性,同时增加了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灵活性,这对柔韧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立定跳远素质上,实验组学生通过跑、跳、摇等各种运动形式的结合,既锻炼了上肢肌肉力量,又锻炼了下肢肌肉力量,促使上肢和下肢配合协调,这对立定跳远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引体向上素质上,实验组学生通过跳绳增加了上肢大臂和小臂等相关肌肉的力量,经过反复的刺激,提高了双臂肌肉的力量耐力;开合跳、俯卧撑对胸大肌上沿和背阔肌以及肩带肌肉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提高了上肢的爆发力和力量耐力。在1000米耐力素质上,实验组学生通过3分钟跳绳、高抬腿以及折返跑等练习提高了呼吸节奏、肌肉耐力以及下肢肌群的蹬伸能力。实验周期较长,其中包含强度较小的有氧练习和无氧运动,经过十四周的实验干预,机体适应了这种有氧无氧的混合训练模式,其能量代谢方式与1000米运动的代谢方式相符,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有氧耐力素质。而对照组学生居家学习过程中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运动,所以其身体素质与实验前并无显著性差异。

表4 实验前、后,受试者50米跑各项指标(¯X±S)(n=20)

(四)实验后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等级评定

三、结论

(一)身体形态

居家体育锻炼对大学男学生的身高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控制和降低学生的体重,达到减重的效果,使其身材匀称、比例协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图1 实验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图

(二)身体机能

坚持居家体育锻炼能有效提升肺活量,促使心肺功能得到良好发展。

(三)身体素质

居家体育锻炼能促使身体素质中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素质等提高,促进身体素质的整体发展。

(四)自编居家体育练习手段能够有效减少体育成绩不及格人数,增加良好和优秀学生人数。

猜你喜欢
肺活量居家受试者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肺活量的故事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