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二):“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

2023-09-26 08:25赵宇翔格日勒
中国园林 2023年8期
关键词:圈层同构风景

刘 晖 赵宇翔 格日勒

1 研究背景

西北区域风景营建体系的提出,源自对西北地区人工工程营建与自然景观关系“整体性价值”的探索。《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一):“因山而成”的风景营建体系》一文针对西北风景园林价值建构,认为“中国地景文化”是搭建了影响中国尤其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大型人工营建如何结合自然环境的思想框架[1]。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因山而成”的风景营建体系、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及单元等相关概念,包含4个阶段:首先,西北区域风景营建体系是对中国地景文化思想框架的延伸,“因山而成”的空间表征反映出山水与人工营建在一定区域尺度上形成了风景集群;其次,风景集群的系统性具有营建逻辑和秩序、层级;再次,从边界、尺度、方位、层级等探究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下的风景营建特征;最后,从概念辨析、空间层级架构讨论了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理论内涵。研究组在《中国风景园林史·西北卷》的编研工作中,针对大量历代城邑、寺观、石窟、帝陵及军事工程案例进行考据、调查和空间构成辨识,使有关西北区域风景营建体系的研究得到验证。本文从风景观念、区域营建传统的视角进一步论述支撑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形成的案例集群及其“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

2 风景观念的变迁及“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传统

2.1 风景观念在人对山川的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历活动中不断发展

风景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直观显现,也是人感知自然、认知自然并因之从事审美实践的美学途径[2]。风景在不同的时代衍生出不同的观念和内涵,随着观念的变迁,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视野、价值尺度和实践途径均会产生相应变化。中国风景园林思想源于人与自然关系上形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人与天调”是风景观念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从西北地区大量的营建案例研究中发现,人工工程在处理与调和自然环境关系时,由山体“远望”“朝对”感知方式所形成的空间意识和空间形态,随着历代的祭祀、游赏、隐逸、附文等活动形成了自然审美观下的风景意识和观念。历史上如《周礼》所见“五岳”及“山林川泽”之祭,《诗经》及后世诗文所见“卷阿”“斯干”等山林游赏,再如《史记》所见伯夷叔齐毋宁采薇而“义不食周粟”的隐逸思想,以及后世文人士大夫冶游中附文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后世对风景意识和观念的认识。

《诗经》已见《公刘》《緜》《文王有声》诸篇参照“豳”“岐”“丰”“镐”山水景象以相地、择址、立都等记载,反映出先周及周时期审美观念与“营建”之间的互动。战国“形胜”思想的产生,是山水观、风水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秦咸阳城、阿房宫“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远望”的空间艺术,拓展了《诗经》所见周人的营建视野,反映出秦人“立都城”“治宫室”时朝对南山并因之为阙的选址、布局手法。此后,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等历代西安城均继承了朝对南山的传统。西域与汉地沟通后,西北各地在本土自然观、宗教观与汉地“形胜”思想合力下实现风景观念的重构。

2.2 西北地区区域风景营建具有“因山而成”的空间秩序

风景的观念在历史的迭代中不断突破与超越,实现新的建构。目前,依托词源学回溯、词频分析、语义分析等方法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识读风景概念及观念的角度[2-3],但尚未达成普遍的认识。有研究认为自先秦时“山水”“风景”即形成了与现代汉语“风景”相当的概念[3]。另有研究从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析视角拓展了古人对于山水理念与观念的认识与重构;研究表明古人对山水、风景等语词的描述体现出特定语境下古人通过对山水景致的感知与认知构建了客观独立的“风景观念”,并因之建构理念或观念的世界。风景营建就是依据山水等形成对理念世界的摹写、诠释与再造[4]。本文认为“风景”“山水”抑或其他相关语词的出现和承续,与古代的审美观及特定历史语境中的认知相关,因此在不同的文本中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反映出语境、语词和观念的发展与变迁。研究组对“因山而成”的西北区域风景营建内涵做出了阐释,形成了2点认识。

其一,先周及周“因山而兴”的“立国”观念。早在周代古人因朴素的自然观而引起对“天室”“太室”的诠释与重构,如天亡簋见“王祀于天室”[5],《逸周书·度邑》见“其维依天室”。相关研究通过对先秦天道观的考察,提出“周人以‘天’作为天神的观念”[6]。商周易代之后以嵩山为核心的五岳观念被建构并在后世得到强化,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出山岳崇拜的普遍观念[7]。有学者据《竹书纪年》参《战国策》所见“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考证,夏桀之居即在伊水洛水北坡,朝向嵩山的位置[6]。《国语·周语上》历数夏、商、周易代而兴之初符瑞降之于山的祥兆,文中 “融降于崇(通嵩、崧)山”“梼杌次于丕山”“鸑鷟鸣于岐山”反映出古本所见华夏“因山而兴”的“立国”观念至迟在夏朝之初即告出现,历经商、周易代“因山而兴”的立国观念被后者承负并强化[8]。此外,天亡簋所见“王祀于天室”[5]、《史记·封禅书》“太室,嵩高也”[9]、《逸周书·度邑》“其维依天(室)”[10]等文本即可视作周人在“因山而兴”的立国观念的继承与延伸,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室-嵩山(岳)”的观念,即将嵩山视作“神域”。嵩岳作为“天室神域”的存在促进了山岳作为风景的进程,也形成了王权在山岳之上的延伸,奠定了秦、汉及后世参照山水立都、营城的历史基础。当然,也为后世华夏人居营建实践之所以能够形成朝、望山峰或山阙的风景观念提供了历史依据。

其二,因山而成的区域营建传统。太行以西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平原与高原山岳的界线,古史所见如尧都平阳、舜都蒲坂、汾阴脽、周原、卷阿、宗周、成周等营建富集于此。沿着“因山而兴”的立国观念及“王权在山岳之上延伸”的循证,“因山而成”的区域营建秩序在营建史中析出,“山-城”与朝、望所构建出的空间秩序更强化了山之于城所构建出的“风景的意义”。例如,南山(终南山)-北山(九嵕山、嵯峨山)在关中渭水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不同层级中的核心地位,南山-北山不仅限定了区域的尺度,而且引导了区域山水秩序。终南山不仅引导了古代西安城的山水秩序[11],而且影响了中国都城人居建设的地区设计传统[12],同时,传统人居设计中的其他工程营建亦存在山川定位引导下的空间秩序,如佛寺、道观、聚落、陵寝等。鉴于此,本文提出“南山-北山”与渭水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各层级间存在差序,引导了域内诸人居空间的风景营建秩序。因此,渭水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才足以在数历易代鼎新之变,而山水人居秩序大体如初,形成具有稳定历史结构的区域风景营建传统。这一传统随丝路沿线的贸易及战争,影响并沉淀在今天的西北地区,形成了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之中具有风景意义的山(山峰、山脊线)之于人工营建空间秩序的引导。

2.3 西北地区风景营建呈现“与山川同构”的普遍规律

山川形塑了西北不同地理单元的尺度和形态,而有关尺度和形态的变化则引导了建构筑物组群及观景台营建的朝向、轴线和尺度意识,建构出人工营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塑造形式。进而将人工营建尺度、行为所达尺度、视觉感知尺度与精神觉知尺度同构一体。《尚书·禹贡》见“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13],《禹贡》所载“敷土”“刊木”“奠高山大川”既是以人工营建的尺度划分九州的方式,又反映出历史上以山、川厘定区域的早期记载,在古人知识结构中提供了“与山川同构”的区域观及素朴的以九州作为人工营建的尺度认识。秦咸阳城、阿房宫以山象“阙”的营建观念表现出秦代营都邑、治宫室时不止参照终南山形成控制都城空间秩序的轴线,而且以南山之上对峙的双峰作为都城的门阙。秦咸阳以峰为阙的方式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立都“与山川同构”的典例。秦咸阳城、阿房宫与终南山“同构”并非孤例,而是在历代西安城营建中承袭了这一传统,如汉长安朝对子午谷,隋大兴、唐长安朝对石鳖谷,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大慈恩寺塔所形成的轴线朝对牛背峰,以及明清西安城与石鳖谷的朝对关系则说明了自秦讫清历代西安城延续了与终南山“同构”的传统,形成了贯通于营建史中“因山而成”“与山川同构”的历史逻辑。这种营建方式在西北地区具有普遍的价值。如,河西走廊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中的城邑、佛寺、石窟,尤其是石窟堪称“同构”典例;再如,贺兰山-西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兴庆府城与西夏王陵则在不同的方位与贺兰山形成了“同构”的风景秩序;又如,伊犁河谷、河湟谷地、阴山-河套等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均可见各类工程营建“与山川同构”的普遍规律(图1)。

图1 西北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分析图

3 典型地景文化空间圈层风景营建手法解析

3.1 渭河流域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1)孕育了贯穿华夏文明的风景观念。《诗经》所见《公刘》《緜》《文王有声》《皇矣》诸篇载周人沿泾、渭东徙史程中对人居营建的总结,反映出先民相地、择址、立都时的审美观念,也为渭河流域关中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周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14],《周颂·天作》称岐山“天作高山”,反映出周人“天人感应”观念下的人居营建。另见“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以草木象征君德的审美偏好为后世草木造景设伏。“天人之际”素朴的“南山”审美为秦、汉“中南山”转变奠定了基础[15],以山象“阙”的山水观念影响了历代西安城山水秩序。汉唐都城“与山川同构”的观念影响远及朝鲜、日本等国[16]。

2)终南山、九嵕山、嵯峨山等成为关中地区风景营建与之同构的空间参照。南山-北山地景文化空间单元中南山-北山之间人工营建的轴线、视线与山峰、峪口等山峦相朝对,反映出古人在营建之中强烈的方位辨识。南山-北山之间以终南山、九嵕山、嵯峨山等山水形胜为中心,形成了城邑、苑囿、寺观、别业、陵寝等集群。据《终南山祠堂碑并序》,终南山为“奠方域,产财用,兴云雨”[17]之地,而唐帝陵则取“龙蟠凤翥”[18]之形,因藉北山诸峰而建。

3)“朝望”山岳的风景营建手法。秦阿房宫以山象“阙”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汉长安朝子午谷、隋大兴朝石鳖谷,从而形成了朝对终南山的营建传统。唐大明宫选址龙首原,“南望终南山如指掌”[19]。大明宫正殿含元殿与慈恩寺塔同朝秦岭的牛背峰,限定了唐长安城的空间格局。西岳庙遥对华岳主峰,利用“过白”将岳峰举于颙目之间“望祭”,万寿阁以制高点南收华山,“天威咫尺”石牌坊则通过空间收束,控制“朝望”华岳的轴线与视线,进而将“尊严峻极”的华岳秩序摄取于“衡门”之下(图2)。唐乾陵梁山(地宫)之前,乳峰双阙隐喻了朝谒路径和山水秩序,突出了礼制在空间秩序上的表现,从陵墓主人的身份出发,引导谒陵者感知具有礼制及身份认同的风景。

图2 西岳庙与华山同构示意图(2-1 平面图;2-2 剖面图;2-3 视知觉感知边界[20])

3.2 河西走廊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1)宗教、边塞诗影响下的风景观念。河西自古为沟通西域乃至西方的文明枢纽,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从现存的城邑、石窟、塔庙及历史遗迹、出土器物、文书、图绘等文物之中可见河西走廊地景文化空间圈层中逐渐变迁的风景观念。自汉末以至魏晋佛教开始在河西弘传,凝聚佛教观念的石窟也开始在河西开凿,并在后世蔚为大观。佛教观念与河西石窟形成了形塑河西走廊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合力。此外,汉乐府及唐边塞诗有关边关之景的描写突出了河西之于华夏的群体意识。“春风不度玉门关”“孤城遥望玉门关”等均反映出“雄关”在荒凉、萧索、孤寂的景象中雄浑堪当的风景观念。

2)祁连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成为风景营建与之同构的空间参照。汉以降,河西多见城邑、佛寺、石窟及军防等人居营建。据巫鸿研究,石窟营建参照山水而形成2种营建方式:其一,通过石窟周边山水意象丰富对石窟风景认识;其二,则是将石窟整体纳入风景营造研究的视野[21]。本文认为石窟开凿面方位、颜色、肌理等特定景象是石窟之所以被开凿的原因。有研究在对河西石窟的环境分析后发现,河西石窟具有河谷型和山水型2种典型,前者如莫高窟、榆林窟,后者如天梯山石窟、马蹄寺石窟、文殊山石窟[22]。可见,选址与环境是石窟成为胜景的重要前提,而石窟之外远山恰是开凿前的向导。

3)“朝对”风景营建手法。河西城邑有“朝”山营建的传统。据《肃州新志》载:“由近而论,面瞰雪岭,背倚长城。临水渟于左,嘉峪峙于右。[23]”据“面瞰雪岭”可见2点:其一,肃州古城与祁连山朝对;其二,祁连山“雪线”限定了肃州城视觉感知,“雪线”成为引控肃州城朝山而设的风景向导。此外,河西的关隘、佛寺多“朝”谷或峰以定营建轴线。如嘉峪关朝对洪水坝河谷、嘉峪关护国寺则朝对牛头峰(图3)。可见“朝对”是河西走廊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典型的风景营建手法。

图3 护国寺与祁连山同构示意图(3-1 平面图;3-2 剖面图;3-3 视知觉感知边界)

3.3 贺兰山东麓西套平原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1)佛教影响下的自然观与方位观拓展了贺兰山东麓西套平原的风景观念。党项人具有日月升落的东西方位观[24],以及对高山崇拜的审美传统。党项族的历史是边民向中原同化、游牧与农耕交融的过程。唐代佛教在丝路兴起,使党项民族在信仰上实现了素朴自然观的超越[25],佛教观念与本民族素朴的自然观共同影响了党项民族的风景营建。至迟至西夏时期,党项族形成了朝、望贺兰山的风景观念。西夏兴灵府城、王陵等营建实例反映出与贺兰山同构的风景秩序,及潜藏其中的风景观念。

2)贺兰山成为风景营建与之同构的空间参照,引导了西套平原风景营建秩序。贺兰山山脉、香山山脉与灵盐台地的山峰山地轮廓线成为该地景文化空间圈层和银川平原地景文化空间单元的视知觉边界。贺兰山作为感知与审美的对象,引导了兴庆府城、西夏王陵等朝对贺兰山的秩序依从。此外,散布山间的离宫、寺观、塔等,则多形成朝对峡谷、山口的东西轴线。据此可见西套人居空间与贺兰山同构的风景营建秩序。

3)“朝对”的风景营建手法。宁夏府城位于贺兰山东,“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26]。贺兰诸峰作为视觉边界,引导了风景营建的秩序。府城继承了兴庆府指向贺兰山干沟梁的轴线,承天寺塔(图4)、明清钟楼均延续了对轴线的秩序依从。西套平原城邑、佛塔等多通过朝对贺兰山峰、峪、梁等,远借贺兰山之势以“引控”风景营建的秩序,形成了与贺兰山同构的营建规律。

图4 承天寺塔与贺兰山同构示意图(4-1 平面图;4-2 剖面图;4-3 视知觉感知边)

3.4 伊犁河谷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1)“扼险”的风景观念。秦时“因地形”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修筑中形成了“制险塞”的营建实践。后世军事边城受影响而扼据险塞之地,“扼险”的营建观念也决定了城邑、卫所、卡伦、军台、关隘等西北边城及军事工程的选址与营建。清中而后随着谪戍文人对边城险要之地的附文与吟咏,险塞被赋予了风景内涵,而“扼险”也成为西北边城典型的风景营建手法。如伊犁惠远城因借塔勒奇山天险并遥借天险景象以引导城市朝向的风景营建手法即是“扼险”典例。伊犁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历唐而兴盛于清,形成了依山川以控险的营建总结。因之,“扼险”也成为伊犁河谷特定的风景观念与内涵。据《西域图志》,伊犁三面环山,形势险要。“城倚西山门巽开,四屯六卡两军台”[27],即为伊犁城朝对西天山的写照。回乱平定后,谪人受乾嘉学术影响在西北地区开拓出“西北舆地之学”,在勘定疆界、考证地物的同时定义了塔勒奇山天险、伊犁河、赛里木湖等处的风景内涵。

2)西天山与伊犁河谷成为风景营建与之同构的空间参照。伊犁“三山夹两谷,山盆相间”的形势与“梳状”分布的伊犁河限定了该地景文化空间圈层。“扼险”的军事需求投射出“扼险”的营建观念及实践。据载,伊犁继承了秦以降“因地形,用制险塞”[28]的观念,唐弓月城、元阿力麻里城、清“伊犁九城”,皆承其制。其中“伊犁九城”以惠远城为核心,与伊犁河北城邑、伊犁河南8座锡伯营牛录城相环卫,与西天山、伊犁河谷形成了山水同构的关系。

3)“扼险”“朝对”作为典型的风景营建手法。据《钦定新疆事略》载,伊犁有军台12座,南北分列,每台相距20~50km不等。其中,以“鄂尔追图博木台(三台)、鄂博勒齐尔台(二台)、塔勒奇阿满台(头台)”最著。嘉庆间谪人李銮宣《三台晓行》载:“小山如垣墉,大山如铁壁……回望博达山,无数烟云隔”[27],反映出伊犁军台“扼”果子沟天险营建之实。惠远城朝对塔勒奇山,北望果子沟天险,城中以南北街为轴线,伊犁将军府及各衙署,分置东西街北侧。北尽头为关帝庙,坐北朝南拱制全城,北望天险引控双峰(图5)。

图5 惠远城与塔勒奇山同构示意图(5-1 平面图;5-2 剖面图;5-3 视知觉感知边界[29])

3.5 河湟谷地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1)神山-相地术演变构成了河湟谷地的风景观念。河湟古有神山信仰,唐文成公主携“六十部工巧著作”[30]入藏,历算、相地术由此传入。约略宋代开始出现藏族堪舆著作[31],神山-相地术问世标志着河湟风景观念的成熟。

2)“一岗横断”“双峰对峙”“神山林立”成为风景营建与之同构的空间参照。《安多政教史》载河湟居“宗喀以为青唐为名是一岗”[32],“宗喀岗”即宗喀杰日山。河湟多见河谷、“双峰”,西宁城北金娥山、元朔山相峙而立,金娥山“九面芙蓉,巍峨万仞。夕阳西照,辉接层霄”[33]。拉脊山南隆务河谷阿米夏琼山、阿米德合隆山则两山对峙。此外,河湟谷地的北部有大通河十三神山“巨拉通宝吉森”[34];拉脊山脉南面则有“象征防御敌方进攻的贵德申保山,巍然屹立”[35]神山林立。

3)“扼守”“环望”的风景营建手法。西宁城外有雪山,东有西宁八景之“石峡清风”,西有西石峡远通青海湖。西宁位于湟水分流之地,也是丝路青海段的南北分支要道,“扼守”西宁可以远控吐蕃、西域,堪称扼守营城典范。据《夏琼寺志》载:“东面的索钦宝山及白馒头山为白虎,南面那挺拔参天的密林为青龙,西面系‘三智者’之故居——安群(阿琼)南宗红崖为红鸟,北面之宗喀杰日神山(八宝山)为乌龟,这恰似创世者所特地创造的”[35]。环望诸峰并将其与地方守护神结合,塑造了藏传佛寺独特的风景营建手法(图6)。

图6 夏琼寺与宗喀杰日山等山同构示意图(6-1 平面图;6-2 剖面图;6-3 视知觉感知)

3.6 阴山南麓河套平原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1)多民族文化交融下的风景观念。北朝时阴山之下敕勒川就是牧场,《水经注》已见阴山岩画之记载,反映出阴山早期自然观念。如《敕勒川》即反映出草原民族对阴山等景象的风景观念。唐代“边塞诗”题材的流行,也将阴山天险的描写融入闳大的风景观念。明归化城(蒙语作“青色的城”)因“大青山”而修,此间俺答汗与索南嘉措会于青海湖畔,赠其“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封号。此后,藏传佛教在河套兴盛并形成了主导阴山南麓的风景观念。

2)阴山成为风景营建与之同构的空间参照。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皆因阴山修建。北魏盛乐城南接摩天岭,北连土默川,西南金河环绕,反映出选址、营建时的山水参照。此外,北魏时阴山谷道贯通南北,如南通白道城的古途白道即始自此时。明大召寺的建立为归化城营建提供契机,从无量寺与归化城的空间位置分析,不难发现无量寺强化了归化城与大青山之间的对位。清代,增设绥远城,绥远城与归化城斜置并设共朝翁衮岭,形成了“犄角之势”的双城格局。

3)“扼险”与“朝对”的风景营建手法。阴山自秦、汉即在这一地区形成了“扼险”与“朝山”并举的风景营建手法。此后因山筑长城、利用山间谷道修筑“白道”体现出 “扼险”手法。至明归化城营建时期,城市中轴线朝对翁衮岭的营建方式进一步强调了“朝山”的营建传统。明、清归化城、绥远城“朝山”翁衮岭的风景营建手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出翁衮岭在这一区域内的核心统摄作用(图7)。同时也说明了阴山土默特川平原至迟在明代已形成了“朝山”以定秩序的风景营建手法。

图7 绥远城与大青山同构示意图(7-1 平面图;7-2 剖面图;7-3 视知觉感知边界[36])

4 结论与思考

风景观念的形成是在人对山川的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历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黄河中上游地区自先周时期即已形成了“因山而兴”的“立国”观念,启发了因山而成的工程营建观念,并随丝路贸易和戍边防御影响整个西北地区。西北的大山大川形塑了不同地理单元的尺度和形态,引导了建构筑物群体布局及观景台建构“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营建手法,无论是“朝对”山峰的城邑、寺观、石窟、陵墓,还是“扼险”山口、峡谷的关隘、城防、卫所,以及“环望”外围神山的藏传佛寺,都将人工营建尺度、行为所达尺度、视觉感知尺度与精神觉知尺度同构一体。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下的人工工程营建具有“因山而成”“与山川同构”的风景观念和营建手法,并构成了该区域具有共性的风景价值内涵。自《诗经》《礼记》的时代先周及周的山川崇祀已经将文化与礼制融入了人的信仰与生活,随着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岳”“渎”与“山川形胜”也成了寄托人类情感的空间载体,而地方的山、川、雄关、险塞乃至边城、卫所、断壁残垣也被赋予了“风景的意义”。

传统语境中的风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普世价值如何?“视雍则志滞”的价值观和心理作用是否依然存在?今天人们感知自然景观是否能够形成“新的风景”观念和审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空间早已成为研究者超越人体本能的认知和营建对象,传统的风景营建已不再成为大众审美和空间设计者的追求,人们面对自然景观转化为风景认知的素养和专业能力都在逐渐缺失,风景仅仅成为诗词文学、影像、旅游甚至学术研究的产品,而缺失了社会性价值。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宣教,更需要实体感受的载体,以及有意义的展示和阐释系统。至此,我们不禁发问:“传统风景营建智慧”如何成为国土空间研究的关键议题,又如何理清国土景观中的风景审美价值?“风景观念”“风景营建手法”及其相关概念的持续追问或可成为破解以上疑问并延续相关议题的关键取径。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及研究组共同绘制。其中,西北地景研究所曹子旭、史哲伟、安婷、王娜、黎美祎、黄思恩、邱雪玮等在作者及研究组的指导下参与了部分图纸绘制。文中有关视知觉感知边界的绘图采用了摄影改绘和文献结合图像还原2种绘制方式:如图6-3为研究组摄影照片改绘,图2-3、图3-3、图4-3、图5-3、图7-3的绘制则采用了摄影结合文献及历史图像还原的方式。研究组在调研过程中受制于封控政策,在对嘉峪关护国寺的调研中仅在山门外沿寺院轴线方向取景祁连山,因未能进入到山门内部实景拍摄,故采用了场景还原的方式绘制图3-3;在对宁夏府城、惠远城、归化城进行现场调研时发现现代城市化建设严重影响了古城既有的历史景象,因此也采取了场景还原的方式绘制图4-3、图5-3、图7-3。

致谢:研究得到相关学者提供的资料支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太良平、内蒙古工业大学苏晶晶、千叶大学苏达尔等提供的相关历史文献、近现代城市规划资料、摄影图像及相关译注讨论对研究有很大助力,在此特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圈层同构风景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