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评价机制探究

2023-09-27 10:54杨兰树
科教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机制中职评价

杨兰树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常德 415500)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输送合格生源的重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职教师队伍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加强对教师的评价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评价机制进行研究,发现有的中职院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存在制度不够健全、运行机制不够合理、激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象。也发现有个别中职学校在教师激励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有成熟的教师评价机制,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下面就中职学校教师评价机制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1 充分认识教师评价机制的意义

制订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对教师有很强的指引和激励作用,对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1.1 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当教师在工作中得到领导、同行、家长、学生的肯定时,会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当受到批评或否定时,会产生懊恼的心理,有的会对工作失去信心与兴趣,有的则会引以为戒,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及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刺激教师的心理,正面的评价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负面的评价则能引发教师的警觉与自省,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

1.2 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成长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环境的激发。创设公平的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的反思与成长。一些优秀的年轻教师在得到领导及同事的肯定后,自信心得到加强,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个人潜能得到尽情发挥。对个别存在职业倦怠的中老年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能让他们看到差距,引发危机感,从而再次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3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实践证明,建立科学完备的教师评价机制的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教风好,学风正,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而没有建立教师评价机制的学校则恰好相反。因此,建立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

2 当前中职教师评价机制现状

当前,各类中职院校在教师评价机制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总体上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评价内容不全面

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德、勤、能、绩、备、教、改、辅、考、研等方面。对教师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面都要考虑到,各方面所占的比重也要合理。有少数学校没有制订详细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实行的是粗放式管理,年终教师评价以领导的印象为依据,或者是通过教师投票来评选。有的学校制订有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但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只侧重于对教师的考勤、教学秩序、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不能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

2.2 评价机制不科学

一是评价主体责任不明,对教师的评价由谁来牵头负责,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至于到期终评价时没有翔实的印证资料,评价变成了形式主义,评价结果也不够客观公平。二是评价主体过多,把家长评价、专家评价、行业评价等也纳入教师评价体系,而在实际执行中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落实。所以,评价主体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从实际出发,让熟悉教师工作的人来参与评价,这样的结果才会客观公正,深得人心。

2.3 教师参与度不高

教师评价应是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需要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大家共同认可制度,关注制度,遵守制度,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起到好的激励作用。而实际情况是,有些学校的教师评价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单向评价,评价的工作都由领导来完成,没有将其他教师与学生纳入进来,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工作状态和质量。教师们对教学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导致评价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2.4 激励效果不明显

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所投入的精力相对有限,在备课、上课、教研方面没能做到精益求精,高效课堂的比例较低,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说明中职学校在教师评价的激励机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对中职教师评价机制的探索

3.1 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

制订符合校情的教师评价制度是做好教师评价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教师参与讨论,虚心听取教师们的意见。要依据校情,对教师德、勤、能、绩、备、教、改、辅等进行全面评价。所有制度最终都要通过学校教代会表决通过,让其具有法定效力。下面以某校的教师评价制度为例来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优秀教师” 评价内容

通过量化的形式评价,更能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通过得分多少来确定 “优秀教师” ,更能得到教师的认可,避免了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评价不公正的现象。上述评价内容涵盖了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既全面,又精练,便于操作。至于各项内容的评分标准则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决定。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不能太细,要有可操作性,也不能过于简单,不然不能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下面列两项评价标准(见表2、表3)供大家参考:

表2 “过程管理与学生评价” 标准

表3 “到岗考勤” 标准

3.2 明确评价主体责任,理顺评价管理机制

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严格地执行。对教师的评价会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有机高效地配合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有一个部门来统一管理教师评价工作,一般由学校教务部门来牵头管理比较合适。学期初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学习教师评价制度,让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并公示过程性结果,让每位教师心中有数,及时调整工作状态。期末再进行总评,由各评价部门对自己分管的项目打分,由年级组汇总统分,由教务处分配评优指标,年级组按分数高低来确定优秀人员。下面列举两项(见表4、表5,p96)供大家参考:

表4 “教学常规” 评价标准

表5 “成绩成果” 评价标准

3.3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突出过程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与激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首先,要让教师知晓评价的内容与细则,经常组织教师对评价制度进行学习。其次,要分批次安排教师参与到平时的教学检查与打分中来,通过教师亲身参与,加深对评价标准的认同,让评价结果更加公平,教师们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评价,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最后,在进行期末总评时,对最终评价结果要提前公示,让教师参与监督,对有不同意见的,年级组要开会重新研究,确保评出公平、评出积极性。

教学评价一定要落实到平时,要做好过程性评价。教务处要对每天教师的考勤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公示,各处室及时通报教师参赛获奖的情况,每月教务处对备课作业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年级组、教科室对听评课情况进行公示。每月年级组对各打分进行汇总并公示结果,对打分靠前的教师提出表扬。一个学期结束后,再进行总评打分,评出优秀教师并进行奖励。

3.4 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提升评价的影响力

教师评价能不能持续深入开展,能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关键在于评价结果的运用。当评价结果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时,大家就会重视起来。

①评价结果与教师绩酬挂钩。通过每月的课堂教学检查、备课作业检查、考勤记录、教学教研成果的收集,形成月打分表,根据得分多少浮动教师奖励性绩效,让努力者的辛勤付出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②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每年的 “优岗” 评选,因指标数有限,一直以来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把教师的考评分与 “优岗” 的评选相结合,大家都十分认可。只要平时做好了教师的量化评价工作,以分数作为依据, “优岗” 评选不再是难题。

③评价结果与职称聘任、晋级挂钩。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待遇,把教师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结合起来,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通过对教师每年的评价积分进行汇总排名,按名次先后来确定晋级人员,更能凸显公平性,也更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④评价结果与职务晋升相结合。职务晋升是大多数教师的职业追求,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对职务晋升有很强烈的意愿。把德才兼备的人才选上来,这是我党选人用人的标准。将平时的教师评价结果纳入干部选聘,更有利于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来。

4 结语

教师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的长期耐心工作。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教师、学生要积极参与,才能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猜你喜欢
机制中职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