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静脉反流的双源CT 动脉增强影像表现及静脉反流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3-09-28 03:11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双源下腔内径

张 昕

(临沂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临沂 267002)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高压病变中,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反流情况是临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1]。过去的研究主要依赖于超声成像和静脉内造影等传统方法来评估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反流情况。然而,这些方法有一些局限性,如操作操作技术要求高、受到体型及技术因素的限制以及图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它可以提供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反流的清晰图像[2]。然而关于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检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在评估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反流方面的价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源CT 动脉期增强图像表现,同时结合上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2 月—2022年11 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 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14±7.41)岁;体质量指数17~26 kg/m2,平均(22.86±1.45)kg/m2。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及以上;②患有肝硬化;③进行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检查;④无造影剂过敏;⑤患者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史;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③对造影剂过敏或有肝肾功能不全;④其他病史、疾病或条件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情况。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双源CT 检查操作 应用西门子SOMATOM Drive 双源CT 机检查,仰卧位扫描膈顶至耻骨联合位置,先平扫后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经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剂量1.5 mL/kg,速率3.0 mL/s,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延迟期分别是20~25 s、60~70 s、180 s。扫描参数如下:电压120 kV,电流200~350 mA,扫描的视野范围则是为40 cm×40 cm~50 cm×50 cm,层厚以及对应层间距均设定1.25 mm,扫描矩阵为512×512,球管转速设定0.6~0.8 s/r,螺距为1.000~1.375,上述参数标准予以影响重建处理。影像传送到Syngo via VI10B 工作站后予以标准重建处理。择期予以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在具体进行检查主要选用Sienens Acvson-SC2000 型彩超仪的检查,探头设定频率为3.0 MHz,选择这一频率下主要是左侧卧位下获得各标准切面影响,对于心脏的形态以及构造情况予以观察分析。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反流判定标准:CT 增强扫描下,检查动脉期的影像结果,下腔以及肝静脉呈现出提前的显影,提前显影处在近心端位置,管腔部位测定CT 值相较远心端高,反流下为非规则样,部分则是可呈现为环形强化的影像表现。

1.3 观察指标

针对CT 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统计肝静脉反流、下腔静脉反流情况,根据反流情况分组,分成肝静脉反流组、肝静脉未反流组、下腔静脉反流组、下腔静脉未反流组。记录一般资料,经CT 检查直接测定肝/下腔静脉的横径或径向直径;腹腔或下腔静脉内径可经皮肝门静脉或者下腔静脉抽吸或穿刺,应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压力大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针对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反流影响因素采取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以P<0.05 代表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检查表现分析

98 例患者肝静脉反流42 例(42.86%),下腔静脉反流30 例(30.61%)。双源CT 动脉增强扫描显示:肝静脉反流肝门区,肝静脉呈现为一条宽大的血管,双源CT 增强扫描中显示为强化的血管;肾静脉向上穿过肝脏并入肝静脉,形成一个T 形交叉点。下腔静脉反流:下腔静脉同腹主动脉穿过腹膜腔相连并构成Y 形交叉点,双源CT 增强扫描见下腔静脉强化血管,清晰显影下腔静脉同腹主动脉交叉点;双源CT 增强扫描可见下腔静脉血液流动受阻及侧支循环形成。见图1。

图1 肝静脉反流肝门区影像表现

2.2 肝静脉反流的单因素分析

肝静脉反流组与未反流组在高血压病史、肝静脉内径、腹腔压力、肝素化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静脉反流的单因素分析

2.3 肝静脉反流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静脉内径、腹腔压力是肝静脉反流的危险因素(P<0.05),肝素化治疗是肝静脉反流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2 肝静脉反流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赋值方式

表3 肝静脉反流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4 下腔静脉反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下腔静脉反流组与下腔静脉未反流组在高血压病史、下腔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内径、肝脏移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下腔静脉反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下腔静脉反流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腔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内径是下腔静脉反流的危险因素(P<0.05),肝脏移植是下腔静脉反流保护因素(P<0.05),见表6。

表5 下腔静脉反流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赋值方式

表6 下腔静脉反流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检查可以通过快速、非侵入性、三维成像等优势,快速准确地评估心血管系统的病变情况在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反流的评估方面,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检查有重要价值[3]。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双源CT动脉期增强检查证实肝静脉反流42 例(42.86%),下腔静脉反流30 例(30.61%)。一方面,肝静脉反流的评估可以通过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检查的肝静脉造影图像来完成,清晰地显示肝静脉内径大小、血栓形成、胆管扩张等情况[4-5]。另一方面,下腔静脉反流也可以通过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扫描来评估,下腔静脉压力升高的情况下,下腔静脉可以发生扩张和反流,形成下腔静脉瓣膜失调症等疾病,双源CT 动脉期增强扫描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下腔静脉瓣膜的形态、功能和反流情况,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肝静脉反流发生率为42.86%,经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静脉内径、腹腔压力是肝静脉反流危险因素,肝素化治疗是肝静脉反流保护因素。主要是:①肝静脉内径:肝静脉内径增大时,血液在进入心脏之前往往需要经过肝脏,而如果肝静脉内径越大,血液通过肝脏的速度越快,从而使得反流情况变得更明显[6-7]。②腹腔压力:腹腔压力的增加会增加下腔静脉的压迫,从而加重下腔静脉的反流程度,同时会影响肝静脉的反流[8]。③肝素化治疗:肝素化治疗可以抑制凝血系统,减少肝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减轻反流程度[9]。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腔静脉反流发生率为30.6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下腔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内径是下腔静脉反流的危险因素,肝脏移植是下腔静脉反流保护因素[10]。主要是:①下腔静脉压力影响下腔静脉反流:下腔静脉静脉压力的上升,可能会导致下腔静脉反流程度的加重。②下腔静脉内径影响下腔静脉反流:下腔静脉的内径越大,血液通过下腔静脉的速度就越快,下腔静脉收缩的速度也会更快,这样就会加大下腔静脉固有的弹性回缩力,从而降低下腔静脉反流程度。③肝脏移植影响下腔静脉反流:肝脏移植手术可以使下腔静脉释放出压迫,腹腔内压力降低,从而能改善下腔静脉反流的程度。

综上所述,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反流发生因素同多种项目相关联,利用双源CT 动脉期增强及彩超方式可辅助病变早期识别,此外结合临床表现辅助判定,指导早期干预。

猜你喜欢
双源下腔内径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