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洒渔镇畜牧产业发展探索

2023-09-29 00:35刘道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7期
关键词:粪污畜牧业畜牧

刘道金

(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昭通 657003)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热门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奔头职业,让农村成为乐业安居的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乡村产业依托大农业,大农业中畜牧业是产业兴旺的是重要支柱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对畜牧业进行大力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对畜牧业进行大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以及生活富裕进行紧密的联系。

1 洒渔镇基本情况

1.1 洒渔镇镇情

洒渔镇位于昭通坝子中部区域,距昭通城15 km,辖区面积222 km2,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22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0 101户66 630人,是昭通苹果发源地、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享有“苹果之乡”的美誉。2014年被住建部等七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被确定为云南省建制镇示范试点镇;2017年被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示范试点镇;2020年11月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荣誉称号。全镇有耕地1.09万hm2,苹果种植面积达0.87万hm2,年总产量近40万t,产值突破25亿元,苹果现已成为洒渔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

1.2 洒渔镇畜牧业基本情况

2022年年底全镇2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共12户,其中:白鹤村5组科亚公司存栏2 800头,白鹤村2组汉邦公司存栏2 400头,养殖场与双胞胎公司联营,采用公司+基地模式共同发展,是昭阳区生猪存栏最大,生物安全防控最好的现代化、规模化、自动化养殖场,规模养殖场的生猪出栏占全镇生猪出栏的一半。全镇存栏肉牛20~50头4户。杏花谷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双绑机制,发展蛋鸡养殖,现存栏60 000只蛋鸡,日产鸡蛋近4 t,年产值近1 360万元,带动联合村283户建档立卡户1 143人,每年户均分红299.7元。

2022年末畜禽存栏:生猪37 852头、牛3 687头、羊6 126只、家禽78 948只。出栏情况:生猪44 372头、牛1 006头、羊4 185只、家禽28 013只。

2 洒渔镇畜牧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优势明显,亟待发展

2.1 发展畜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

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以下优势:“粮安”以安天下,畜牧业是“粮”的基础产业,畜牧产业投资适中,周期相对短,效益高;畜牧产业,链条长,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可以充分利用粮食副产品、农作物秸秆、田间地头杂草等,利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畜禽粪污经过处理资源化利用,疏松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发展循环农业模式;畜牧产业带动兽药、饲料等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2 大农业需要畜牧业

洒渔镇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是苹果产业,经济基础较好、底子厚实,但产业单一。借助苹果产业成功的经验、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厚实、苹果产业的禀赋,立足三分天下有畜牧、立足大农业的格局,做大做强洒渔镇畜牧产业,以优质畜禽发展经济,以优质农家肥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形成无公害、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种养殖循环发展大农业,有利于洒渔镇宜居、宜业的特色集镇。

3 战略目标

洒渔镇农业是强镇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循环农业,发展大农业,做大做强洒渔镇畜牧产业。发展思路:促进养猪、养鸡大户稳步发展,突出牛、羊节粮牲畜发展,培育龙头,完善链条,循环农业,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发展宜居宜业畜牧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洒渔镇畜牧产业应适应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宜居宜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大农业。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果园建场”实行适度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原则,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发展养殖要做到规模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确保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云南科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洒渔镇白鹤村5组,距离村庄2 000 m,建于果园中,生猪粪污通过干湿分离,堆沤发酵后,直接用于果园有机肥,粪液经过沉淀后,通过排灌管道灌溉果树。现在周围的果树就地消纳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果园土壤改善,果树生长旺盛,苹果品质提高,减少化肥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洒渔镇计划争取西部援建资金,在白鹤村新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占地面积3 000~5 000 m2,总投资3 500万元,争取财政资金1 7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 750万元。建成后能有效利用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改善人居环境,同时能改良土壤,降低化肥使用量,从而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是畜牧业发展方向,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有效途径。

3.2 促进土地流转,规模促进效益,提高质量提升品质

洒渔镇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少。在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引导、鼓励农户,以入股合作社、养殖场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及荒置土地,种草养畜,逐步取代散养、落后的家庭养殖模式,形成标准化的养殖方式,变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的工作局面,有利于生物安全防控,降低重点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

规模化饲养管理的优点:标准化饲养、科学管理、提高畜产品品质、提高收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畜牧业,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集中防疫,提高防疫效率,便于及时处置和预防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的人畜共患病,规范处置病死畜禽,促进公共卫生安全,促进食品安全。

洒渔镇几家大型养殖场能很好证明规模产生效益:杏花谷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存栏蛋鸡60 000羽,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饲养管理,仅有3名管理人员管理;昭通汉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科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饲养生猪2 800头、3 200头,每个养殖场由4名技术员管理。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提高了养殖效率。

洒渔镇新海村众鸿牧业养牛场,土地流转53.33 hm2荒山,实行人工种草,现存栏肉牛46头,处于养殖起步阶段。

3.3 调整畜种结构,加快节粮型家畜发展

洒渔镇主要以苹果为经济作物,粮食产量不高,发展节粮型家畜,适合镇情;畜禽粪污作为优质农家肥,用于农作物及苹果用肥,促进苹果等经济作物无公害发展。洒渔镇拥有1.13万hm2荒山、荒坡(包含林地,林下种草);以天然草原和人工种草平均产鲜草1 000 kg,总量17万t,理论载畜25万羊单位,产值近4亿元,人均创收近5 000元。发展食草畜牧业,大有作为。

3.4 培育畜牧产业链条,增加畜牧产品附加值

积极培育在火腿加工、猪肉腌制,畜禽产品冷冻储藏等畜禽产品的加工企业,把洒渔镇畜牧产业建成50万人口的昭阳城区畜禽供应基地,提升洒渔镇经济活力。杏花谷养殖专业合作社,日产鸡蛋近4 t,进入昭阳城区各大超市,成为城区鸡蛋的主要供应商,年产值近1 360万元,促进了联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5 多渠道整合资金,发展好畜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畜牧业是基础性产业,洒渔镇畜牧业基础薄弱,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一是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资金扶持,促进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养殖场和龙头企业发展;二是部门协助,畜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整合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等涉农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三是金融支持,加大支持畜牧产业、畜产品加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畜牧龙头企业;四是吸引返乡农民工回乡发展畜牧业,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多渠道、全方位,吸引返乡农民工资本参与发展畜牧业;五是积极争取上海援建资金,为洒渔镇注入强大动力,充分应用好援建资金,发展好畜牧产业。

洒渔镇未来三年规划开展工作:联合村、新立村、新海村争取援建资金和自筹资金,建设养牛场各一个,让农村养殖能人发挥特长,管理好养殖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居乐村由于受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属于禁养区,但自然生态较好,野生植物较丰富,可以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花粉发展适当规模养蜂,增加群众收入。

3.6 推进畜牧行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推进民间畜牧业行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充分利用苹果营销平台,搭建畜牧产业销售渠道,畅通销售;协会+养殖户,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畜牧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实现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洒渔镇苹果产销协会11个,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协会或经济组织为果农找销路、帮助提升苹果品质的措施。洒渔镇畜牧产业亟待让养殖户有协会或经济组织,为养殖户出谋划策,提升养殖水平,促进洒渔镇畜牧业发展。

3.7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畜牧业随时面临两大“风险”: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才能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完善组织体系,重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畜牧产业健康稳定;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如冷链体系投入,确保防疫物资安全有效;三是加强动物程序免疫,控制畜禽因疫病死亡,少死亡促发展;四是动物疫情监测网格化,完善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响应,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五是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畜禽养殖备案登记制度,建立饲料、兽药、引种、防疫记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六是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严格按照“早、快、严、小”要求,果断予以处置,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3.8 抓好农村畜牧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畜牧经济

洒渔镇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赤脚”兽医,他们走村串户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拥有一批养殖技术能手,有一批畜禽贩卖经纪人畅通了销售渠道,畜牧产业各式各样的技能人才促进了洒渔镇畜牧产业的发展。重视农村畜牧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充分发挥畜牧技能人才特长,以点带面,推动洒渔镇畜牧产业的发展。要抓好经常性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增强服务畜牧业的本领。

3.9 营造、服务好畜牧业发展环境

镇政府、畜牧兽医部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全力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畜牧业发展环境。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安排养殖用地空间,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养殖生产。

洒渔镇新海村刘富养牛场,就是刘富两兄弟在外务工,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创业,投资300万元,现饲养肉牛48头,带动了当地养牛业发展。

市场需要就是最大吸引力,搭建好畜牧业平台,让有能力,有实力的人,敢拼,敢闯,引领洒渔镇畜牧产业发展。

3.10 重视庭院经济,增加农民自给自足,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洒渔镇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的多是留守妇女、老人、上学的孩子。庭前屋后栽种点果树、蔬菜、养几头猪、几只家禽,虽然对农村人居环境有些影响,但也是发展庭院经济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农民自给自足,减少生活成本;有利于发挥妇女、老年人,老有所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在勤劳中构建自强、自立的和谐农村新局面。

重视庭院经济,鼓励家庭散养,借助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规范圈舍,让农村呈现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农村新景象。

4 结语

洒渔镇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是苹果产业,但产业单一,借助苹果产业成功的经验,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厚实,苹果产业的禀赋,立足三分天下有畜牧、立足大农业的格局,多角度、宽视野、多方位不断探索适合镇情的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洒渔镇畜牧产业,以优质畜禽发展经济、以优质农家肥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形成无公害、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种养殖循环发展大农业,有利于洒渔镇宜居、宜业的特色集镇。

猜你喜欢
粪污畜牧业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