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023-09-29 00:35祁生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业建设

祁生龙

(定西市安定区水务局,甘肃定西 743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尤其是在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成了工作重心。然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它的实施既要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又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使之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工程项目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着力扩大水利高端有效供给,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发展。

1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和低效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对乡村有关农田水利的运行和管理。在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中,必须制订科学的规划与战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乡村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充足且优质的水资源。但实际上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其存在的问题,例如水资源质量不达标、技术较为落后等。由于存在的问题波及面广,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略显不足[1]。

2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在许多乡村,尤其是那些偏远的乡村,地形复杂、交通堵塞,很难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目前我国许多乡村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这不仅会给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会制约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许多先进的物资和设备在施工中都不能派上用场。在乡村,许多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地落实和发展,水利设施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这就不可避免地给水利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制约。

2.2 缺乏先进的技术

尽管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吸引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进入乡村,但在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的今天,我国乡村总体技术发展依然比较滞后,技术支持在水利建设中尤其重要。除了加强基础建设方面的技术支持外,还要将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然而,目前我国乡村的发展状况比较复杂,进而对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

2.3 乡村发展的劣势凸显

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水利的建设,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由于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一些不能够与时俱进的理念依旧冲击着农田水利建设,进而阻碍了乡村发展,这也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整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农业发展上,使之真正融入具体的工作之中,从而为提高乡村整体发展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相关策略

3.1 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水环境整治

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推进高质量农田水利建设。这为大规模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现代化耕作奠定了基础。在工作思路上,创新了“统一筹资、统一投入、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验收、统一考核”的办法,并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为巩固农田水利建设成果,水利主管部门除了要加大财政投入,还要加强对农田水利项目的质量控制。第一,强化和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员工的职责,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各负其责,保证项目进度如期完成,严格把关工程质量。第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施工期间,所有材料必须在进场之前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物料不准进入工地,根据施工工艺要点,上一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一道工序,明确难点解决措施,用科学的方法控制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弄虚作假,所有的工作都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监理要全程跟进,消除安全隐患。如果有质量问题,要及时制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保证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第三,从整体上强化安全管理,防范意外。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项目的进度和计划,否则进度过快,质量不能保证;进度缓慢,会影响工期。在施工期间,合理地利用和管理物料,不能浪费,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不仅滋润了广大的耕地,更是滋润了广大农民的心灵,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改善了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3]。

3.2 突出改革攻坚,不断激发乡村水利发展活力

对于当前来说,作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把握好时机、抓住机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更好地发挥其实际作用,不断加强对技术建设的引进和投资,促进农田水利现代化的更好建设,以适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发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围绕环境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层层递进、强化监督检查,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的乡村小组,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农业发展,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如果没有资金,发展农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地方财政资源有限,因此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更多的资金来源。同时,国家每年要从财政预算内拨出一定的专款,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实行专款管理,保证资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地方政府要转变职能、观念,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要做到统筹、科学、合理地安排,并实行全过程监督,保证资金不外泄、不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要坚持“两手发力”,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保证财政资金的主渠道地位不受影响。完善农田水利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于水利事业。三是推进改革与发展。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把农业发展的短板补强起来。四是强化舆论导向。加强宣传发动、突出典型、示范引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热潮,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贯彻落实党的相关要求,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使其不断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化发展[3]。

例如,可以通过试点,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改革,这样既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保护机制,又完善了乡村节水设施的产权制度,建立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通过试点,为农田节水设施的长期高效运行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范化运作、管理、维护等方面正逐步开展。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标准化经营、标准化试点,并列出相关的试点项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水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实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生。

3.3 开展多渠道发展,有效地培养农民的农田水利建设意识

目前,我们国家处在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产业都处在一个崭新的社会环境中。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的一种政策扶持,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在这个方针的协助和影响下,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根据不同的乡村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建立更加合理的政策和手段,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才能真正保证乡村农田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为了能够在新时期更好地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许多地方积极地投入资金和技术,谋求与时代化理念相一致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与乡村建设的需求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想扭转这一局面,促进农田水利技术的更好发展,就应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工程建设和时代的要求。

由于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建设。在传统的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工作计划基本上是由国家来主导完成,地方群众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导致了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无法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必须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提高和加深群众对农田水利工作的正确认识,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性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工作经验的有效传播,只有在农业发展中营造更加健全和完善的行业发展氛围,才能为今后的乡村农田水利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要发动群众,使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在新时期,要结合广大群众的意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认识水平,提高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传播经验、树立典型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促进乡村农田水利工作的不断推进。

水利是农业的生命线,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农田水利设施出现了裂缝、脱落、渗水等问题,必须进行加固。我们往往习惯了“只建不养”,这也是造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必须全体动员起来,共同维护。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要坚持探索、创新经营方式。实践表明,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是可行的,明确工作职责,把维护责任有效落实到位。第二,将破坏行为和群众举报结合起来。农田水利主管部门要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管护进行现场监督,并督促有关责任人落实好管护措施,做到科学管理。第三,发布监督热线,呼吁群众共同监督,共同维护农田水利设施,从而避免人为损坏[4]。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发展的看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农民群众认识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要真正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适应国家相关的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不断地推进自身的农田水利技术建设,以优秀的技术和经验加大投入。除此之外,还应该审时度势,积极制定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体系,在适应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谋求农田水利建设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乡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改进乡村农田水利项目的质量保障系统,并要求参与建设的各单位都要尽到主要责任。要全面落实国家对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强化质量监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把农业水利工作做好,把目标、问题、责任、财政监管、安全生产等工作做好,做到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更好发展而不断的努力。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业建设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